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5-11-21 07:37:41

满朝荐祠堂游记

本帖最后由 龙海孤魂 于 2015-11-21 07:41 编辑

满朝荐祠堂记龙海孤魂

       湖南麻阳县兰里古名烂泥市,是锦江流域最平坦富庶的集镇。举目四望,到处是大大小小的街道,每条街道都挤满了赶集的人。穿镇而过的公路是主干道,其他都是与主干道成十字形的通衢,一色的高楼大厦,已经很难找寻古老的风韵了。锦江河水宽阔,碧水汤汤。满朝荐的“满公祠”就耸立在临江河岸上。台阶下是街道,街道下就是开阔的石级码头。      高高的台阶上,砌有青石围栏,那一块块石板上,镌刻这满朝荐的诗作。书法龙飞凤舞,给一种历史凝重与文化深厚。而大门上的雕花石刻,可谓是美不胜数。牌楼式的大门上是:“满公祠”三个浮雕的大字,而整石雕刻的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绳其祖武,诒厥孙谋。”这对联已是是饱经数百沧桑。大门口坐一老妇人。入门处用薄薄的木板挡着,显然是养着鸡鸭,防止它们跑出去。一看竟然是满朝荐书院的招牌。此地的零落萧条可见一斑。旁立一黑色碑石:“满朝荐书院。麻阳县人民政府立。”级别也定得及不相称。至少可定为市级以上吧。整个大湘西有几个官至太仆寺正卿的古人。       现在参观不需门票,与老人打声招呼,就可以直径进圆拱大门。走进一个封火高墙青砖黑瓦守护的历史空间里。满公祠,原为满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因年久失修,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复修。最后是民国一九二六年复建,二九年竣工至今。满公祠,有大门,戏台,过殿,正殿,后殿,厢房等完整的建筑。布局合理,四围是青砖砌成的封火山墙,古香古色,占地四百多平米。大门口正对这锦江长河,沿石级而下,直达江边,别有一番风味。进门就是戏台,眼前就是开阔的古拙的过殿与两旁厢房的飞檐。青石铺就的地面,极为沧桑厚重,风雨剥蚀的痕迹历历可见,石板缝隙的荒草,萋萋幽怨。伫立在空旷的寂静的祠堂里。心砰砰的跳。这里无疑是供奉着满朝荐的灵魂与梦想,也承载着满家的辉煌与荣耀。      过殿的两根青石盘龙雕刻,龙爪飞扬,三十四米高,石柱下端连接一体的是两只小石雕象,象鼻弯曲可爱。左柱内侧雕刻有当年制作匠人的名字。“雕刻龙柱,石匠:陈秀梁,张正隆。民国乙巳年季冬立。”应该是一九二六年的原物。已相去八十三年了。已经无法考证他们到底是谁。但这普通而神奇的石雕龙柱依然屹立,在悠然不尽的岁月里,在一去不返的光阴中,感到一种难得的安慰与宁静。这两个朴拙而灵慧的生命与双手,成就的两根冲天盘龙石柱,宣示一种生命不朽的神奇与绵延。      正殿的雕花栏杆,是很精美奇特,富有苗族的风韵。我细细欣赏,静静的拍摄。留在心底与影像里,因为,毕竟这些精美的木雕,会因时光而苍老,甚至会因匠人的失传而绝迹。雕花图案都有喜庆富贵的名称。比如:三阳开泰,孔雀开屏,无不精雕写意,神形兼备。民间的艺术,心灵的花开,寄托百姓最朴实最美好最善良最简单的祈求与祝愿。      太仆正殿,端坐满朝荐的塑像,栩栩如生。雕像对联:       “一代名臣正气丹心昭日月;三湘胜地金龙玉柱传千秋。”       横批:“浩气长存”。       正殿石柱的对联是满朝荐手书:“箧有遗稿正气丹心裕后人;家无馀财清风高节光前代。”      后殿是孙太夫人殿。穿过窄窄的巷道,看到一块文字讲述木碑。它记述着满家一个悲惨的故事,忠诚被冤,几乎满门灭绝,幸得孙太夫人侥幸逃过一劫,生下一对双胞胎,传承满家香火。这次变故也是满家由盛而衰。以至到满朝荐时,家道衰落,住的是茅屋,装水的是半边破缸,靠两只老鸭下蛋买盐吃,八九十岁的父母挑水砍柴。满朝荐四十七岁进士及第时,考官问及他的家境。满朝荐爽快的回答:“我家是千柱落地,万柱抬梁,八十人砍柴,九十人烧火,日饮半江之水,两只盐船下锦江,一日不回无盐吃。”考官以为满朝荐是豪族大户人家。其实,说的就是自己贫寒的家境,满朝荐的聪明机智就在此。      从右侧转回到太仆正殿,我仔细的欣赏对联石刻,盘龙石柱,以及庭院里的铁松与花草。高高的戏台也很大气。两根方形石柱承重着梁枋与飞檐。石刻的对联很流畅:      “劝人皆有意作古正经;好乐本无心歌功颂德。”      在大殿里徘徊。左右的厢房是陈列室。左边是麻阳的风土人情,麻阳十八怪图解;右边是满朝荐的生平事迹图展。高高的青砖黑瓦的山墙,包围在一个凝滞的时空里。《满朝荐诗文选注》《满朝荐故事传奇》记载他的事迹,戏台左边的山墙下草丛里,发现满朝荐的真迹,是满氏祖屋的大门门楣上的横石,上书:“山水标胜”四字为满朝荐书法。右边的山墙下,发现了一块青石碑石。上书“河东世第”题笔为向肇隆。时间为“嘉庆寅午岁孟夏”。这些石碑掩藏在凤仙花丛,斜倚在潮湿的墙根。      满朝荐公的《自勉》诗:“三尺龙泉万卷书,苍天生我意如何?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    此祠堂当地也叫清官祠。

