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x540612 发表于 2012-2-6 22:12:49

孙渡•录(上)

本帖最后由 zgx540612 于 2012-5-13 22:41 编辑

孙渡·录(上)曾国鑫编撰孙渡将军是一个饱受历史争议的人物,其观念和立场的独立性和传统性,及他独特的军事指挥艺术,不止对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假如,当年不是他“一谋双保”策略的安出,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可能夭折,中国今天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但,他的政治立场和儒教信仰,又造成了他人生的保守,在“独善其身”中成为政治的抱尸人不愿进步,导致成为了一个“爱国,爱民,爱科学,爱传统又不愿抛弃昨天”的性格型焦点人物。在民国、抗战史上是功臣,在时代前进史上又领非议……很值得今天的我们来看待这个国学上的矛盾进行探讨,以利中华文化的深化与发展。——作者孙渡,字志舟,1895年5月5日,出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镇新庄村一兼职贫苦邮差家庭里{此前,曾有文人杨光斗,在不尊重事实的情况下,胡编滥造投文《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这样叙述孙:“孙渡,字之舟。一八九八年五月五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出生在云南省陆良县三岔河的一个恶霸地主家庭。父亲孙绍,是陆良县有名的大绅士。孙渡少时在家乡的小学读书。一九一五年到昆明进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受驯。讲武堂毕业后,在唐继尧的滇军中厉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其从小天姿聪颕,读书有成,1915年陆军小学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7年毕业后到滇军警卫第二团任排长,同年随唐继尧入川、黔,晋升连长、营长,在云南顾、胡等军阀混战中追随唐。1922年3月,唐继尧被内乱逐走后重返昆明,先后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1924年回滇任职云南省烟草公卖总局局长、云南省宪兵司令。1927年唐继尧被推翻,孙成为龙云的参谋长。龙统一云南后,孙于1929年11月21日任为云南省政府委员。 1929年至1930年间,担任云南省团务总局会办。1930年任第98师第3旅旅长,进兵广西作战。 1931年2月归滇,3月任第十路军参谋长,9月21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5年任剿匪第2路军第3纵队司令。其的军事指挥才能,就是在围堵中国工农红军、保护云南地方政权中展示的!其时,被国民党中央政府谓为“共匪”的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要过云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认为云贵两省军政首脑有二心,想借围剿红军之机,趁机将两省的地方武装也消灭掉。揣度国军与地方的这种矛盾,红六军团肖克曾写信给孙(有传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入滇前朱德曾“三次知会孙”的说法,但未有史料证实。而当时朱并非中共军事委员会成员,其“军阀”的历史问题,由于当时党内的“肃反”及“AB团”问题纠结,由朱德出面与孙知会的可能性也不会大!),建议双方缔结停战协定。孙假意“置之不理”,实际采取对红军“围而不堵,追而不击”的战略方针,在红军猛攻贵阳时坚守云南大间不出,待飞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切电令之下,又一下洞开大门让红军涌入云南,然后佯装星急火燎的返身猛追,在宣威来宾铺一带向红军发起进攻,使红军战士数百名伤亡……经过两天激战,孙纵队遭创败退后又改为尾追。使红二、六军团直逼普渡河过了金沙江,孙纵队才停住追击。此一谋,不仅搪塞了蒋介石“一石二鸟”之计,又达到了对红军网开一面,让其尽快离开并保住云南地方武装和政权的“一谋双保”效果。而贵州省主席王家烈,则缺乏孙的韬略与谋划,同红军硬打死拼,最后导致“主席亡权,贵州亡省”的结果。
   龙云对自己没成为贵州王家烈第二,十分感激孙,特设家宴款待。龙云在兴奋之中提问:你是孙志舟,我是龙志舟,你这个孙志舟为何意?孙答曰:我是激流之舟,能冲破惊涛骇浪,克服千难万险,到达平安的彼岸。敢问主席:你这个龙志舟又为何意?龙云说:我是大旱之云,云能生雨,能普降甘露,营救众生。说罢,两人相视而笑……从此成为龙的心腹爱将常留身边,并受到了前都督唐继尧四妹唐芸赓的一再追崇爱戴,发出了“非孙渡不嫁!”的爱情誓愿,并最终结成连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云南60军出征,首任军长本应由孙担任,可是,龙云不让其出征,而把任务交给了表弟卢汉将军。孙对国内的意识形态内战有着超人的内韧见解和处理能力,可对外的日本侵略,却总是同仇敌忾、毫不留情!
    1938年6月 ,云南组建第二支部队58军出征,龙云还想把孙留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可蒋介石却偏偏点将要其挂帅,于6月6日宣布其为58军军长。临危受命,孙对当时社会上的“亡国”、“速胜”等众多不利抗战的岐议,于6月21日在昆明向中外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最后胜利应于长期抵抗中求之” 。当记者问及如何治军时?他回答说:“现时代之军队,须着重于政治训练,务使各个士兵,均能养成抗战必胜信念,然后以之摧敌,无敌不克。”《云南日报》介绍说:“孙军长年华虽逝,英雄不老,谈及抗战军事,则气态轩昂,神采焕发,其见解之超越,有如其目光注射之深远。”其在谈话中还特别强调:“在此长期抗战过程中,余以为一方面须将现有战斗本事设法保存下来,另一方面须将未来战斗本事努力培养起来。夫如是,抗战日久,则吾国以战力日益强大之兵力,当疲弊之敌军。最后决战,必操胜算!”7月10日,陆良同乡会在云南大学致公堂欢送孙将军挥师抗日,特书出征大纛一面,上书“邦家之光”,以表乡谊,用资策励。孙对该帜倍加亲切,视为珍宝。
      1938年8月1日,孙率58军4万余众,从昆明出发直赴武汉外围参加崇阳之战失利。其因由友邻部队缺乏配合,过早撤退让刚参战、来不及入阵的58军和刚到湖北才组建的新3军完全暴露于敌,卒不及防中使58军受到重创、蒙受重大损失。所属新编第11师被取消番号,代师长马奎撤职,孙被记大过处分,新编第3军军长张冲被判刑。这沉重打击,对孙而言,可说是晴天霹雳!然而,他不气馁、不怨尤,硬是把所有责任承担下来并勇炼队伍内功:为鼓舞士气和增加战力,孙总是穿着他的旧军服深入战壕,与士兵们谈心;同时,以自己民族共和游击战法“亲溶于民,军民一体,共为生死”的群众战争理念,号召全体官兵要把驻地的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利用全部能用的时间,帮助群众搞定吃饭、上学、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等问题。从而,在让士兵深受为民打仗教育的同时,使民众把58军当成自己的子弟,形成了“军民一心”的良好风气和名声。并在接受老百姓们送行中说:我们一定会把关心爱护父老乡亲的做法,作为58军的传统发扬光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说:“军人唯有拿战利品来报答国人对58军的爱护和拥戴,拿自己的头颅来拯救祖国的战争灾难”。针对此治军活动表现,后国民政府重新落实失利责任,恢复了新11师的番号。并在 1939年春,58军结束湖南醴陵整训后,开往江西奉新战场杀敌。后离开奉新又连续投入了三次长沙会战,士兵们都表现出了一股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和不畏生死的高超素质和整体技巧,仅用有限的牺牲,三次全部将侵华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挫败阵前,出色地保卫了“芙蓉国”这座英雄城市,让58军、新3军从此声威大振。孙因此而于1942年10月16日被升任为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在之后的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大会战中指挥所属部队持续取胜,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孙身为军人,却又具文人的风度。他在江西战场上,爱民如亲、恨敌似仇,盛传一时。许多中外战地记者争相采访,可是他不喜欢这些形式琐务,而是经常深入下层与士众们一起,实地指挥、研究打仗,所以,不少记者想要见孙采访十分困难!一位西班牙记者在探知了他的这一“秘密”后,到战壕里找见了他。当记者自我介绍时说:“我是来自西班牙”时,孙出人意外的不谈战功战况,而是接过话题讲开了西班牙的历史。讲完后记者十分激动,问:“孙将军何时从西班牙归国的?对西班牙历史如数家珍,一定是在西班牙研究过多年!”孙幽默地说:“相当惭愧,我还没出过国门。”后来记者在他的采访录中说道:我接触过的中国高级将领很多,但像孙将军这样有如此渊博学识的则相当少,堪称中国军队的大儒将。孙的“儒”,并不单纯地表现在学识或机智上,却更多地表现在了战略上!为打击和了解日寇军情以进行战术安排和训练,远在长沙会战之前和第一次崇阳失利之后的整训中,为总结和汲取教训,他让下属各部分批派出兵士组成游击队,深入南昌郊区进行侦察破袭实践,在掌握大量战地情况的同时,顺带破坏交通、桥梁,伏击后勤辎重,使南昌日军的指挥中枢几度陷入瘫痪。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仅其所率一部,就共破坏重要桥梁数十座,消灭日军数千,并且还击毙了1少将级军官。孙在庆捷之余,挥毫疾书,为这些英勇机智的游击训练报出了千古流芳的新闻:《突袭敌后的一支神军》。将一个文人的战略和风采发挥尽致!
   

