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 发表于 2010-2-19 12:26:52

“滇东奇葩”——普济寺古茶花

本帖最后由 阳光 于 2010-2-19 12:29 编辑


陆 良 古 茶 花



      在陆良县城郊普济寺中有一茶花,号称“滇东奇葩”,此茶花因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早在1981年便被列为了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历史记载,这株茶花是明朝嘉靖年间所栽,目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遐迩的“滇中第一珍品”。目前,这株400多岁高龄的茶花树虽已老态龙钟,但是,历经沧桑岁月的老茶花树却苍翠不枯,花枝繁茂,且一年四季树叶常青,枝叶油亮,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千万朵硕大的花蕾竞相开放,使一树的香艳茶花像一蓬蓬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春风吹荡,万花摇曳,无数跳动的火焰使古茶花树得灿烂无比,光彩照人。




      普济寺茶花为九心十八瓣花式,是茶花中的珍品,为“滇中第一种”,而且所开放的茶花硕大无朋,花大如碗,实在令人称奇。


      这株茶花,不仅以花大绮丽而久负盛名,而且还有一段神奇美妙的传说。据《陆良县志稿》载:“陆邑右兀耳朵寺(即现在的普济寺)内有茶花,九心十八瓣,为滇中第一种。清初吴三桂奉命统兵征由榔于缅,僭号大周,创宫殿于五华山,供奉陈圆圆,穷极花木。有阿谀者,移献之,三年不开。吴怒以金鞭笞之,退回故土,花开如故。嗣毁于兵,复重生焉,至今葱笼馥郁,蓓蕾如前,真乃神物也。”志中还赞扬这株茶花为“天生丽质号奇葩,兰蕙丰姿松柏性”。


      如今,古茶花寄寓了太沉厚的历史内涵,沧桑岁月已使它开始形容斑驳,然而,周围的居民以及来自远方的客人们,总让这位“沧桑老人”备感温馨和热闹,人们去观花,去品香,去以自己独特的景仰方式参拜这位“历史老人”。



http://bbs.3hj.cn/uploadfile/2005-5/200551121512458575.mp3?pxd=1212419490



阳光 发表于 2010-2-19 12:43:52

以上图片摄于2010年2月17日

阳光 发表于 2010-2-19 15:57:59

阳光 发表于 2010-2-19 16:07:46

[百花传说]之山茶花     山茶顶风冒雪,不怕环境的恶劣,能在严寒冬天久开不败,战斗的人民都赞扬它是胜利花。
      山茶被称为胜利花,还有另一传说: 明末代皇帝崇祯手下的总兵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吴三桂投降清军,并引进清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充当先锋,杀死明桂王,清封他为平西王,守云南。 吴三桂在云南,横行霸道,在五华山建宫殿,造阿香园,传旨云南各地献奇花异草。陆凉县境内普济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余,花呈九蕊十八瓣,浓香四溢,为天下珍品,陆凉县令见到旨谕,使到普济寺,迫令寺旁居民挖茶树。村民不服,直到天黑。无人动手下锹。 这天夜里,村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见一位美丽姑娘走来,手里拿着一枝盛开的茶花,对老人说:“村民爱找,培育我,我的花只向乡亲们开放,吴三桂别想看到我一眼。你们留我留不住,执意抗命会使百姓吃苦。还是让那县令送我去吧,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定能胜利归来。”老人伸手去握姑娘的手,一惊醒来,原来是一个梦。
      第二天老人将梦情告诉村民,大家认为是茶花仙子托梦,就照她的意见办吧! 县令亲自押送村民将茶树送到吴三桂的阿香园,谁知茶树刚放下,巳便听"哗"的一声,茶树叶子全部脱光。吴三桂大怒,责怪县令一路保护不周。谋臣进言:“一路日晒,常有此情况,栽下去仍然可活的。”到了春天,茶树长了一身叶,就是不开花。吴三桂向茶树抽了一鞭,留下一道伤痕。第二年春天,吴三桂带众姬妾,到阿香园赏花,见茶花只有几朵瘦小的花,吴三桂愤愤地说:“这是什么举世名花!”举鞭又抽去,茶树干上留下第二道伤痕。第三个春天,吴三桂见园中一片凋零,什么花也不开,茶树上蹲着一只乌鸦,向他直叫。吴三桂怒火直冒,挥鞭又向茶树抽去,第二道伤痕上渗出鲜血。吴三桂下令把花匠抓起来办罪。茶花仙子为搭救花匠,不顾自已伤痛,来到吴三桂梦中唱道: 三桂三桂,休得沉醉; 不怨花王,怨你昏愦。 我本民女,不求富贵, 只想回乡,度我穷岁。 吴三桂举起宝剑,向茶花仙子砍去。"咔嚓"一声,宝剑劈在九龙椅上,砍下一颗血淋淋的龙头。茶花仙子冷笑一声,又唱道: 灵魂贱卑,声名很臭。 卖主求荣,狐群狗类! 枉筑宫苑,血染王位。 天怒人怨,必降祸祟。 吴三桂听罢,吓得一身冷汗,便找来一个圆梦的谋臣,询问吉凶。谋臣说:“古人有言,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伏。茶树贱种,入宫为祸,出宫为福。不如贬回原籍,脱祸为福。”吴三桂认为有理,便把茶树送回陆凉。

