Bao 发表于 2008-9-22 10:31:06

[转]我与陆良的那些事~

进入云南,云贵高原呈现出与贵州不同的景象。总起说来,那就是由许多大型的山体组成的高低起伏的红土原野,在这广阔的大地上星罗棋布地镶嵌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的山间平地。这些群山环抱中的平地,在云南叫做坝子。一个大坝子,加上有充足的水资源,农业就发达,就可以养得起众多的人口。有了大的居民聚居地,设立了管理机构,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城市。可以这样说,云南的130来个县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拥有一个大的坝子,城市也都建在坝子中,城市名也就是坝子名。例如保山坝子、楚雄坝子等。如果要简称,那就省掉“子”字。如有名的橄榄坝、丽江坝、景洪坝等。而相当部分的乡、镇,那就建在中小型的坝子上。
在以后的一些时间,我曾经乘坐汽车在云南的不少县份上出过差,我在这里讲一讲云南的坝子印象。
我们从一个坝子出发,汽车沿着弯曲的山路往上爬。这一爬就要爬十几几十公里,要好几个小时。那时的汽车性能不太好,汽车发动机哼着疲累的嗡鸣声,慢慢地往上爬。到了山顶,如果下车远望,可以依稀望见几十公里以外的山脚下,有一片大的平坝,坝子上有农田、房屋、树木、河流等等。那就是另一个城市的范围了。而我们出发的那个坝子,有时也可以望见,但那停留在身后几十公里外的山下。然后,汽车开始往下冲,这一冲又要冲十几几十公里。汽车发动机唱着欢快的歌,速度较快,人也就很高兴。两三个小时过去,看看到了坡底,这就又到了一个坝子,也就是另一个城市。云南和四川公路的路况不一样,四川盆地多是浅丘陵,山体大多成山脉及其分支的走向,山势连绵而体量小,公路经常会有几十上百米的上坡,几十上百米的下坡。弯道的半径很小,经常会有急转弯。云南的公路一般不会忽上忽下,要上就上几十公里,要下也就下几十公里。转弯虽多,但半径也大的多。这里我说的是那时的情况,现在高速公路建设得很快,公路变得平直多了。
云燃一厂所在的陆良县,也就拥有一块坝子。而且很有幸,这个坝子是云南最大的坝子,比昆明坝子、曲靖坝子都还要大。据资料,陆良县的总面积为2018平方公里,而陆良坝子的面积就达772平方公里。这和前面所说贵州最大的平坝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以看出云南比较贵州的优势。为什么在大清朝,云贵总督驻昆明而领贵州,云南的农业基础更强恐怕是主要原因。陆良坝子大,境内有南盘江等多条河流,水源充足,水田多,种的水稻多。我们在陆良县的最大好处是不吃杂粮。
同属曲靖地区的宣威县坝子就小,水田少,所以要吃杂粮。山地多,只能种包谷。饲料多,猪就多,为什么宣威火腿有名,道理就在这里。据说宣威县粮食局曾经找陆良县商量,用包谷换大米。陆良县满口答应,说陆良饲料不够,只要商量好了交换比例,换多少都行。但有一个条件,陆良不出来回运费。那时粮价便宜,且是国家统一定价。宣威县一想,这笔凭空增加的运费谁出得起?于是只好不再有此妄想,单给自己单位内部的职工和县领导少量换了一点。
坝子大,可是陆良县城却不大。我的印象当时的陆良县城只有一竖二横三条街。上面的一个十字路口分别形成了东门街、南门街、西门街、北门街,下面一横的那条街叫做南小街。全城的建筑大多是木屋架、土基墙的一二层房屋,瓦屋顶,墙面的土基裸露着。连县委县政府的房子也是如此,与街面上的房子不同的是外墙用石灰砂浆抹平了,刷白了。城里最好的建筑是位于南小街上的百货大楼,是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大约有1000多平方米。十字路口处有一家全城最大的饭店,约有20多张桌子。其他的饭店、商店都只有一二间门面。
陆良县城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党政机关应有尽有。还有县人民医院,这是主要为县城居民和农民服务的医院,脏、乱、差那是免不了的。厂里曾组织干部在医院检查过一次身体, 我亲见过医院的情况。有一所陆良一中,在西门街上,从我见到的房屋功能和结构看,原来可能是一所庙宇。“文革”后评上了曲靖地区的重点中学,成了有上中学子女的父母趋之若骛的朝拜圣地,也是众人企求的非常紧缺的教育资源。这是后话。
可能是地处边疆的原因,驻军比较多。我们在城里经常可以看到军人,这个现象在昆明,在曲靖一样。而在四川,在重庆,在大街上是不容易见到这么多的军人的。在陆良,三三两两解放军战士在街上走,是很平常的事情。军人一多,风纪不是太好,我几次见到过军人不戴军帽,敞开衣领,抽着烟,吊着腿,三五人坐在临街的小商店柜台前闲聊。
因为土地平坦宽阔,在3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支援中国的美国人在这里建了一座飞机场,是当时在云南兴建的13座飞机场之一。我的同事,陆良本地人秦怀见多次谈起他的父辈为美军修机场的事。如几十人拉着大石磙压跑道,美军丢弃的皮鞋捡来还可以穿好几年等。当年用鸡、鸡蛋换来的铝饭盒、行军水壶、可以折叠和展开的小型工具箱等物品,他家现在都还在使用。可以说,美国空军为地处边疆的农民上了一场难得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扫盲课。
