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k 发表于 2010-1-5 15:56:00

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序言(一)


《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



一部由陆良乡亲发起、众多人士支持,并由本书编委会负责编写的全景式记述陆良人物的大型专集《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迎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六十周年大庆到来之际,在滇东大地问世了。
爨乡,令人耳目一新的古老圣地,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自魏晋至唐天宝元年长达五百年间,爨氏治理南中大地(辖早期云南大部、广西、贵州、四川部分区域)所创造的历史文明的结晶。爨文化既是中原文化与滇文化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原文化与滇文化的融合。爨文化有源也有流,它既是盘江流域远古农牧业文化的积淀,更是滇东红土文化的弘扬。
陆良县置县始于西汉,是爨文化的发祥地。因《爨龙颜碑》为佐证而被誉为爨乡。这片古老的大地始称同劳县,寓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公道平等之民意;后又曾称同乐县,昭示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渴望世界和平和谐,人民同富同乐之美好愿望。《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一书的撰写、编辑入选的二百多位人才人物,登录的三百多位人才名录名单,都是陆良籍的社会各界人士或是新中国建立前和后在陆良县任过职以及工作过的、为陆良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外省、外县籍人士,他们都把陆良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陆良人民也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儿女、视他们为陆良人、爨乡骄子。
陆良是云南的第一大坝子,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陆良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展卷阅读入选《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中的一篇篇华章,一个个鲜活可亲的面容映入眼帘;掩卷静思,不禁有“尚人文秉正气,社会方有和美”、“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之感。这就是陆良乡亲发起编辑出版《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的良苦用心。爨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代代相续,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尽管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承载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尚存,精神犹在。
爨文化哺育了一代代爨乡人,一代代爨乡人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了爨文化,传承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中华精神。他们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在祖国各地,也不论是位尊还是位卑,尽管社会在变、环境在变,但不变的是爨文化的传承和爨乡文明培育的爨乡人的精神。
伟人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那爨乡人的精神和品质是什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用一、两句话表述。就入选《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的众多人物来解读,可概括为:穷则思变,贵当自强;吃苦耐劳,拼搏向上;团结互助,携手并进;知识为要,尊师重教;以德立业,奉献社会。
其一,穷则思变,贵当自强。
敢于战胜自我、善于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爨乡人自信“人活一口气”,坚信穷则思变,创新求变,自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以“拿得起是聪明,放得下是智慧”的气魄,做敢为天下先的事。如在护国运动的发起和组织、领导的核心层中,有陆良人;为捍卫祖国的安宁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从集团军军长晋升为大军区中将副司令员的有陆良人;荣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科学研究优秀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一等奖并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有陆良人;中国《语言美学》的开创者、学科领军人是陆良人;在中央电视台、首次在《新闻联播》中成功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祖国大家庭》的全过程中敢于大手笔策划,被中央电视台授予“金点子奖”和颁发组织奖、作品奖,获此殊荣的是陆良人;白手起家靠智慧开创“盘龙云海”,打造排毒养颜胶囊知名品牌走向海内外的是陆良人;借天势凭勤奋创办大地石材、生态科技园、经济林木示范基地和神龙饲料,惠及千家万户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也是陆良人;千方百计努力促成修通了对发展陆良经济至关重要的曲陆高速公路,把被设计在邻县山沟里的南昆铁路陆良火车站变更设计建到了召夸,把已明令撤销的陆良烟草打叶复烤厂又争取省政府同意恢复建厂并发展壮大的还是陆良人??
过去的陆良是云南的“四大穷州”之一,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作为爨乡人,为了改变个人、家庭命运和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陆良籍的有识之士,不甘贫穷,纷纷走上求学、从军、经商、办实业之路。留在家乡的人,信守“三年干旱饿不死手艺人”的祖训,因陋就简办起了手工业作坊。许多村寨和农家,农工、农商、工贸结合,离土不离乡,农忙时从农,农闲时从事其他经营服务。铁匠、木匠、铜匠、锡匠、银匠、皮匠、纺织、编织、马帮等民间加工业、制造业、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迅速兴起,代代相传。并在县城所在的中枢镇及马街、三岔河、板桥、小百户、召夸等镇所在地形成了农村商贸交易集市。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60年代后和部分50年代后出生的有志青年,他们离开家乡,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寻找机遇,仅凭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的投资起家,走上了创办民营企业之路,成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历数陆良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中,有从辛亥革命昆明“重九”起义、护国运动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为国立功的将军;有为谋求人民大众的解放抛弃荣华富贵、走出殷实家庭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或捐献家产支持革命做出贡献的边纵、地下党的前辈英雄。新中国成立后,陆良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中有从士兵成长为将军级的高级将领;从知青、工人到省级领导;从农家子弟或孤儿家庭到厅局长、县处长和军警部队的各级军官;一大批陆良子弟,从乡间小路、农家茅屋或居民小院走向社会,到县城、到市府、到省城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走进中学、大学、医疗卫生、新闻出版、科研设计院所乃至中国科学院的博士、博导、教师、教授、专家、学者、记者、编辑、律师、名医、科学家、教育家、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经济师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尤多,从赤脚的小工、泥瓦匠、打工仔、奔走的推销员到施工组长、工段长、项目经理,再到身价亿万、富甲一方的大公司、大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也不少,他们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做出了贡献。他们所处的职位、岗位虽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穷则思变,贵当自强”的精神。



沙漠野狼 发表于 2010-1-31 23:32:22

哪里有卖的??????????

