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中国楼市疯狂可能只是前奏
中国楼市疯狂可能只是前奏来源:新华网
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应该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各得其所,但现在,大量的资金不流向实体经济,而归于虚拟领域。
“脱实向虚”,是谈论中国经济现状回避不了的字眼。值得警惕的是,现在的“脱实向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钱流入楼市股市被称为典型的“脱实向虚”,但现在,即使流入楼市的钱,也不干房地产的事,而是去炒作资本市场。流向金融领域的钱,不做主业,而是倾向于短期炒作。
“脱实向虚”会把中国经济带向何方?这场狙击战能否扭转局面?
两个史无前例的数据:“脱实向虚”很严重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这样一场“脱实向虚”的财富征伐运动极为罕见。在以前,通过资本运作成为暴发户的大有其人,做生意不如炒楼赚钱早有耳闻,但是,今年接连冒出的几个史无前例的数据,显示出眼下蔚为风潮、愈演愈烈的“脱实向虚”运动有点不一样。
这里仅举两个数据即可说明问题:
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滑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是今年中国经济最令人措手不及的一个变动。原本稳稳当当保持在两位数增速的固定资产投资,今年1-7月竟滑落至2.1%,形势之被动,相当少见。
增速近乎停滞仅是表象,背后涌动的现实是,民间不敢再像以往那样花大把钱用于实业投资了。民企撑起的绝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半边天,长此以往,实体经济恐怕有失血之虞。
2.个人房贷大爆发
“企业大笔囤钱居民拼命买房”,这一景况正与“脱实向虚”一拍即合,反映在信贷上,则演变为如此畸形的数据:7月央行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新增贷款达4575亿元。
要知道,过去五年每年的新增贷款中,房贷占比均低于40%,企业贷款才是大头。
只有到了今年7月份,而居民主要用于买房的新增中长期贷款(绝大部分为房贷)居然覆盖了几乎全部新增贷款。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史上,这恐怕还是头一遭。
也就是说,企业借钱投资的动力消失殆尽,而居民借贷买房的热情无比高涨。以前出现过企业借贷少的情况,也出现过居民争当房奴的情况,但由房贷来撑起全部新增贷款的情况,极为罕见。
与其说大家买的是房子,不如说赌的是楼价上涨的预期。楼价上涨与心理预期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异功能,房价的雪球越滚越大,泡沫的表面越撑越薄,而实体产业则在寒冬中日渐萎缩,一冷一热,经济运行的失衡昭然若揭。
“脱实向虚”:冲锋者、突击者、后援队、跟随者
“脱实向虚”涉及面极广,从工薪阶层到深藏不露的资本机构,都参与其中,并且在行进锋阵中有不同分工,扮演角色各异。
凡运动必有先行者、鼓动者和急先锋,也有后援军和跟随群体。总体而言,在这场“脱实向虚”的行军大队中,我们发现基本上有四类角色:
1.冲锋者:保险资本
冲锋者起到的是领头羊的角色,他们冲在最前面,并且必须有所斩获,才能吸引后来者加入。目前看来,这一角色非险资莫属。
从低调行事到在万科股权之战中曝得大名,宝能系去年年末以来,以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试图借助高杠杆实现对国内第一地产企业的鲸吞,让人看到了险资的野心和实力。
宝万之争结局尚未水落石出,但从房地产起家、2012年后玩起资本游戏的宝能对万科发起的挑战,显然是险资“脱实向虚”的代表作。
宝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最近一年,资本市场最重大的变化之一,就是1.7万亿险资的入市,他们似乎对保险主业不再感兴趣,反而对高风险的资本冒险乐此不疲。
最近一年福德生.命人寿举牌浦发银行、阳光人寿入股中青旅游、安邦围猎金融街都堪称经典战例,险资目前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股权高达723家。险资频频举牌的背后,是万能险的泛滥、短贷长投的赌博,是实业遭冷落、金融资产价格加倍膨胀的异常。
险资进进出出,在资本股权市场掀起一阵阵风暴,自身市值亦完成一轮脱胎换骨。
之所以说险资是这场“脱实向虚”运动的急先锋,不仅因为险资下手早,斩获多,而且险资的冒险性格和激进策略堪称这场“脱实向虚”运动的最佳写照。