解放军在这座机场驻有一个空军团。后来的一些时间,我们和空军经常进行足球比赛,有了一些往来。他们邀请我们到机场参观,我也就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了飞机,是螺旋桨的教练机。
从机场向东远望,见到龙海山下还有着一片面积非常大的荒原,估计能有数十万亩之多吧!这片荒地上,看不见农田,看不见房屋,看不见人烟,只见平坦的红土地上长着茂密的野草。我就想,如果水利设施配置得当,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再养活十几二十万人恐怕不成问题。
当政者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陆良县就设立了华侨农场,安置那些60年代中期被印度尼西亚,60年代末期被越南驱赶的华侨。政府在县城南郊圈占了8500亩土地,安置了近4000华侨。70年代时,我曾经到过华侨农场几次,他们的房屋是若干排红砖的平房。但我见这里的华侨不怎么种地,不怎么经营农业,务农不是他们擅长的工作。他们的强项是做生意,许多的人都在摆摊,卖着以各种渠道从国外走私来的尼龙蚊帐、化妆品、电子表等物品。这些华侨,有不少人看相貌就可知带有外国血统。他们大都很穷困,当然那时大家都穷。
相对而言,云南农村人均土地比四川多,所以农民也就省事省心,农业生产比较粗放。据我的观察,坝区的农田,一般只种两季:一季水稻,一季蚕豆(也有少数种小麦)。水稻收割后,带着稻棵的田不耕不翻,直接用锄头挖个小洞,丢豆种,不施肥,不管理,到第二年初夏,就可以收蚕豆了。然后再泡水,犁、耙田,载种水稻。田埂、田背埂也从来不会用来种东西。像在四川,双季稻加一季红苕很普遍,有一段时间还推广三季稻,田埂、田背埂都要利用起来种豆,种菜。云南田地多,大田都种不过来,哪里还在乎那些田边地角。
因为坝子最大,所以当时云南最大的拖拉机企业——国营云南省拖拉机修造厂就设在陆良县,地点在县南关外数公里处。我有一个同系同级铸造专业的同学孙道利就分在这个厂,我曾经去拜访过。
说起陆良县,她的历史可是非常的悠久。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这里就置有同劳县,到西晋时更名为同乐县,元至元十三年(1354)改称陆梁州,明时驻云南大将沐英改称为陆凉州,民国2年(1913)改名陆良县,一直沿用至今。
陆良县最有名的历史资源是有一块爨龙颜碑,此碑陈列在城南薛官堡斗阁寺的大殿内,碑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碑” ,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立于南朝刘宋二年(458),至今已历1500多年。碑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刻有904字。这块碑在历史、书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康有为曾说它是“神品第一”。康熙年间的云贵总督阮元说:“此碑文体书法皆汉晋真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关于这块碑,我稍后还要提到。
我们的工厂在陆良的山沟里,县城应该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但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我在陆良19年,到县城的机会很少。回忆起来,约莫不到20次,平均一年一次都不到。厂里除陆良本地人外,探亲、出差,都要在曲靖转火车,所以到曲靖的机会更多

浅浅 发表于 2008-9-22 12:30:53

陆良县城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lol

绝情浪子 发表于 2008-10-11 00:55:02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bossten 发表于 2009-1-22 05:41:28

我在陆良15年,也不是了解的很多。不过楼主说的都听过一二。

大、小马潭 发表于 2009-1-27 18:56:39

本帖最后由 大、小马潭 于 2009-10-9 12:40 编辑

好贴,长见识了

长江 发表于 2009-2-10 15:48:06

:) :) :) :) :) :) :) :)

游子巴巴 发表于 2009-2-10 17:52:08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吢傷ㄋ 发表于 2009-2-10 17:55:57

顶。。。。。。。。。。

_jacklian 发表于 2009-2-14 00:40:28

ding xia
ding

仁寇牧2 发表于 2009-3-5 10:43:21

看看<陆良县志>就知道陆良的历史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我与陆良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