zgx540612 发表于 2015-11-21 09:28:22

{:17:}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5-11-21 20:35:43

满朝荐其人其事
满朝荐(1561—1629),字震东,乳名“桥儿”。明嘉靖三十年(1561)生于明湖广辰州府麻阳县通府乡滥泥坪(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下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麻阳满姓现均为苗族)。满朝荐7岁启蒙,17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后来曾“六上公车不第”,“点额而归”。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他第七次参加会试,中甲辰榜第32名,时年44岁,授进士门第和陕西西安府咸宁(现西安市仅有“咸宁路”故县址遗迹)知县。
满朝荐历任知县,邢部郎中,尚宝司卿,太仆寺少卿、正卿等官职。在官场24年,先后与陕西税监梁永和把持朝政的阉党魁首魏忠贤作坚决斗争,被排斥在野达19年之久,其中3次被罢官,一次罚俸,两次革职归耕,坐冤狱7年。“可人民是拥护他的。”(丁易《明代特务统治》)。原因有三:
其一,勤政廉洁。满朝荐任陕西咸宁知县两年零五个月(万历三十三年春至万历三十五年八月),单骑巡行,微服私访;开仓放粮,赈救灾民;整治二水(浐水、灞水),鼓励农桑;开办乡学,教化士民;惩治豪恶,护民安邦;推行新政,造福一方。“县治改观,吏畏其威,民安其业。召父杜母,口碑斯在。”(嘉庆《咸宁县志·满侯生祠记》)全县粮食大丰收,门不夜闭,路不拾遗,关中之民钦佩如神,人们喊他“满青天”。百姓感载,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建生祠于省城东阙,春秋二祀,立德政碑一通于内。”(《满朝荐遗作·自叙》)。《明史》赞誉满朝荐“有廉能声。”(《明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其二,为民除害。满朝荐任咸宁知县期间,正值西安镇守、税监梁永荼毒陕西之际。据史料记载:“陕西一省,暗无天日。”富平知县王正志、渭南知县徐斗牛、西安同知宋贤和巡抚贾得问等都死于梁永爪牙之下。梁永所到之处,县令皆逃,百姓遭殃,西安破家的绅士和平民不下3500户,3次民变都被镇压,伤死26000多人。“秦民万众,其图杀永”,天怒人怨,民愤汹汹,朝夕思乱。这时,满朝荐“挺一身脱秦民于虎口”(嘉庆《咸宁县志·去思碑》),与梁永针逢相对,一次次捕捉在咸宁县为非作歹的税役,并禁问罪,还与陕西巡抚顾其志、御史余懋衡联合实施“锄梁行动”,“舍官舍身为民护命”。(《满朝荐遗作·保禀》)万历三十五年(1607)六月,梁永遣人解马匹邮传晋京,以假进贡,以潜出关(《明史·梁永传》)。满朝荐知晓后,将生死置之度外,暗中送家属回南方老家,并备一副棺材,与顾巡抚、余御史联合在渭南拦截贡物(“贡物”一二成送朝廷,七八成为梁永占为私有),护贡队伍大都伤亡,并当场正法了首领石君章,渭南十万士民大游行,西安市大罢市,以示声援。梁永大怒,便遣人系书发中入都,以“杀人劫贡”罪名,复奏当朝皇上,故震怒了神宗皇帝。帝怒曰:“御史鸩无恙,而朝荐代为报复,且劫贡物。”(《明史·梁永传》)七月,诏逮满朝荐,诏令余懋衡和梁永撤回京师,结束了梁永在陕西长达九年的危害,大得民心,大快人心。但是,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渭南截宝”一桩公案。“惠苏三秦,祸延一吏。”(《湖南文征》疏八《代父请罪疏》)八月,满朝荐入北镇抚司狱七载,首辅叶向高极力相救出牢后,又革职在里六年。“史赞云:满朝荐,健令也,出死而抗凶锋,幽深牢而弗悔。”(《满朝荐遗作·文稿》)
