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x540612 发表于 2013-11-3 13:19:50

陆良大爨书法小议

本帖最后由 zgx540612 于 2013-11-11 22:14 编辑

       陆良是大爨碑(爨龙颜碑)的所在地,其字体被赞为“神品第一”而广受社会追逐摹仿,但做为本地书法,除民清之际有人拓片外卖以图糊口之外,其实并无当地的文人真正以大爨书法攻研者。追溯历史,真正开始临写大爨书法的第一人,应该算对陆良文化事业有着显著贡献的中共第一地下党员朱光华先生:其除了在陆良的文化发展上不遗余力并为之有所得失,在保护大爨碑、祥光碑及其它文物方面和发展陆良文化方面几乎尽了全力。当时,由于社会上人们对文人的岐薄,社会上很少有人讲究和了解书法,而朱光华老先生却一如反故的长期坚持临摹、书写大爨书法字体,并留下了大量墨迹……遗憾的是:这些作品由于家庭后继意识不足,在艰难的生活中将其当废纸售卖给或点火烧毁殆尽!其书法的特点,除了大爨的尾笔重顿上举,不对衬平衡外,就是承继了云南名书的特点进行笔画抖动,以示山水之美……       后来,随着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后来兴起的文化热潮漫延,受陆良第一次爨碑及考古调研会的影响,学习爨碑书法第一次在陆良的年青人中间渐渐热火起来,其代表有当时的文化馆长李小林等一大批绘画爱好者,而专攻爨体书法的有县农具厂的华松等……可惜的是:这些人多偏于绘画,而专攻书法的华松也由于后来职位变动、外迁,其铁笔、沙盘也就随之人走茶凉,不再听说后话了!接下来的第二波书法潮动,是以李自华、康林、陈子平、王荣兴、资长寿、梁石柱等等的书法造旨人的兴起……这些人当中,各有千秋,并除书法外,多有摄影、绘画的伴随爱好,并都取得了一定的不小业绩。但,其书法除各显个性外,爨体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受曲靖小爨体书法的影响,并带有其“大鹏展翅,两臂上扬”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失掉了大爨体“尾笔重顿上研成刀,不对衬平衡”的特点。      第三阶段,是以康林走入陆良文化领导的岗位时起。这一阶段,书法由于社会名气的影响,陆良逐渐开始脱离起先的“绘画为主”格局而单独发展起来,并由康林为首多次展开书法研习……并最终形成了“曲靖小爨陈正义,陆良大爨周康林”的两首各表爨体书法形势而流行至今!      纵观陆良大爨书法的过程和现象构成,总体来说:发展是强劲的,成果也多多成硕。但不足之处也仍然显而易见:其字体形似,但缺神似。以“书法既为人法”的文化生理·心理构成存在看,除几个造旨者外,大多跟学者都停留在“只重书(临摹),不理法”的水平上!现如果后学者不能跳出这个圈,在其“心法”的“不规则平衡”上多下功夫,其术也就徒焉了呢。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11-3 14:18:06

喜欢但是写不来

zgx540612 发表于 2013-11-3 14:25:00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11-3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欢但是写不来

哪是一种爱好!不一定要会写的。{:5_205:}

爨音 发表于 2013-11-3 14:30:34

路过,看看,不评论。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11-3 14:33:02

zgx540612 发表于 2013-11-3 14: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哪是一种爱好!不一定要会写的。

呵呵,我们都是爱好,

zgx540612 发表于 2013-11-3 14:36:08

普通人平常心 发表于 2013-11-3 14: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路过,看看,不评论。

感谢路人。{:5_205:}

zgx540612 发表于 2013-11-3 14:36:42

天涯孤鸿 发表于 2013-11-3 14: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我们都是爱好,

爱好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好药呢!{:5_205:}

m乄嘘`安静★ 发表于 2013-11-3 15:17:17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遇女心惊 发表于 2013-11-3 15:44:49

大爨推广不力导致大家皆以为只是小爨是爨体

墨斗 发表于 2013-11-3 16:22:52

朱光华给是云师大校训书写者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陆良大爨书法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