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文化的历史作用
爨文化的历史作用龙海孤魂
由于家里出了一点问题(邻居家烤房年久失修,自然倒塌,我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围墙和烤房被冲击波震荡造成部分损毁,只有专心修理了,所以很久没有上网)对不住各位了,看到论坛里面大家对“爨文化”讨论的风风火火,各位名家站在不同角度发表自己高见,仔细阅读,受益匪浅,十分感谢指教:下面就几个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粗浅看法,请大家拍砖,指教。 一、陆良是否存在爨氏和“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阅读一些相关历史学者的研究和证明,爨氏确实存在,但是其势力范围不仅包含现在的陆良辖区,还涵盖原来曲靖行政公署范围。爨氏本中原南迁汉民,《爨龙颜碑》称爨氏为班氏后人,到东汉末年,班氏因功受封食邑于爨地,因此就以“爨”作为他们的姓氏,即“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到蜀汉时为南中大姓,然后“迁运庸蜀,流薄南入”,落籍于滇。东晋成帝康五年(公元339年),爨琛独霸宁州,其家族分统各地,至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南诏灭爨的400余年内,爨氏以刺史、太守、都督等各种封号名义统治南中。由于当时中原王朝的衰落或国家的分裂,朝廷无力经营南中,使爨氏形成“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称雄局面。自爨氏得势后,南中所有居民均受其统治,爨氏与当地夷民不断的融合,被称为爨人或爨蛮,所居区域称为爨地。唐初,爨蛮从地域上分为东西两部,称为西爨白蛮,东爨乌蛮。云大方国瑜教授认为,西爨即今滇池区域,东爨即今滇东北区域。唐天宝七年,南诏兴师灭爨,西爨白蛮被南诏以武力迁往滇西。“东爨乌蛮以言语不通,多散林谷,故不得徙……乌蛮种稍稍复振,徙居西爨故地,与南诏世为婚姻之家”。自南诏历大理至元代,西爨白蛮称白爨,后演变为今日的白族;东爨乌蛮称黑爨,后演变为今日的彝族。
二、我们所谈“爨文化”一词包含哪些内容
“文化”一词使用范围,包罗万象,就是最权威的大辞典也无法下一个准确的概念。但是爨文化是西南古代各民族,于晋、南北朝时融合为的爨蛮在爨氏统治南中400余年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爨氏继承了滇人和中原汉族人民的生产和文化等各方面经验,而创造出的复合型的文化。由于西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爨蛮族源不同,因此,爨文化的内容,应包括汉文化、民俗文化、夷(彝族)文化等。 但汉文化是爨文化的主要内容。迁入南中的爨氏带来了中原的汉文化,带来了中原的儒家思想、察举制度和先进的生产力及文化习俗。
诚然,爨氏在统治曲靖范围期间,不仅发展汉文化,也不同程度继承了当地原有的民俗文化和夷文化。爨氏的夷化包括爨氏与夷族酋长联姻,接受夷族的巫鬼教,学习夷族的夷经,过夷族的火把节及语言、服饰头饰等的变化。并且,在原有的农耕基础上,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告别了石器、青铜农具的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农业的发达,副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爨区经济的发展,为爨地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
笔者有幸参观北京一个历史文化村子——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这是已经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有其四大特点。
一是因为爨底下村的建筑风格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能集中反映本地区特色和风情,民族特色传统建造技术。刘义全介绍说,村落在峡谷北侧的缓坡上,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整体为坐北朝南,占地约1万平方米,现存院落76个,656间房。村中有一条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为上下两部分。街道用紫石、青石、灰石铺地。爨底下村民宅以清代山地四合院为主体,兼有少量三合院。
二是在建筑特点上,爨底下村建房有严格的规划,主次分明。家族主事的一支占据中轴线,其他氏族兄弟在其两侧依山而建,形成中轴分明,两侧井然有序的布局。这种有规划的山村建筑群,在其他村落中是很难见到的。
三是装饰华美是爨底下村建筑的第三个鲜明特点,墙腿石、门墩石,雕刻精良图案丰富,有“田字格、一炷香、福到眼前(蝙蝠翅尖穿在铜钱孔内)、乐器、喜鹊登梅、荷花、牡丹、苍松、翠柏、瑞兽等。院内戗檐砖、清水脊盘子上砖雕细致入微,有四季花卉、珍禽和各种吉祥纹。门罩窗饰形式多样,门罩以透雕各种花卉为主,窗棂有“步步紧、一马三箭、灯笼框、万字锦、工字锦、满天星、花棂格、方棂格”等,另刻有“鹿、鹤、花草”。让我吃惊的是,建筑模式和我们曲靖古代建筑大院很相同,高墙大院风格突出。
三、爨文化的价值
爨氏400年间统治不仅创造的爨文化,也推动了整个西南地区的全面发展。曲靖作为爨文化的发源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受到爨文化影响。