2.突击者:地产资本
某种程度上,冲在“脱实向虚”最前线的队伍分为两路,左翼是以宝能为代表的、财大气粗野心不小的险资,右翼是以恒.大代表的地产资本。
对地产大型企业来说,大兴土木的时代已经过去,原有的拿地建房模式独木难支。于是,转战资本市场,通过炒股和并购实现资产的继续膨胀,便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房地产金融化是大势所趋,但如今却异化为房产企业争相恐后的“脱实向虚”。
当下地产企业的共识是:“买地不如买公司”。8月份恒.大入股万科和今年房地产并购案烽烟四起,皆与此有关。
不唯恒.大,融创上半年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储备通过并购获得,绿地将2016年定位“并购之年”、中海大手笔并购中信,这些迹象在在显示,国内房地产企业已经进入了“资产管理”时代。
随着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量锐减和三四线城市出现惊人库存,拿地建房恐不再是房地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在资本运作中坐等市值放大才是眼下让房企趋之若鹜的最大诱惑。地产资本的注意力从原本主营业务逐渐转移,近两年热衷于炒地皮、搞并购,无疑对愈演愈烈的“脱实向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后援军:金融机构
在宝能围猎万科、恒.大“买买买”和各地地王频现的身后,我们都不难看到高杠杆的存在以及银行、信托、私募等机构的加持。他们是后援军。后援军不属于高调角色,但任何一场战斗,没有他们便无法开打,因此,后援军的角色不可小觑。
各行各业都在抱怨赚钱难,对金融机构来说,把钱投向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同于低回报率和高风险,相反,与险资、地产资本合谋,先知先觉地参与到“脱实向虚”财富征伐运动中获取高回报率,是现实考量之举。
7月份,银监会召开会议,警告要“重点严查热衷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资金‘脱实向虚’的行为。”看来,这个后援军也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并采取了适当的措施。
4.跟随者: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
站在高处俯瞰这场“脱实向虚”运动,可以看到前后两大方阵,第一层方阵由险资、房企、以及一些金融机构构成,春江水暖鸭先知,提前行动,猛烈进攻。
在第二层方阵,我们看到的则是人头密密麻麻攒动,人群紧跟随在冲锋者和突击者身后的图景。他们是唯恐房价暴涨、四处筹钱买房的普通市民,他们是放弃工作、专职在家炒股、炒期货和炒外汇的个体投资者,他们是停止贷款、减少工厂投入后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或在一二线城市投资买房的中小企业主。
由于信息获取后知后觉,加上资金有限、集体行动成本大,单打独斗的普通民众和中小企业只能位居这场“脱实向虚”运动的第二方阵。填满他们内心的,与其说是获取财富的欲望,不如说是在财富漩涡中被抛弃的恐惧。
严重性:房产企业有钱但不再开发投资了
对中国经济来说,“脱实向虚”其实并不是新问题,四年前即2012年,“脱实向虚”也一度引起热议。
眼下,我们看到的情势则是,还是有很多人在买房,房地产商的销售业绩蹭蹭蹭往上涨,在政府的助力下去库存可谓立竿见影。不过,诡异的是,当房地产企业把以前建好的房子卖出去后,却不愿意再继续加大投资开发了。
2016年,国内的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停留在个位数,而销售额增速则基本不低于40%。如此巨大的剪刀差,释放的信息再明显不过:房地产企业不差钱,但再去投资房地产却十分吝啬!
回看过去十年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可以发现投资增速多数时间是高于销售增速的,即使2008年由于国家实行强刺激,销售增速一飞冲天,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还不至于掉链子。而眼下的现状则是,房地产销售增速与2009年的高峰可媲美,但投资增长却降至冰点。
房地产也分虚实之分。如果房地产商卖房之后依然在投资建房,那么对整个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但如果按照眼下的趋势,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创了新高,用于再投资开发的数额却增长有限,甚至要缩水,那么多出来的钱,要流向哪里?