其三、冒死进谏。天启初,满朝荐得以昭雪做了京官。可他不恋高官厚禄贪图荣华富贵,不避斧钺,一腔热血,冒死进谏。天启元年(1621)三月初八,奏《十大可忧七大可怪事本》,史赞云:“既跻言路,益愤时艰,庶几强立不欤。”此疏被皇上采纳,批曰:“时艰急需共济,各官屡有戒谕,这所奏尤为关切,着一并申饬,该部院知道。”(《满朝荐遗作·自叙》)满朝荐由尚宝司卿晋升为太仆寺少卿,连升三级。天启二年(1622)八月初二,满朝荐又奏《颠倒本》,评击时弊,激怒了魏忠贤和皇上,天启皇帝御批:“满朝荐以影响妄议禁宫,且本内自称龙逢、比干,视朕为何如主,本当重究,念皇祖已赦出,罢职归耕,永不启用。”(《满朝荐遗作·自叙》)满朝荐被列入东林党“同志录”,第二次戴罪归耕,在里隐居六年。崇祯元年(1628),“通朝确议:满朝荐不啻剪珰,持然治乱,一点丹衷,诚间此奇质,旷代贞臣之列。”满朝荐复起太仆寺正卿。因病入膏肓,未上任,病故家中,享年69岁。
满朝荐的官位并不很高,但影响甚大;为官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影响深远。
“万历三十五年(1607),税监梁永诬奏,朝荐承御史(指余懋衡)意,伏兵渭南劫贡,上怒,命逮。”(《明史纪事本末》)七月,神宗下诏逮捕满朝荐。诏令一下,“中外论救,自大学士朱赓百十疏。”(《满朝荐遗作·自叙》)八月十八日,锦衣卫至咸宁捉拿满朝荐,“万人呼诉,不期而集,将四门封锁,上城监守,官校驻扎城下三日不得进城。哀号之声遍于港市,”千百人冲入梁永府堂。“欲剖永腹,以解恨”。都、布、按三司及道府各官徒步力解,士民置之不听,把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誓师保卫满朝荐。满朝荐怕百姓再次遭殃,夜间化装出城,自上囚车,自入天牢。百姓闻讯,涌入灞桥,“哀号呼诉,声哄城中……”各抚台见势不妙,“声东击西”,极力劝阻。满朝荐更是涕泣哀告,安慰百姓道:“吾逮而永罢,三秦之福也。吾身虽逮,吾荣多矣!”“莫惜我一人性命,祸尔亿万生灵。”(《满朝荐遗作·自叙》)八月二十四日,“朝荐间道,始就槛车。”(嘉庆《咸宁县志·满朝荐传》)“行之日,千百人攀辕卧辙,哭喊声惊天震地,无论三司百官,见之俱堕为泪;官差见之,伤心酸鼻;即恶党闻之,勤勤凛凛,惧祸巨测。”(《满朝荐遗作·保禀》)。缇骑亦为泪下,诉令无罪。(嘉庆《咸宁县志·去思碑》“当出长安城时,满城亿万百姓执香祈天,声震宇宙”,“垂涕几百里外。”满朝荐解押进京时,辅臣沈鲤、朱赓等百官奏疏作保,满朝荐家乡麻阳(包括辰州府在外为官的)160多人联名上奏《保禀》。关中士民80多人先后两次裹粮上京代诉。万历三十五年(1607)十月,咸宁百姓集资“建生祠于东门外长亭之右。”(嘉庆《咸宁县志·满朝荐传》)关中名绅秦可贞撰《满侯生祠记》碑文,原湖广布政使周朝诵撰《去思碑》碑文。“宜世世尸祝无穷也。”(嘉庆《咸宁县志·去思碑》)在全国,“一县一郡一省士民,无不为满朝荐哭,无不为朝荐父母哭(父年八十有二,母年八十有六,父母垂白在堂,倚门而望,随泣随诉,泪断千行),一省一县一乡无不为满朝荐救疏也。”(《满朝荐遗作·保禀》)当时发生在满朝荐身上的这种“英雄罪”、“壮士囚”、“中外论救”的救援行动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事件,除《明史》为满朝荐作传外,《神宗实录》、《光宗实录》、《熹宗实录》、《崇祯长篇》和《魏忠贤传》、《梁永传》等相关人物传中以及湖南、陕西方志中均有许多记载,使满朝荐永垂青史。
