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村民接受捐赠 半年来第一次吃上青菜??
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乘明村浑水塘组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居住有彝族同胞,是陆良县四个少数民族村之一。昨天中午,记者把河南人民广播电台MYRADIO和东方今报购买的纯净水、大米、蔬菜和学习用具发放到浑水塘组群众手中。陆良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朱成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东方今报最早在河南发动爱心捐款,是河南第一家进入云南省曲靖市的媒体,也是省外第一个向重灾区芳华镇捐赠的单位。最近,还在继续捐赠,为当地建救命水窖和打机井。□今报特派云南记者 殷晓章/文 邱琦/图
●第一次有人往这里捐赠物品
门前的棕树下,张建常坐在凳子上吸着旱烟袋,观察着村口的动静。
吃过早饭后,邻居告诉他,今天上午河南人要来捐赠大米、蔬菜等物品。张建常听后心里一震,64岁的他第一次听说有人向这个交通不便、海拔2200多米的小山村捐赠物品,更让他诧异的是,还是远道而来的外省人。
张建常是彝族人,浑水塘组76户人家中有7户是彝族。门口的水泥地坪,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六火把节时,彝族人跳舞、唱歌的地方。吃过早饭后,一些妇女和老人慢慢地聚集在这儿,他们讨论着“河南离云南这么远,人家却跑到这个小山村”之类的新鲜话题。
一会儿,村外传来了汽车声,64岁的张建常把旱烟袋在布鞋上敲了两下,站起来向村口望去。汽车声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外地一辆拉货物的农用小汽车驶进村子。张建常一看,不是捐赠车辆,又失望地坐下了。就在张建常焦急地等待的时候,满载捐赠物品的五辆车已经浩浩荡荡地奔驰在前往浑水塘的路上。
离县城40公里的浑水塘组,道路坑坑洼洼,且多弯道和陡坡,车辆只好减慢速度。掠过山梁和狂野的风发着哨声,在地上卷起一片黄土。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吐绿纳翠的季节,而汽车所到之处,满目肃杀,疑是时光错位,进入了秋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后,车队于中午时分到达浑水塘组。立刻,寂静的村庄热闹起来。
●半年来第一次吃上青菜
看着驶来的一辆辆汽车,围坐在张建常周围的乡亲们马上迎了上去。随车的村文书方得钟说,乘明村有4500多人,劳动力有2280多口人,而现在出去的劳动力就有1500多人,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还在继续外出,往年全村外出打工的仅三四百人。
看着一袋袋大米、一捆捆蔬菜、一件件纯净水和五颜六色的书包等学习用具,张建常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容。张建常绕过堆成小山似的大米堆,来到蔬菜旁。他用手轻轻摸着水灵灵的蔬菜,闻着特有的味道,接着擦了一下眼角。
张建常已经半年没有尝到青菜的滋味了,而芳华镇是远近闻名的万亩蔬菜基地。
因为,芳华镇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蔬菜产业的自然优势。2007年4月,香港一家公司在这里建立了供港蔬菜基地,主要以种植上海青、江门白、豆苗等无公害蔬菜为主。后来,上海高榕和云南本土的4家蔬菜企业相继落户芳华镇。几大公司带动了当地农民种植蔬菜近万亩,而遭遇旱灾后,这里的群众却没蔬菜吃。因为缺水,香港这家蔬菜公司已经没有种植。按惯例,现在应是育苗、种植的阶段,但是第一批菜苗已全部干死。
而在一些蔬菜市场,小瓜的价格已从一个月前的每公斤2元上涨到每公斤4元左右,许多叶子菜的价格也都上涨了几角到几元不等。不但部分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有些品种还出现了货源短缺。不过,张建常不知道的是,为维持市场货源供应正常、价格基本稳定,云南省组织人员到外地调运蔬菜,已有数百吨蔬菜运抵,目的是平抑蔬菜价格。
●要让后代铭记这次善举
在乡村干部的组织下,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在领取物品,有的抱,有的抬,有的挑。面对这么多的物品,没有思想准备的村民只好一趟趟地来。
75岁的付义芝帮助卸完车后,乐呵呵地抱着一部分物品往家走。在记者和镇干部的帮助下,付义芝到了家。中午做什么饭,她已经想好了:蒸米炒包菜。付义芝把一袋米打开,用鼻子闻了闻说:“这是好米,有一股香味。”
简单地淘好米、放进电饭锅后,付义芝开始切包菜。她舍不得把表皮的菜叶去掉,揭下几片叶子,在水里涮了一下切碎。这时,炉膛里的火已经燃烧起来。付义芝往锅里倒了一点猪油,放了两个辣椒后,便开始炒菜。不一会儿,屋子里飘出一股炒菜的香气。她说剩下的那点包菜,她和老伴还能吃三顿,而在郑州,这还不够一盘菜。
一位村干部说,这几天组里的群众会过一次菜瘾,他们实在是太想吃蔬菜了。因为没有蔬菜,乡亲们天天炒土豆,天天吃腌菜,部分群众因营养不良而脸色发黄。