(一)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联系,取得王朝支持。翻阅现存历史,曲靖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商周时期,有部落和村庄;但由于陆良地处边远,可称为蛮荒之地。由酋长或鬼主统领,各种条件差,文明程度低,当地居民靠简单的农业维持生活,是一种文明程度极低的原始生活。自楚庄蹻入滇,始与内地产生政治联系;西汉时始建县,置“同劳县”;直到爨氏统治南中时,“乡望标于四姓,貌冠显于上京”,曲靖与内地的联系才日益紧密。中原王朝的支持,将更有利于爨地的发展。
(二)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南中发达的社会经济才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蛮书》上曾有记载“西爨白蛮也,东爨乌蛮也。唐天宝中,东北自曲靖州,西至宣城,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寥寥数语,勾勒了爨地城乡的繁荣景象和发达的农牧业。云南的原始农业有悠久的历史。汉武帝在西南置郡县,同时在西南地区屯垦,中原汉民的南迁,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随之传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同时,带来了粮食作物、蔬菜的品种和种植经验,发展了织染业、制盐业、酿酒业、制铁业。带动了商业的繁荣,进而促进了交通的发达,城市的兴起,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爨地居民族源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文化差异大,崇尚巫鬼神教,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自爨氏入迁,带来了中原文化,最为典型的便是中原儒家思想的传播。人们开始重视学习,并形成通过学识登上政治舞台的文人入仕的道路,使整个民族都重文。另外,带来了中原的文字、书法、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文化。在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基础上,才形成辉煌灿烂的爨文化。
(四)《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的价值。《爨龙颜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俗称《大爨碑》或“大爨”,是爨氏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此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现存陆良薛官堡。1961年3月4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而《爨宝子碑》存于原来曲靖一中校园里面,俗称《小爨碑》或“小爨”。
两碑的价值:1、历史价值。碑文记述了爨氏渊源和进入云南的经过及与汉民族的关系,龙颜祖孙三代人的仕历,重点突出了龙颜的为人和政绩,最后叙述龙颜逝世后,各方面的反映。同时,涉及了爨氏官职的世袭、爨氏奉中原王朝正朔、爨氏重文、同乐为爨氏故里等历史问题。2、书法价值。古人云:“登岳者须凌绝顶,学书者当习魏晋”。无论是《爨龙颜碑》还是《爨宝子碑》的碑文体、书法皆“汉晋正传”,尤其是雄强茂美的书法,颇受历代书法家所赞赏。康有为称其为“隶楷极则”,“古今正书第一”,评为“神品第一”。范铸铭称其和《崇高灵庙碑》为“书家鼻祖。”,是研究汉字书法演变的珍贵资料。3、文学艺术价值。两碑文的写作风格六朝风味极浓,是典型的骈体文。在语句方面,是骈偶和“四六”;在语言方面,平仄相对,读起来有强烈的节奏感;在用词方面,讲求用典和词藻的华丽,体现六朝骈体文特点。并且,又是典型的墓志铭文,从中又可学到墓志铭文的写法。还涉及古代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年号、礼俗等方面的常识。4、民俗价值。爨氏统治时期,带来了中原汉文化,但同时他们仍尊重和保留了原有民族的习俗。元、明、清时期的“罗罗”便是“乌蛮”后裔,他们长期保留了“乌蛮”的习俗。据历史推测,现有的彝族便是当年“乌蛮”后裔,仍被当地人称为“罗罗”。他们的服饰,特别是老人的服饰,基本上与资料记载的“女辫发盘于头,皂布缠之”相同。此外在语言、过火把节、取名、丧葬、嫁娶、祭祀、歌舞等都反映了“罗罗”继承了乌蛮的民俗文化。
四、爨氏消亡谜团重重,无法考证:虽然云南大学一些历史学者开展了爨氏消亡研究,但是仍然众说纷纭,《紫溪传》是否就是爨氏家族最后消亡的原始记录?这是现在一部分学者探讨的话题。
解释得很详尽,很深刻! 爨底下村在哪呢 ? 不错,长见识了!!!{:biggrin:}看了《木府风云》后,我想哪哈谁能拍一部《爨史风云》,就在曲靖或陆良拍,那一定很有看头!很希望能看到!!!{:tongue:}{:tongue:}{:qinqin:} 有理有据,资料详尽,有用功专研过!
很好!
学习了,谢谢! 不错!就是无证据,无史料!就是两座碑,不知道坟墓里的位置和坟墓的东西,以前留下的东西太少! 你是文学爱好者吧 alone向前 发表于 2012-10-20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文学爱好者吧
我是一个大杂烩,诗歌、小说、杂谈、散文、历史、摄影、书法、计算机技术都喜欢玩。 龙海孤魂 发表于 2012-10-24 0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一个大杂烩,诗歌、小说、杂谈、散文、历史、摄影、书法、计算机技术都喜欢玩。
呵呵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