,三四百年来,长安一带士民把满朝荐当成神祇奉敬,西安市民作为城堭神朝拜(清顺治年间改“满侯生祠”为城堭庙)。满朝荐的许多优美传说和传奇故事,在他的家乡麻阳和沅水流域(当时辰州府辖地)以及为官的陕西关中一带广为流传,成了地方掌故和“说古”、“摆龙门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一代传一代,越传越神,永传不衰。真可谓代代相传,流芳百世。从传说故事的内容看,可分“神童”、“为民做主”、“斗奸戏皇”三大类;从传说故事对人物塑造看,由于人们对清官向来有一份特殊感情、偏爱和期待,把满朝荐作为正义的象征,故塑造成一位“古怪、幽默、机智、传奇”式的机智人物。比如,相传殿试时,皇上问起满朝荐的家事,满朝荐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答道:“臣家千柱落脚,九间牌楼(高梁杆为墙壁的茅舍),家有七十人(指70多岁的父亲)砍柴,八十人(指80多岁的母亲)挑水,喝的是半缸(一口破水缸)之水,家有两只盐船(两只生蛋的鸭子),一天不下水(鸭子不下蛋)就没得盐吃”。皇帝和在场的文武百官连连称赞满朝荐出身豪门富户,才智过人。又如,相传满朝荐应诏赴京,途经武昌,欣闻皇上游黄鹤楼,他事先在进门的墙上用蜂糖写了“湖广免秋粮”五个大字,成群结队的蚂蚁爬满每一个字,更加显眼。皇帝见了,随口念道:“湖广免秋粮”。满朝荐与民众当即跪地“谢主龙恩”,连呼万岁。还比如“打皇帝”(打死盯在皇上脸上的蚊子)、“抱扫(嫂)戏皇后”、“砸桶除奸”等等,如今提起满朝荐,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故事甚至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若你想去一个地方,或想做一件事,目的达到了,就会兴奋地说:“这是满朝荐充军,正充山塘驿。”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芷江、麻阳等地编演了《满朝荐充军》、《满朝荐进京》等地方戏。1993年7月,时代出版社出版了云中岳的以“渭南截宝”为题材的《大刺客》武打小说。同年12月,谭善祥的《怪臣满朝荐》首次出版发行,满朝荐引起了学术界、影视界、戏剧界、旅游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满朝荐现象”日益凸现。一是出满朝荐的书。新千年之初,修订本《怪臣满朝荐》、《满朝荐诗文选注》和《满朝荐的故事》、《满朝荐评传》、《满朝荐传》、《满朝荐遗稿笺注》、《娃娃皇帝与娃娃宰相》(纯属虚构,皇帝指天启皇帝,宰相指满朝荐)陆续面世。2013年,新版《怪臣满朝荐》(全三册,近120万字),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作序。湖南省社科院原所长、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员伍新福研究员撰文评介:“满朝荐与《怪臣满朝荐》一书,可以说二者都是一个品牌,都是一张名片,而且是国家级的廉政文化精品……”《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向全国推介满朝荐。2014年大年初八初九,湖南人民出版社在全国书展两天时间,仅各大图书馆采购近百套书。山东一满氏老板一次购书100套。二是演满朝荐的戏。