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风景与地名之迷
本帖最后由 zgx540612 于 2016-4-28 22:20 编辑陆良地名一般来源都与“三山四水八大景”吻合,可也有令人意外的地方。如陆良很多人称为“板桥响水”的响水坝,在民国以前,其居然隶属于曲靖行政而不归陆良。所以查遍旧有史料传说,此一因不知何年大旱为截水使用而于现址处用石头灰浆堆砌而成的“声震如雷,风景秀美”拦河滚坝,居然没有它的陆良地位; 而现陆良极北之峰的海拔2577米芳华竹子山麓,也没有陆良籍贯而属于现曲靖横大路、黄泥堡的地界; 更令人不解的是陆良合水的黑木村,龙海山区做为明朝土官管制的特殊地盘,其竟不归六凉州管辖,而是属于沾益的“飞地”。现虽已按土地建制划规陆良行政,可你到那地方左近的人一接触,他们的口音虽与陆良有所同化,可其的音准、声调都很和沾益地方的口音相同!可他们却说不清楚自己祖上是怎么回事?只有一些古老的历史资料注明着这一片方圆的地方,是沾益的飞地,行政与陆良无关而属沾益管辖!也是一迷。 眼界大开啊。可怜目前我等小伙子没得闲心读地方史。 依我看,1可能是土地-行政分二,相关地盘相当于曲靖/沾益的租界;2可能是多头领导,类似于当下云南成立的“滇中新区”。 墨斗 发表于 2016-4-29 00:01
眼界大开啊。可怜目前我等小伙子没得闲心读地方史。
这个地方志上也没记载呢!是一些公文、传说与文字对比的结果。{:yx:} 墨斗 发表于 2016-4-29 00:06
依我看,1可能是土地-行政分二,相关地盘相当于曲靖/沾益的租界;2可能是多头领导,类似于当下云南成立的“ ...
估计这是当时军队管理的互控机制和民囤告发机制形成的。{:yx:} {:tongue:}{:tongue:} 风飞飞 发表于 2016-5-1 14:34
{:yx:} 龙海山是清代乾隆时期才有记录,实际上叫邱雄山。龙海原来是越州卫,明初与陆凉卫合并。 白云行窝 发表于 2016-5-12 11:05
龙海山是清代乾隆时期才有记录,实际上叫邱雄山。龙海原来是越州卫,明初与陆凉卫合并。
这又是一迷了:沾益原名也不是现名,它是民国时期撤滇缅铁路接现贵昆铁路时,其钢轨用到现沾益就没有了而取用的现名。而珠江源头名叫“马雄山”,罗干有座罗雄山,陆良有座“邱雄山”。这里面的行政、驻兵和历史关系,很值得人们玩味或追踪一阵子的呢!{:y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