茶树回乡,村里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大家摸着树干鞭痕,悲喜交集,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夜,村民们做了一个大家相同的梦:茶花仙子对大家说:“与敌人作斗争,要耐心、要韧桂,我虽伤痕累累,但我终于回来了,我是胜利者。”从此,在云南都称山茶花为胜利花,山茶花开,总是显示了人们战斗胜利的喜悦。

阳光 发表于 2010-2-19 16:12:08

《爨乡文艺》2009精选篇(十八 )电视短剧 茶花仙 子

电视短剧: 茶花仙子 编剧    杨 辅 根据陆良民间故事《普济寺茶花》编剧。1、日、外景,清初某年,大年三十这天。[普济寺院内,一树红似火灿如霞的茶花正在开放。音乐声中树下升飘起烟雾,在茶花四周萦绕,身着水红色衣裙的茶花仙子从树上的花朵中露出美丽的笑脸,她慢步轻盈地从茶花树上走下,八个身着绿色衣裙的茶女从烟雾中徐徐升起与茶花仙子在歌声中翩翩起舞]。(伴唱)普济寺茶花满树花,灿烂艳丽如朝霞。天姿九心十八瓣,芳菲品格传天下,人人夸![人声喧哗,茶花仙子与茶女们隐退消失在茶花丛中。[男女老少若干人陆续上,两个小男娃娃攀上树枝,喜悦地采折茶花,两个农妇在树下用衣兜接花枝,在欢快跳跃的音乐声中,呈现一遍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史大爷手柱拐杖上,制止树上采花的小孩。史大爷不要采了,不要采了!(对树下的大人说)你们有没有一点怜惜花木之心啊?农夫乙史大爷,春天一过,我们又为茶花培土、施肥,来年春上又是枝壮、叶茂、花朵大了。没事、没事。史大爷没事?你们知道这树茶花有多少年了?众男女这个不知道,你老说说。史大爷这树茶花是至正元年建兀耳朵寺时就栽的了。众男女兀耳朵寺?这是普济寺的古名。史大爷对,到明代末年才改成普济寺。这树茶花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至正元年到现在的顺治二年,整整活了308年了!众男女哦哟哟!308年了!史大爷对。都成仙了,我们能不爱护他吗?农夫甲应该受护,应该爱护。只是……我们正因为爱护它,才来采它嘛!史大爷呸!采它还是爱它?你采一枝,他摘一朵,留下光秃秃的一棵树,还是爱它?城里人和九庄十八堡的乡民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还来普济寺赏茶花,花都被你们摘光了,赏什么?农夫甲这……好,好,不采了,不采了。众男女史大爷,从今后我们不采了。[人群中走来普济寺的主持。老和尚让他们采吧,让他们采吧!采到农户家中去过年,总比被连根挖走的好啊!众男女挖走,谁敢挖走?老和尚你们不知道,听我说。陆凉知州三天前来到寺内告诉我说,平西王吴三桂要在昆明称帝了,僭号大周,近日传下旨谕,要在云南搜集名花香草送到昆明莲花池建阿香宫,以供陈圆媛等爱妃观赏娱悦,我们陆凉州普济寺的茶花也榜上有名。[众惊诧状。老和尚州官还说,叫我告诉史大爷通知乡民20人来挖树,并用草席麻绳捆扎,他要亲自押运送往昆明。农夫甲不能挖。