陆良文化 发表于 2013-10-22 15:52:55

马超艺术作品网超月青云书画展

超月青云 发表于 2013-12-6 11:34:05

马超书画艺术砚边随笔摘
   马超 原名马鹏冲 字长青 笔名超月青云, 八八年出生于云南曲靖;云南美艺书画协会创办人、云南国防工业学院中国书画协会创办人、云南著名青年书画家、著名设计师、著名网络书画家。
   追溯童年时代,我便特别喜欢画。  童年的我在云南第一坝的陆良度过,春天的花溪,夏季菏塘的游鱼,秋天万山红遍的景色,冬季梅雪。在我刚记事的童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绚丽多彩的自然世界、激发我拿起铅笔、腊笔把它画下来,永远留在心里,虽然是乱涂乱抹,我却很得意,在父母和邻里的夸赞声中,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情,我梦想将来能成为一名画家。   上学一直担任宣传委员、文艺委员,偶尔做美术指导,总算是与美术沾上边。   就我职业而言,虽然不是很专业,但颇为钟爱美术和纯动机从艺的我,不愿放下手中的画笔。我常将心思投入于艺术创作和美术专业之间,其间的矛盾多于契合,画画是业余,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成为职业画家对我来说可能是难圆的梦。我羡慕那些工作在如同公园里的画院画家,他们有充裕的时间、环境条件和学术氛围,但我始终不认为,时间条件就能决定画家的水平和成就,尽管这种认识有点偏激,但这是被许多卓有成就的“业余画家”所证实的。在我的一次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展、书画大赛获奖,激发了我的绘艺天份,增强了我的自信,更鼓起了我不停地舞笔弄墨的动力。   我虽然没有充裕的时间,优越的学术条件和环境;在我生活中却体验到艺术规律揭示的“宝藏”,那便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专业画家走出画院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感受到的。我这里不用走多远就能看到田园、山川、牧人,周围随时可体验到人间朴素、真实、率真的西部风土人情。丰富的生活基础应是业余画家的最大天份。每当我作完一幅画时,便有一群知识层次不低,又很平凡的观众无拘无束地“品头论足”,谈论起各自的感受,我从中受益匪浅,也逐渐形成了现实创作思想和技法上的写实主义人物画,艺术仍是为人民大众的。他们不喜欢那些明明是造形能力差,却标榜为“夸张、变形”之类的人物画。  我庆幸上帝赋予握毫泼墨的天性。每当一张洁白、素净的白纸展于案上,便唤起我欢愉、纯净、坦诚的心灵,烦杂的人间风尘,愁忧哀闷在瞬间都会飘然而去,丰富的情感与想象随神韵般的墨彩在圣洁的纸上飞驰,内心的默语任透明的水花来倾吐,没有束缚,没有制约,我总有一种永不停息的激情与冲动,在内心我生活在一个无比欢跃的世界里,在那里养气静神、丹青写人,体悟人生,修炼出纯真、直率的童心,这一切给了我作为一个画家的种种快慰,但它同时也给我带来不快,便是我在绘艺之外那种人际交往中“两耳不闻”的感悟不敏和稚拙,几乎随时想起都烦恼无奈,尽管我知道应该怎样迎和对专业不懂装懂人的欢心,来达到某种目的、正是这艺术上感悟性和人际上感悟性的不足集一身的个性,正好造就了我在艺术上的特色和独特的内涵。一种伴随不快与欢快的艺术。可能这也便是造就一个画家的一种内在的要素或规律吧。   我崇尚伟岸,试图在心灵的调色板上,饱蘸心血凝成的彩墨,挥动大笔,抹向黎明前的天空,使东方乃至世界沐浴在真善美的明媚的朝霞之中。也许是从父辈骨子里透出执拗的性格,或是经历所致,我九碰壁而不知返。今天感谢在我困难时支持帮助的人们,同时,也感激那些在工作中给予压力的人,他们鞭策我,给了我动力,艺无止境,反省来日去踪,我正年轻,路正遥远,我当严谨治学,意缘登高极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爨乡骄子•陆良人才名录序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