看着热闹的人群,张建常一阵感叹,这种热闹的场景他第一次看到,也是一生中第一次接受外界的捐赠。在他看来,今天的心情比每年参加火把节时还要好。乡亲们虽然不熟悉河南人民广播电台MY RADIO和东方今报,但是他们自发悬挂的横幅和张贴的感谢标语,一定是他们一生中最真诚的举动。
当他们得知,前天晚上记者回去后没有吃饭就写稿,昨天又早早起来忙碌此事,不善言辞的几位大嫂非要拉着记者到家吃饭。
在现场的镇纪委书记马萍告诉记者,一位不识字的老年人,非要让一位邻居把“河南人民广播电台MY RADIO和东方今报”这些字抄下来。老人说,他要让后代子孙永远记着,在这大灾之年,来自河南人的无疆大爱。我们也忍不住数次掉泪,我们仅是尽了一些微薄之力,换来的却是村民的无限感激。
●矿泉水要留给打工的儿子喝
坐在家中,张建常拿起一瓶矿泉水反复看。在他看来,这些矿泉水是领导喝的,与他关系不大。从没喝过矿泉水的张建常打开一瓶,用干涩的嘴抿了一口,又用舌尖咂了一下,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舒服感弥漫全身。
为了维持生计,他的三个儿子都外出打工了。到今年农历六月二十六的火把节时,儿子们都要回来,他要把这些瓶装矿泉水留给儿子们喝。“让他们也尝尝你们河南人带来的高级水。”张建常笑着对记者说。
火把节是彝族的重大节日,这天不管家人远在何方,身在何处,都要提前回来,欢庆这个盛大的节日。上午要宰羊祭天和祭龙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当地,叫“龙潭”的名字特别多,像组里的那口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水井,就被称为“龙潭”。火把节晚上,他们要手举燃烧的松把到各处去。在他们的风俗中,火把照到哪里,哪里就有快乐和幸福。
可是,从去年火把节后,这里就没有下过雨。张建常有点纳闷:“今年到底是怎么了?”现在,张建常担心,如果到今年的火把节再不下雨,就不能举着燃烧的松把到野外去了,害怕引发火灾,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寨子里唱歌跳舞。
领取物品的地方仍是人来人往,一位叫张瑞霞的妇女拿着一个书包,她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从没用过这样漂亮的书包。在当地农村,书包一般是用旧布缝起来的。
她对记者说,你们不但送我们急需的物品,连书包这样的用品你们也考虑到了。儿子放学后,我就告诉他,让他记住这是你们河南人送的,让他今后好好学习。
看到村民们高兴的样子,芳华镇经管站站长周乔坚告诉记者,这里的主要作物是包谷、小麦和洋芋。村民靠这些粮食换取主食大米。去年这里遭遇冰冻灾害,接着就是大旱。农作物绝收后,想吃大米也是一种奢侈。
●记者牵线一对一资助
在领取物品现场,记者看到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左脚没有了。
经打听,他叫张银华,也是一名彝族人,小时候左足被大火烧掉了,他有两个子女,大的是11岁的儿子张龙,小的是7岁的女儿张龙滟。张银华家彝族风格的老房子仅有上下两间,做饭也在一楼。室内光线暗淡,一个破旧沙发还是他结婚时置办的。沿着吱吱作响的木质楼梯,走上阁楼似的二楼,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床和一些物件。
村文书方得钟告诉记者,张银华在村中是最困难的,平时靠亲戚和邻居接济。他儿子的学习非常好,因为家庭困难,眼看就要辍学。张银华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的妻子,“要是有人能帮帮他就好了。”记者听后,眼睛一亮。
位于郑州市东风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今槐源餐厅的老板欧阳宇航,一直在关注今报关于云南旱灾的报道。他看了本报的报道后,被云南灾区群众的艰难生活震撼了。
24日晚上,欧阳宇航打电话给记者说,今报的系列报道太好了,他是含着泪看完的。他委托记者,一定要在灾区为他物色捐助的对象,他要为灾区群众做些事。
昨天下午,记者把张银华家庭的困难告诉了欧阳宇航,他爽快地答应每年资助张银华两个子女1000元钱,每年定期往云南汇款,一直到孩子们年满18周岁或大学毕业。欧阳宇航还有一个想法,准备把餐厅三天的收入捐赠给张银华家。
当天,在记者的牵线下,互不相识的他们通了电话。在电话中,张银华一次次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河南的恩人!”
当我们离开浑水塘时,群众把我们送到村口。看着远去的爱心捐赠车,他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再挥手。村头空地上悬挂的“感谢河南电台MY RADIO和东方今报爱心捐赠”的红色横幅显得那么耀眼。
看见这个心里真不是滋味半年没菜吃说出去谁信啊可是事实上虽不至于但也确实困难向帮助老家的省兄弟致谢啦。。
ll16993. 半年第一次吃青菜不会吧 我也是难以相信 姐姐有点夸张啊 太长啦 看不得了 半年来第一次吃上青菜??
也就是有半年没吃过青菜了
不是说半年没菜吃
就吃洋芋、红薯、瓜什么的吧
这事我相信
云南省陆良县芳华镇乘明村浑水塘组
有谁到过吗
那个交通啊
车还是通的 那里的村民们
纯朴善良
一个小校舍
空空如也
无师无教
......数年前印象,短短几年,变化不会太大吧 转补一个图片
哎,真是可怜,悲哀! ll1699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