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poo 发表于 2013-6-2 23:20:19

四中,依旧否?

屈指算来,初中毕业离开母校已30个春秋。岁月流逝,记忆中的陆良四中是否依旧那样山清水秀,依旧那样朝气蓬勃,依旧那样青春活力?    30年前,第一次背着行囊远门,在秋雨蒙蒙中翻越山峦,跌跌撞撞走进四中。细雨湿了衣衫,泥巴脏了裤腿,破鞋早已进水,脚在鞋里打滑,鞋与路面打滑。山峦雾气重重,弯窄的小道深埋在丛林中,空气凝结水珠,周围静悄悄的,唯有自己的呼吸伴着脚步声,偶尔被灌木丛中惊飞的野鸡吓出冷汗。但到学校的兴奋之情依旧,青春活力依旧,奔波10几里山路,没有劳累的感觉依旧记忆犹新!
   记忆中的四中,掩没在青山怀抱之中,学校周围群山四伏,灌木丛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春暖花开时,山花烂漫。在毕业那年,清晨常常在带着朝露的杜鹃花下复习,清晰湿润的空气,美不胜收的景色,是环境帮助我弥补了日常的松懈,才勉强考上了高中。人生中,这样的学习环境再也没有过。就是在大学里,校园里种了很多芙蓉和缅桂,但香气有余而氛围不足,嘈杂淹没了内心的宁静,再艳丽的鲜花也不过是人们眼前一闪而过的清风,有感觉没留恋,最多是花在人群中,而不是人在花丛中!虽然当年的山花对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并不新奇也没什么新鲜感觉,但要是换成今天的说法,在那样的环境里学习还叫苦,可真谓身在福中不知福也!
   当年四中的生活可谓有些艰苦,但也有滋有味。为了盖新房,晨练时跑步到很远的山上,每人扛一块石头回学校的情景是何等壮观,如今绝对不会再有。开荒种菜、上山砍柴,地道的半自给自足的生活。特别是老师们,不仅要上课教书,还要完成种菜的任务,学校周围房前屋后,常看到老师们挖的坑,在坑里填上堆肥(山上腐殖图堆起来发酵),种上南瓜。那时候学校周围爬满了南瓜藤,收获的南瓜交到食堂自给自足,这也是目前的学校再不会有的风景了!
   当年的学校条件很差,窗户是有窗框没玻璃,用的是薄薄的塑料布遮风挡雨度过严冬。山中引来的自来水,冬季常常断流,每天洗脸的水都要分配,每人一大半木瓢。低洼的运动场,一下雨就积水被淹变成池塘,晚上还有青蛙叫,很久干不了。从教室到宿舍的土路泥泞不堪,常有人摔倒。每天吃着苞谷面包裹的饭粒以及飘着几个菜油分子的不削皮的土豆清汤,尽然还津津有味,吃完一份还想再吃一份。但条件有限,大多数人都坚持享用那种似饱非饱的感觉。习惯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后遗症就是现在面对靠调料勾兑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大餐面前管不住嘴,殊不知那年代才是如今多少人最向往的“健康生活”方式!
    下课了,有同学到山上去享用烧土豆大餐,那时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要是放在今天,绝对是一次难得的野炊,都市里的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盛宴。
    那时上学的条件差,老师的水平没那么高,学习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但是学习的热情并不低,认真的态度也不少,老师的奉献精神更是值得称颂,值得骄傲,值得我们为他们歌功颂德!如今,也许老师们的水平很高了,师德反而少了些。至少大都市里的老师们大都被利益左右着不能自拔,师德被贩卖了,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学校成了制造机器的流水线,老师就成了制造考试机器的操作工。考试机器走出校门,一头雾水,满脸的迷茫!不教知识,只学解题;不论人品,只管分数;如此的教育体制,还不如当年让学生轻松快乐成长来得更畅快些!
   当年青涩的我们远离了四中,再没回去扛石头,再没去马路边一次又一次的植树浇水,甚至连回去看一看的机会都没有。仅在我们心里,装着那个没有围墙,似乎很简陋但又充满快乐的校园。在我们心里,装着那个群山环绕,灌木丛林、山花烂漫点缀的四中。在我们心里,装着对母校的以及母校那些不畏艰险的老师的敬重和思念。在我们心里,永远装着那些在艰苦岁月坚守在高寒山区教室里谆谆教诲大山里的孩子们要勇敢走出大山的熟悉面孔,是他们把青春洒在山野,换来了我们走出大山。是他们让我们坚信:读书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四中,在我们心里依旧!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6-2 23:51:20

四中????????????在哪点????????????

式邪 发表于 2013-6-2 23:54:32

同上

nxsh 发表于 2013-6-3 00:59:37

≮chinaboy≯ 发表于 2013-6-7 22:16:17

≮chinaboy≯ 发表于 2013-6-7 22:17:31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6-8 00:49:45

≮chinaboy≯ 发表于 2013-6-7 22: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就是现在的龙海一中也就是前几年的核桃村中学了。

哦,认得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中,依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