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中石 发表于 2012-10-8 18:41:11

再答马甲王之爨文化

本帖最后由 剑中石 于 2012-10-8 20:10 编辑

   真理,只会越辩越明!    文化并不一定得具备你所说的所有要素才能称之为文化,否则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大在前,精深在后,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的,那么她是由各种各样的支流,地区性文化或者不同领域等文化汇聚而成的,陆良有句话叫大河涨水小河满,就是这个意思,博大是从空间上来讲的,精深则是从纵深性来讲。我们说爨文化并不是这几年的事情,而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九开始的,首先,当时的专家学者(记住:当时)经过探讨后都承认了这一存在。只是如何去往深里面走的话,需要大量的史料与考古发现、民俗传说等等资料来一点点佐证。5000多字当下看来,并不多,可是诗经与论语又有多少字呢?道德经又有多少字呢?他们囊括了多少内容?还有,可以明确一点,其实并不止5000字,《云南史料丛刊》里面摘录的都不止这么多字,你没有看过,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正如上文已经说过,爨文化的资料多来源于汉人记载,而且又非常稀少,确实要往深里研究目前而言有困难,但并不一定就是研究不了,定不了性。    当年很多人认为中国并不存在夏朝一说,现在不也证明存在了吗?当年说司马迁关于阿房宫被烧的史料有误,现在不也证明司马迁是对的吗?当年有人认为《孙子兵法》并不存在,现在不也证明存在了吗?历史的迷雾等待新证据的不断发现一点点拨开,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这些新证据或许只能表现这个文化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一个片段,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则他存在的价值,简单点说,就如同你的存在一样,“存在即合理。”   单单就这块碑本意而言,起码他代表着一种丧葬文化,从碑文来看,我们能看出当时爨氏与中原之间的联系,当时的官职建制,从书法上讲,那更是不得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学中国书法的日本人见到爨宝子碑马上拜服,也说明他还是有一点书法价值的,更何况她承上启下的书法史意义,书法不能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当前的招商银行、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报纸都采用爨体,也说明她是活的,是有现实价值的。从文学上来讲,碑铭的文学水平要求较高,因为代表着后人对死者的尊重,一般都会寻找文采极佳的人来撰写,使其文采斐然,达到流传千古的目的。从历史价值来看,居然还存在一个正统中并不存在的年号,这也说明了当时爨氏与刘宋政权之间的交往情况,虽奉刘氏,但实割据,与中原交流并不密切,以致年号出错,这只用了年号这么4个字,我们就能看出这么多的东西。    目前而言,爨史确实上承古滇文化之余韵,下启南诏大理文化之先河,除非你能找出这个时期比爨氏势力更为强大的政权证据,否则还真是如此。爨氏的历史年代刚好衔接了古滇文化与南诏文化,作为一个在势力范围主要以云南为主的政权,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的政权,你认为他和他的子民没有创造过文化?没有创造过历史?尽管爨氏最终消失不见了,并不以为着就像空气一样消散不见了,只是有文字记载的不见了而已,哪怕是经过战乱也还是有老百姓留下的,否则哪来的六诏和最后的南诏史?尽管,我们看到了杀戮,但是战争也是推动社会向前的一种方式,目前来看,没有战国的混乱、五胡十六国乱华,军阀割据,哪来的秦汉盛世。隋唐盛世乃至新中国的建立?往往最高明的发明,起初多数都是为了战争服务的,核能不就如此吗?不论是主观还是间接,起码它确实起到了这么一个作用。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大量的杀戮,私有制在当时恰好是代表着先进。再则,正是因为有了杀戮,才告诫后人不需要战争,除了战争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所以,在曲靖,除了爨碑外,还有会盟碑。战争的记录,是让后人记住不要战争要和平,要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要安居乐业。   一种文化并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根深蒂固在骨子里的,并不以人的语言、行为转移的,是潜移默化的。云南人到北京去,别人听口音就知道你是北京人,还知道你个性憨厚、诚实、吃苦劳。这么一个小小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文化是隐性的,有时候可以当标签用的而并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虚荣心。真正的虚荣心是所谓的日耳曼人天下第一,爨文化一无是处之类的。一个人自信过了头,也很无知。一个人不自信,比什么都可怕。民族气节并不一定是要去上上战场杀敌人,宽容、包容、勤恳不也是民族气节吗?民族气节并不等于留取丹心照汗青。   政府利用爨文化宣传旅游就是爨文化的错?就如同去年天安门前立起了孔子雕像一样,是孔子的错不成?科技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士手里,它可以成为保障和平的工具,但是用在穷兵黩武者手中,那它就是帮凶?因为这样就能说科技的错,恐怕是本末倒置啦!我们都不喜欢文化被糟蹋,爨文化已经被政府糟蹋啦,难不成还能让竖子再糟蹋一次不成?美国波士顿有一块纪念犹太人被杀的碑刻: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说点题外话,中国经济目前排名世界第二,在排名靠后的国家看来,中国也算富裕了吧?但是我们的文化水平呢?礼仪之邦的子民居然成了全球最不受欢迎的国家,且排名倒数第二,看过弟子规,读过论语,熟读唐诗三百遍又怎么样?没有文化,总不怎么地?照样弑父杀母的悲剧经常见诸报端,或者一个老人死后直至尸体发臭才被发觉,有再多的钱,没有文化,真不怎么地。2012年的陆良总比1980年的陆良有钱些吧,但是2012年的陆良治安据说没有比1980年好。等到有钱了再怎么怎么地,这也是一种文化,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老美就不会等,而是说我现在就能怎么怎么地,这也是老美的文化,只是二者存在差异吧了!   一个人看见一个花瓶很漂亮,就想占为己有,对着花瓶说,不怪我要偷你,只怪你很漂亮。于是就拿走了这个花瓶?这个人的逻辑和你的逻辑相比,如何?

天皇Load 发表于 2012-10-8 18:42:56

{:sad:}{:sad:}辩论大会啊

像阳光一样灿烂 发表于 2012-10-8 19:22:59

天皇Load 发表于 2012-10-8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辩论大会啊

妹纸 你马甲好多

阳光 发表于 2012-10-8 20:32:53

粗劣看过,受教了,也有点同感。就有一句,感觉别扭:“一些学中国书法的日本人见到爨宝子碑马上拜服,也说明他还是有一点书法价值的”,价值不希望是建立在他人的认同、拜服上的

ch6399 发表于 2012-10-8 21:13:24

{:soso_e179:}

爨之子 发表于 2012-10-8 21:16:07

学习了{:biggrin:}

墨斗 发表于 2012-10-8 22:24:29

都有理,静观

漫步者。。。 发表于 2012-10-9 11:52:04

爨碑的存在,至少它证明 1500多年前的陆良,是爨氏的统治天下。

立刻 发表于 2012-10-9 16:20:29

陆良历史了解太少,学习学习。

已子 发表于 2012-10-11 20:35:31

  可怕的不是不知,可怕是无知而自傲!——对爨文化大多数陆良人没有了解,没在正视过,但做为爨文化发祥地的子民,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而否定它,也更不要把自己的无知当做一种荣耀!
  四百年爨氏社会,不会,不可能,不在这个区域形成一种文化,也许只是我们对这种文化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它也许,一定就在我们每一个陆良人的血脉里,习性里,生活里、、、、存在着,延续着!——我们陆良人精神、文化、性情、习俗的方方面面的一切不会是凭空产生,天外而来,我们不可能不继承先人的东西存在!
——想起一句老话:——无知者无畏!正是随处可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再答马甲王之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