史大爷,你说呢?史大爷(气愤咬牙地)吴三桂这个反贼,原以为他判明投清为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现在却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这茶花当然不能挖。一是不能让这茶花去“摧眉折腰侍权贵”。二是不能失去我们的镇乡之宝啊。众男女对,不能挖,不能挖。[只听得马蹄声响,人声嘈杂。大家从院门口张望时,州官和四名差役已经走进寺院。[州官仰面一看,只见茶花还婷婷玉立在院内,又见寺院内乡民人人面带恼怒之容。州官咋搞的?志善和尚,为何还不动手挖呀?还有谁敢出来阻拦吗?老和尚这……(为难地看史大爷一眼)州官哦,史老汉也在这里,志善和尚把移花的事告诉你了嘛?史大爷告诉了。州官为什么还不挖?史大爷众怒难犯呐,乡民们不同意挖。州官这……谁抗拒挖茶花,就是抗拒平西王吴三桂,该当何罪你们应该知道。(看众乡民)你们不同意挖,还是谁在其中作鲠?众男女我们不同意挖,我们不同意挖。州官这……(气急败坏地)我看还是你史老头在其中作怪,限你在一旬之内,把花挖好,否则,我向曲靖府禀告,立你一个抗拒移花之罪,先提你的人头送去。2、夜,高天上流云,时隐时现一弯残月。[茶花仙子作村姑打扮,匆匆上路。伴唱:乌云疾飞,残月起舞,旷野中只有声声夜莺在啼哭。3、夜,内景,史大爷家。[史大爷在供桌前焚香祈祷。伴唱:百姓们爱心一片香焚三柱。4、夜,内景,志善和尚在寺内神像前合掌祷告。伴唱:共祈祷减灾免祸阿弥托佛。5、夜,内景,史大爷家。[史大爷祈祷后,打哈欠,上床入睡。[一阵青烟里现出史大爷和茶花仙子在对话。茶花仙子史大爷,最近几天为了吴三桂要移茶花的事,把村里闹得不得安宁。史大爷你,你是谁?茶花仙子我就是村里的茶女。史大爷,我是喝村里的水,在乡亲们的抚育下成长的,因此,茶花也只为乡亲们开放,每年都陪伴乡亲们度过美好的春光。可现在吴三桂要把茶花挖走,移到他的阿香园,乡亲们不同意移走,茶花也一样舍不得离开众乡亲啊!但是,吴三桂位高权重,又正逢他要建立大周王朝,处处树立权威的时候,如果硬顶下去,遭难吃亏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古语云:太刚则折,太柔则废。依乡女之见,何不来个以柔克刚。史大爷怎么个以柔克刚?茶花仙子那就是让州官把我送到昆明阿香园,我自有办法对付这个野心奸贼!史大爷哦……(微微点头)茶花仙子史大爷,请你转告乡亲们,为了大家的安危还是舍了我吧!史大爷姑娘,你善良之心令人敬佩,令人敬重啊!只是大家要舍弃茶花,实在难于割舍呀!茶花仙子我也一样,但为了乡亲们的安危,只能如此了。史大爷好!我明天就劝说乡亲们。茶花仙子谢谢史大爷了!(行礼。倏一下不见了)史大爷姑娘、姑娘!(从梦中醒来)啊,都原来是一场梦啊![志善和尚叩敲史大爷的门,史大爷开门,二人进屋坐下。史大爷师傅,寅夜来到寒舍,有急事吗?老和尚史大爷,我刚才做了一梦,梦见茶花仙子,她说,叫我来劝说你,为了乡亲们的安危,不能与州官硬拼,否则吃亏的是我们百姓哪!史大爷(惊诧地)是嘛?我刚才也做了一个与你同样的梦。老和尚也梦见茶花姑娘?史大爷梦见了。老和尚说的也是这个话?