必须重视的警告声
随着最近两个月各项令人忧心的数据的出炉,“脱实向虚”逐渐成为业界、学界聚焦的话题。
目前来看,对“脱实向虚”危险性的警告,主要分为“五论”:
1.资产价格泡沫论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警告:
在实体经济整体收益下滑的状态下,金融性或投资性的收益下滑得没有那么快,人们就会出现短期的投机行为,大量的资金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经济,就会把资产价格炒起来,从而形成未来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从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来看,已经脱离了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脱实向虚”运动只会进一步吹胀资产价格泡沫,泡沫越膨胀,距离破灭的时刻就越近。
2.产业空心化论
“脱实向虚”对金融产业不一定是好事,对实业却一定是坏事。当人才、舆论和资金都转向资本炒作的时候,实业的萎靡是无可避免的后果。而产业空心化,是中国崛起的不能承受之重。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近期便指出:
金融领域目前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就是“脱实向虚”。中国经济现在较大的风险就是不够“实”,这会导致产业空心化,带来资本市场的泡沫。
“脱实向虚”前进一步,实业活力就后退一步。
3.贫富分化论(中等收入陷阱论)
在一二线城市,未来的贫富阶层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有房阶层”和“无房阶层”,房价,成为不同阶层之间跨不过的天堑。“脱实向虚”的结果,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他认为金融资产的过快上涨会加剧贫富差距。
类似的警告来自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他表示:
一个人口大国在人均收入还不到发达国家七分之一的阶段,过早出现“脱实向虚”、“去工业化”趋势,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中国未来可能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如何绕过中等收入陷阱。这种“脱实向虚”的趋势不仅不利于绕过“中等收入陷阱”,反而会增加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4.阻碍“供给侧改革”论
“供给侧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战略,这项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把资金、人才和需求引导至新兴产业、符合消费升级的新领域。中国实体经济还有很多短板要补,眼下亟需的是再工业化或工业升级,而绝不是去工业化。
“脱实向虚”更深层次的危险性在于,它会导致实体产业的“供给侧”无人愿意改革,无资源用以改革,最后会导致“供给侧改革”的宏大战略沦为镜中花水中月。
8月15日,高层智囊、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人民日报发文称:
使资源更多地流向创新活动。尽管当前服务业所占比重已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服务业中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等极易形成经济泡沫,吸引大量资源脱实向虚,削弱创新发展的能力,甚至导致金融和经济大幅波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必须高度警惕、及时抑制各种形态的经济泡沫,把资源尽量引导到有利于促进创新、提升要素生产率的领域。
(下接)
5.“系统性危机”论
现在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最怕的不是区域性危机,而是系统性危机,区域性风险易于控制和转移,但一旦系统性危机爆发,则其走向往往超过掌控范围。
总的来说,现在的“脱实向虚”还属可控范围,但其隐患不可不查,如果任由其像病毒一般渗透进各个角落,不仅会抽空实业的信心和资源,而且会像美国次贷危机一样产生全局性影响。
十字路口
在美国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之前,在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之前,都曾上演过“脱实向虚”的大戏,但无一例外,财富的烟花散尽之后,迎来的是沉重的打击。
归根到底,大国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本,金融业必须以实体产业为依存,小地方如新加坡、香港的“脱实向虚”或许可以培育为地方的金融产业支柱,但中国、美国、日本是不可能的,任由“脱实向虚”的野马乱奔,结局可能一发不可收,金融危机可谓殷鉴不远。
而眼下,中国经济就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上。
不过,过分悲观也没有必要,可以看到有关部门的反制措施正在出手。
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剑指资本炒作,其意味不言而喻。最近两个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管理层纷纷公开表态,要遏制资本“脱实向虚”的倾向。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8月份保监会全面收紧万能险在市场的流通(万能险可是宝能和恒.大在资本市场上有恃无恐的一大利器),多家金融机构已暂停中短期万能险品种的销售,且额度大幅收紧。
保监会大刀一落,砍掉了“脱实向虚”运动领头羊的重要输血管道。从最近两个月人民日报、新华社的预警来看,狙击战才刚刚开始,更重磅的反制措施还在后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