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B 发表于 2013-3-9 01:05:59

读你懂你爱你 发表于 2013-3-3 07: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全

洋货随滇越铁路通车而流入,民国时期数量最多的是煤油、香烟、西药等。

煤油的输入者是法国人在昆开设的《亚细亚水火油公司》,民国八年(1919年)马街杨千臣被委派为《法国亚细亚三达水油公司兼贵州全省转运处》的负责人,机构设在马街《全福润》商号内,县城设分销处,从昆明每次运来水油300多驮(每驮四桶,每桶二十五市斤),当时每斤(十六两一斤)价二角,随着煤油的进入市场,德国谦信洋灯的马灯、汽灯也随之而来。

民国十三年(1924年)英国烟草公司到县城推销纸烟,推销员带着黄雀牌香烟,见店便无偿的送给几条。通过这些商店的试销,随之金花烟、多福烟、刀牌烟便不断流入,当时所销的香烟都从昆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进货。

1938年前在市场销售的洋货有棉纱、太西缎、长绸、水油灯、马灯、汽灯、煤油、手电筒、香烟、香皂、肥皂、口琴等,搪瓷口杯、面盆尚无,群众洗脸都用木盆,富裕人家用手工制的铜盆。

1944年修飞机场,美国兵来到陆良,洋货进入市场的品种日益增多,小到火柴、小刀、纽扣、水果糖、罐头等,国产商品受到严重排挤。


读你懂你爱你 发表于 2013-3-9 19:03:57

ZZB 发表于 2013-3-9 0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洋货随滇越铁路通车而流入,民国时期数量最多的是煤油、香烟、西药等。

煤油的输入者是法国人在昆开设 ...

{:5_202:}

410 发表于 2013-3-9 19:17:35

阎芳桥是这个

ZZB 发表于 2013-3-10 22:07:07

读你懂你爱你 发表于 2013-3-9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_205:}

ZZB 发表于 2013-3-10 22:07:23

410 发表于 2013-3-9 1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阎芳桥是这个

{:5_206:}{:5_205:}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陆良 商业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