史大爷对。他还说了一句古话: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呀!老和尚意思一样,看来,得照茶花姑娘说的去办啊。史大爷好。明天我就去劝说乡亲们,挖就挖呗。6、日,外,普济寺茶花树下[州官,差役在督查;史大爷,志善和尚和众乡民男女老少在围观;几个农夫在挖树刨根。伴唱:山茶花,芳菲节,芳菲节,伤离别。伤离别,情切切,情切切,似泣血。从此空有梦魂来去,从此春天也残缺。7、日,外景,吴三桂阿香园。[阿香园内百花争艳,小桥流水,春意盎然。吴三桂与陈圆媛在侍女、侍卫的陪伴下入园观花,赏春。他二人相扶相拥,过小桥,穿幽径,指指点点,喜悦、思爱无限。当行至茶花树前,见茶树只有叶子不开化,陈园媛满脸狐疑。陈圆媛,大王,你看,冬去春来,正是云南茶花绽放花朵的时节,为什么这树茶花只长叶子不开花?吴三桂这……(细看一番,亦怀疑)是啊,只有叶子不见花。陈圆媛你问一问,我要的茶花是你我到陆凉州游春时,在普济寺见到的那树茶花,他们是不是随便弄一株来胡弄我啊?!吴三桂这……(一想)哦,我想起来了,陆凉州是一个海阔天空的一望无际的高原大盆地。陈圆媛当地人叫大坝子。吴三桂对,对对,大坝子,大坝子。我们在终南山上拜佛,陆凉海中划船,大觉寺中访僧人,最后到普济寺中赏茶花。陈圆媛对对对,大王你记性真好!就是那普济寺中那树茶花,九心十八瓣哪!吴三桂对对对。来人呐!侍卫喳!(跪地)吴三桂传花官。侍卫是!(起身传令)吴王有令,传花官。花官来了!(匆匆急上)听说传花官,胆战心又寒(上前跪下)拜见王爷!吴三桂这树茶花是哪里移来的?花官我看。从陆凉州普济寺移来的。吴三桂没错?花官没错,这些名花来自哪里,我记得滚瓜烂熟。陈圆媛为什么茶花开放的春季不开花呀?花官这……禀娘娘,也许是诺大一树茶花,一经移动,伤筋动骨,你看它枝繁叶茂,今春不开花,明年春天定然会开花了。吴三桂嗯,一移动,必然伤根动须,明年定然会开花了。陈圆媛哼,还要等到明年,等不及了。吴三桂爱妃,要赏九心十八瓣的茶花,只有耐心等到明年了。再说这花开花落是季节变化,气候冷暖决定的,本王我无回天之力,也就不要难为园丁们了。陈圆媛好,只有等到明年了。(不耐烦状)吴三桂花官,从今后好生服侍这树茶花,明天春上一定要让它开得花满枝头,象在普济寺它老家一样艳丽芬芳,否则拿你拭问。花官是,是。小人尽力,小人尽力。8、日,外景,满山遍野的山茶花和杜鹃花。[茶花仙子和茶花及村姑等在花丛中穿梭起舞。伴唱:山茶杜鹃红艳艳,恰似彩霞落山间。白云停飞来伴舞,太阳注目笑开颜。茶女甲茶花姐姐,看你被满山遍野的山茶花、杜鹃花迷住了,玩得好开心哪!你自己在阿香园的事咋办呢?就不怕吴三桂斩毁了你。茶花仙子(一愣)想起阿香园的事,心中当然很烦。不过,我确实被满山遍野的山茶花杜鹃花儿迷住了,我们山野的美呀赛过阿香园不知多少倍。茶女山野是很美,可你眼前的事也得想办法对付啊。茶花仙子(点头)是,是得想办法对付。9、日,外,阿香园中。[这树茶花已枝黄叶黄,毫无绿意生气,就连旁边的花木也黄恹恹的,没个样子。伴唱:春夏秋冬轮回变,冷暖交替已三年。吴三桂,陈圆媛,痴心妄想山茶鲜。[吴三桂与陈圆媛正在游园,当看到这树茶花时,大怒。