中共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满朝荐廉政文化品牌,2011年4—5月,由怀化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根据《怪臣满朝荐》改编的大型历史剧,在全市巡回演出20多场,每到一地,深受欢迎。舞台上,一朵朵鲜花献给“满大人”;演出后,一个个优美传说在人们中“火”起,一篇篇文章在网上传播,新闻媒体广为宣传,全国有10多家网站图文并茂地转载《湖南日报》题为《谭善祥与<怪臣满朝荐>》的长篇通讯,使满朝荐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打造满朝荐的旅游品牌。满朝荐故里的满公祠和满朝荐书院,成了知名的旅游景点,凡来麻阳的外地客人和游客,这里是必游之地,游人络绎不绝。四是创作满朝荐影视作品。影视界一致看好满朝荐这一题材,认为满朝荐既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剧目,更是充满传奇与幽默、古怪与机智的商业剧目。1994年和2003年,潇湘电影集团先后发了拍摄满朝荐电视剧的《集资函》和《招商书》,2006年又将《神童赤子》电影列入了拍摄计划。2013年,《草根县会》电视连续剧本被湖南省文联、省影视创作中心评为精品,正在向全国招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评价“此剧无论是题材与写作质量都很好。”怀化市委宣传部将满朝荐动漫纳入计划,组织了专门力量,正在创作之中。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5-11-22 21:35:13

气派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5-11-27 16:41:56

满公入滇原因:
    奉差入滇,因“移中土大姓以食云南”,洪武二十年 (13 87年 )“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 ,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 ,往屯云南”。根据《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 ,明代在今天云南的昭通、曲靖、玉溪、红河、保山、大理等地区都先后实行过“开中”。通过这一形式移入云南的内地居民也不在少数。按照当时时间推算,入滇时间应该在1415年上下,距离现在600年左右。
先后对照:《麻阳县志》记载:怀化市明代属湖广布政司(治武昌)。省下改路为府,府领州、县,部分州直隶布政司,也领县。怀化市境属辰州府(治沅陵)和靖州(直隶州)。满存孝在明洪武二十三年,被张承忠以结党捏控,发配云南,于明洪武三十一(1398年)年赦回,乃迁居岩门对河满家坪。满存孝配田氏。生四子:满立荣,满立乾,满立坤,满立文。其中满立乾往辽宁未回。满立坤居岩门。满立文往云南未回。立文公入滇是按照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 ,往屯云南的。
当时麻阳县隶属辰州府,在三丁抽一征调范围,就这样老祖宗进云南民屯了。

梦里水乡 发表于 2015-11-28 07:44:22

赞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满朝荐祠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