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沧浪 发表于 2012-4-25 07:46:06

“陆良八老”与他们守护的13.6万亩树林

本帖最后由 大卫 于 2012-4-25 07:47 编辑

2012年04月25日
来源:光明日报
http://y2.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4/8c189c88e7f389bf98b4b75e7978264d.jpgCFP
http://y1.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4/eb9c86aa00d665194d0080940adcff63.jpg茂密的树林凝结了八位老人无数的血汗。解灰/CFP
      有这样八位老人,他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植树护林31年,建成7400亩林场,累计承包植树造林13.6万亩;又用20年时间守护着这片繁茂的森林。
      他们,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8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他们“陆良八老”。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的“渣子山”、“石头山”上,“八老”坚持了31年。今天,当年的壮汉已全部白发苍苍。
      人们会记住这8位老人: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王小苗、王家云、王云方、王开和、王德映、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
花木山精神      1980年年末,花木山满眼荒芜。在“陆良八老”之一王小苗的召唤下,出于朋友、兄弟情谊,有7个人欣然应允,加入了他的种树队伍。从挥起锄头凿开第一个树坑起,这八位汉子或许未曾想到,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将始终与这座山、这片林为伴。
陈旧的工具,光秃秃的石头山,一锄头下去,没凿开坑,却与顽石相碰,火星四溅。“陆良八老”都清楚地记得,山石太硬,一把新锄头挖不了几个坑就要报废。等千辛万苦地挖好树坑,把树种撒进去,又迟迟不见种子发芽。刨开树坑一看,树种已不翼而飞。“山上的小鸟、老鼠常常过来祸害,一不小心树种就被它们偷吃了。”
      为了保证合适的时节,王小苗等人选择在冬季上山。海拔2000多米的花木山上天寒地冻,他们只能在山上临时搭就的简陋棚子里入睡,第二天一早,就得冒着严寒挖树坑、填埋土壤。花木山终年缺水,所种树苗只有等雨水来浇灌。每到雨季来临之时,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他们只能一次次地冒雨栽种……
      老人们回忆,刚上山的时候,当年他们要么光着脚,要么穿着皮草鞋(用旧轮胎皮做底的草鞋)。杂木的刺、锋利的石头边常常划伤腿脚,但天长日久,脚上的皮肤磨出深褐色的老茧,硬得用针扎也难扎进去了。
      有一次,王小苗病了,三天水米未进。山上无医无药,王小苗咬牙撑着。第三天中午巡山时,他一屁股坐在一棵树下就睡了过去。王德映见情况不妙,赶紧下山找来小马车,将王小苗送进县医院。
8个人在花木山植树造林74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为了纪念大家的艰辛付出,8个人一致同意,将这片林子取名为“花木山林场”。
把深情融入巡山护林      “花木山林场”建成之后,一段时间里,8个人自然而然转变身份,成了护林员。他们一直守在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林场里,巡山、护林。
      在荒山上植树造林艰辛,而且报酬微薄,但“陆良八老”仍然决定干下去的原因很朴素:“虽然苦,但算下来,上山种树每天还能赚7毛钱。”其实,上山种树之初,谁也没办法保证他们每天都能挣到7毛钱。而且,种的树若不能通过林业部门验收,他们的全部辛苦将化为乌有,一分钱都拿不到。
      种树的那些年里,王长取说自己“基本不怎么回家”,白天山上种树,晚上睡在山里。为了赶时间挖树坑,保证下一年雨季来时能及时把树苗种上,王长取曾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曾经的辛苦,老人已经不愿再提。他只记得,当初自己连山洞里都住过。碰上冬天山上下雪,他只能裹着一床单薄的被子,在寒冷中度过漫漫长夜。第二天一早,爬起来,他又开始种树了。在石头荒山上“见缝插针”般的挖坑、种树经历,王长取一直不曾忘记。每当巡山时看着眼前一棵棵拔地而起的高大松树,他就觉得心里很踏实、很高兴。
      王云方如今84岁,已经直不起腰来了。几成弓形的身体,借助一根拐棍的支撑,一步步挪动着。王云方说,跟随王小苗种了30年的树,他几乎没怎么管过家里的大小事务。甚至连儿子盖新房、娶媳妇的大事,他都没有怎么出过力。王云方一直觉得,自己“作为父亲很无能,没担负起一名父亲应尽的责任”。
      王德映,78岁,一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自从30年前选择上山种树那时起,就基本上顾不得家里的小脚老伴了。而今,老人说他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遇到感冒时一般都舍不得花钱买药,每次都靠自己上山采药“发发汗,扛过来”。
      王小苗,72岁,“陆良八老”的领头人。1983年暑假,王小苗17岁的大儿子突然发烧,因无钱医治去世。王小苗直到10天后,才知道大儿子的死讯。
      王家德,79岁,每天得下地干活养活不能动弹的老伴。他盼着80岁赶快到来,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政府每年360元的补贴。
      王家寿,78岁,看起来已经十分消瘦了,一张满是褶皱的脸庞上遍布老年斑。因为罹患严重气管炎,这几年来,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与人谈话时,几乎每隔几分钟,便会发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
      8位老人老了,但在他们守山护林的这些年里,整个花木山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山火,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砍盗伐事件。
“陆良八老”感动了很多人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有灾情”,这是流传在龙海乡的顺口溜。说的是没有树的年代,龙海乡雹灾不断、旱情不断。今天的龙海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3%,居全县各乡镇之首。“陆良八老”带头种下的树,留住了鸟儿和泉水,生出了菌子和鲜花,阻断了冰雹的袭击。因为减少了天灾,这里的农民放手发展烤烟、蔬菜,在林子里养鸡喂兔,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元。就是在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的今年,龙海乡核桃村响水箐的泉水仍然没有断流,供应着4000多人的饮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八老”朴实执著的精神所感动。2012年3月8日,昆明市西山区西华园小学的师生们为了使“陆良八老”的晚年生活少一份忧愁,进行全校募捐活动,并将全校759名师生的爱心款直接送达“八老”手中,善款总额为11666.8元。
      老人们生活有困难,当地政府一直在帮助他们,帮助老人们偿还了植树债务、协调解决了老人养殖资金困难、安排文明单位对老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定期体检并免去今后的治疗费用。2012年3月29日,曲靖市委、市政府决定奖励“陆良八老”每人6万元,共计48万元;并决定授予“八老”带头人王小苗“当代愚公”荣誉称号。
      近日,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陆良县花木山林场,专程看望慰问并重奖8位31年坚持造林护林的老人,秦光荣代表云南省委向“陆良八老”每人颁发8万元现金奖励。
      王小苗们轰轰烈烈种树的时候,村里有好些人出去做建筑工。8个人中,好几个都会点石工、泥工。有人劝过他们,转行干点别样,比种树轻松、来钱。现在,左邻右舍都开始过上了好日子,可8位老人的家依然没有多大变化。可问起家境,几位老人几乎异口同声:“可以,可以,中等,中等!”就像没有叫过苦一样,他们也没有叫过穷。
      据悉,“陆良八老”种下的13.6万亩树林已全部无偿捐献给当地政府。
(本报记者 郑北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良八老”与他们守护的13.6万亩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