吴三桂已经三年了,这树茶花不仅不开花,而是越来越恹,越来越黄!不仅如此,连它周围的花木也奄奄一息了,这是怎么搞的?陈圆媛哼,都是你选的好花官!吴三桂(一顿)来呀,把花官叫来。侍卫下面听着,传花官。[远处也呼喊:传花官![花官急忽忽奔来,跪在吴三桂面前。花官小人叩见大王。吴三桂(双眼瞅一眼花官)小花匠,你不是说,这茶花三年一定会开花,你看,开了嘛?花官小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禀告大王,禀告娘娘,小臣率领园丁锄草、施肥、浇水,已经尽心尽力服侍了,不知为何原因,这树茶花就是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更不成个样。就连旁边的花草也受它的影响。大王、娘娘,我也无能为力呀!吴三桂这……花官大王,我有一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吴三桂你说。花官大王,小臣我昨天来到花园,隐约中看到一女子在树边走动,我来到树边寻找时又没个影踪。昨夜做了一个梦,却梦见树下这个女子,他叫我不要再为这树茶花出力了,它在这里是迟早要枯死的。只有送它回原籍,这花才能成活。我醒来一想,这棵山茶花一定是被花妖附身。大王,别只想开花了,把它送回籍吧。吴三桂这……陈圆媛胡说,分明是你偷工使懒,服侍不力造成的,还胡编乱造,进行狡变,该当何罪!吴三桂大胆!花草培植不好,还来欺骗孤王,说什么遇到花妖,还要送它回原籍!真是一派胡言。来啊,推出去斩首。[众侍卫上前押起花官。陈圆媛慢!大王,这树茶花在它原籍开得花团锦簇,朵大色鲜,且九心十八瓣。到这里以后,却一年不如一年,这其中定有原因。他既然说有花妖出现,依臣妾之意,何不请一道人来辩个真假,如果花匠是骗人,再杀不迟。吴三桂(一想)嗯!好,就依娘娘之见发落。陈圆媛内侍,将花匠押入大牢。内侍是。(上前押送花官入牢)[吴三桂、陈圆媛围着茶花树边打量边思考。陈圆媛从乡村小寺到阿香园对你够抬举的了,你还不愿开花。真不识好歹!吴三桂是啊!不识人敬也!拿来。(从内侍手中接过金鞭),你这不识台举!不识好歹的东西,看打。(啪!啪!啪!抽了三鞭)滚回你的原籍吧![被抽的茶花树,三条鞭痕中慢慢渗出了鲜血。吴三桂、陈圆媛上前一看,两人对视,惊愕状。10、夜,内景,吴三桂寝宫。[茶花仙子在一股烟雾中徐徐来到吴三桂寝宫。[吴三桂和陈圆媛正在交谈。陈圆媛大王,你也不要为了这株茶花的事记在心中,我已经派人去宫外请道人了,这个花妖,明天就有道人来收拾他。时间不早,你还是歇息吧!吴三桂唉!兆头是不好啊!不过,一个小小的花妖,我怕你何来!你又耐我何哉?好,你先去歇息吧,孤王稍坐片刻就来。陈圆媛好,大王,你稍坐一时,还是快来歇息。(进幔帐睡去)吴三桂唉!孤建大周王朝,遭到各方非议。阿香园又出了花妖,真是……,心烦哪!(靠在椅上瞌睡)。[一阵青烟中,茶花仙子出现。茶花仙子吴三桂,你看我是何人。吴三桂你是何人,胆敢直呼孤王的大名?茶花仙子(笑)我是一民间女子,无所求,也就无所惧。呼你的名字又怕何来。吴三桂这……你,你定然不是一般的民间女子,你到此何事?茶花仙子吴三桂,一树茶花在它的家乡开得好好的,可你为了讨好你的爱妃陈圆媛,却要把它移到你的阿香园,你的行为霸道不霸道?