一艮 发表于 2012-2-6 22:49:20

楼主就是曾老师{:lol:},我支持你!

芥末 发表于 2012-2-7 07:05:42

{:23:}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2-2-7 08:20:01

谢谢,我代表将军后代谢谢您。等我返回曲靖和昆明,一定告诉他的外甥和侄女拜读大作。{:23:}

活着的古城 发表于 2012-4-2 19:01:01

剖析的好,但是孙渡将军确实是一位值得深究的高级将领。

zgx540612 发表于 2012-4-2 20:51:33

活着的古城 发表于 2012-4-2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剖析的好,但是孙渡将军确实是一位值得深究的高级将领。

不只是剖析的问题,而是要用历史事实的观点来给一个对历史起过重要作用的思想、观麻和人物进行准确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历史的真正进步!

活着的古城 发表于 2012-4-2 21:49:13

zgx540612 发表于 2012-4-2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只是剖析的问题,而是要用历史事实的观点来给一个对历史起过重要作用的思想、观麻和人物进行准确的评价 ...

仅仅靠少数人,力量太单薄了。

zgx540612 发表于 2012-4-3 15:26:33

活着的古城 发表于 2012-4-2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仅仅靠少数人,力量太单薄了。

这就是考验人耐心的关键!

活着的古城 发表于 2012-4-3 17:24:19

嗯,你说的在理。等待__

haha0123 发表于 2012-4-23 16:40:11

顶,支持哦,陆良论坛兴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孙渡•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