这树山茶不为你开花,你就该自知反省,可你又要把花官问罪,你的举动残忍不残忍?花官冤枉不冤枉?吴三桂(大怒)哇呀呀!大胆的妖女,竞敢在孤王面前口出狂言,来呀,把这妖女拿下。(无人应声,又焦燥地大吼)来人,来人!茶花仙子(哈哈大笑)你要在昆明立大周国,已成孤家寡人,你喊来人,哪里又有人来?现在是民女将你拿下的时候了。来人,将吴贼三桂拿下![二侍卫上将吴三桂反手捆住,押坐在椅上,并各人用一只手卡住他的咽喉。吴三桂声嘶力竭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茶花仙子和二待卫隐退。陈圆媛闻救命声,从帏帐中疾出。陈圆媛大王,大王,你叫什么救命?你不是好好的嘛!吴三桂啊!(喘着粗气,拭擦额前的冷汗)爱妃,孤王原来是做了一个恶梦啊!(一想)你快吩咐,明天一早叫李军帅入宫,叫他为孤王解一解这个梦!陈圆媛是,臣妾遵旨。11、日,内景,吴三桂宫中[李军帅正与吴三桂、陈圆媛交谈。李军帅陛下,古人云“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此贱种入宫是祸,出宫是福。按她冒犯龙颜,本该腰斩火焚,但若如此,她必然化为花妖鬼魅,更要闹得宫庭不宁,难于收拾。陈圆媛军帅,你说又该咋办呢?李军帅依臣下愚见,不如将其贬回原籍,以脱祸求福,此乃万幸也!吴三桂嗯……陈圆媛大王,依臣妾之见,就照军师之言,脱祸求福好了。李军帅陛下,那小小花官也是受其连累,饶了他吧,他自会好好服侍我主。请陛下开恩。吴三桂,好,就照军帅之言,传孤的旨谕茶花贬回原籍;花官提出大牢,官复原职。李军帅谢主龙恩!12、日,外景,普济寺内。[村里男女老少,奔走相告,都来看看又移回普济寺的茶花。这树茶花又朵大花艳。史大你乡亲们,乡亲们,我们的茶花又回来了,茶花又回来了!它是雨水节令才回来的,沾了家乡的水土,惊蛰节令就绽蕾吐艳,越开越盛了!众乡亲哦!(欣喜地鼓掌欢呼)茶花又开罗!茶花又开罗!史大爷我提议从此,我们这个乡就改名茶花乡,茶花乡吧!众乡亲哦叫茶花乡!茶花乡!史大爷乡亲们,大伙就尽情地欢跳庆贺吧![音乐声起,茶花仙子、茶花女与乡亲们在欢快的乐声鼓点中起舞。伴唱:天地正气赋流形,人则为杰物则灵。花卉何知忠与奸?浊独清兮醉独醒。历尽霜雪性不移,留给人间是芳名。(重复)【在欢歌热舞中剧终】

皮皮 发表于 2010-2-20 15:45:13

好大一颗树

№秋風吟月★ 发表于 2010-2-20 21:06:05

:lol要有微距镜头再来几张花朵的特写镜头就更好了!

大山 发表于 2010-2-20 23:15:55

传说真的好神奇,好精彩

大山 发表于 2010-2-20 23:19:14

楼主是一位陆良通啊,好多陆良的好东西都知道啊ll169803:ll169803:

馨月 发表于 2010-2-21 12:26:13

传奇人物一个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滇东奇葩”——普济寺古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