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tuchong 发表于 2010-5-27 15:21:20

陆良朱家璧碑文

朱家璧是武装反蒋的边纵主要负责人,他病逝以后,根据遗嘱,把骨灰埋在龙海乡核桃村上面的山坡上,生前在龙海曾经留下6他的足迹,死后也永远和山区人民为伴,我们有责任留下这些珍贵记录,让后人瞻仰。

一艮 发表于 2010-5-27 15:36:07

补充4张照片,2009年拍的。







桑少 发表于 2010-5-27 15:44:28

在那点···········

馨月 发表于 2010-5-27 16:43:22

愿天堂的您安息吧~

馨月 发表于 2010-5-27 16:43:52

给后人做榜样了~~~~~~

小妮子 发表于 2010-5-27 17:12:08

在那 改天去看看

hutuchong 发表于 2010-5-27 17:23:38

下面2张是在核桃村中学拍摄的吧,那是他埋骨灰的另外一个地方。但是我所知道朱将军的骨灰被分别埋在3处呀。我选择的目标就是要碑文,整个碑的图像有2张,另外一张我拿了当书的封底。其实目的就一个,没有共产党,我那本书只有是白纸一张。没有朱将军领导的边纵,就没有我写的历史。向他致敬,算是我对老人家的朝拜,我书的封面和封底已经有资料了,总算快苦完了,等出版以后我会陆续在这个论坛连载的。

一艮 发表于 2010-5-27 18:07:25

回复 7# hutuchong


    楼上,你是个人出书吗?还是单位出书?
不论是以什么方式出书,建议你在内容上必须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我发的4张图片,特别是第一张(我有许多张,不便于在论坛上发他们的正面相片),朱将军的儿子从美国回来,有关领导陪同前来扫墓,我为他们拍照。另外,我这里关于朱将军的资料还是有一些的,况且我也是专职从事书籍编辑和历史研究工作的,一句话,出书前要慎之又慎。仅供参考,望见谅。

hutuchong 发表于 2010-5-27 18:28:18

回复 8# 人口木


    谢谢忠告,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真实的必须记录,道听途说的会被忽略。这是我写作的原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带任何党派观点,因为我就想留下真实的历史给后人看。这是我写作的准则。功过得失,50年以后让后人评说,我们没有任何权力评价任何人。

hutuchong 发表于 2010-5-27 18:38:07

我这一年写作使用的现代化设备包括扫描仪、计算机、数码相机和DV,在写作前用了半年时间搜集原来资料,调查了在人间的活证人,查阅了陆良、曲靖和省档案馆的历史材料,开车到当时发生事件的地点实际查访问,简单一件事情,找张兴国老人我就先后4次到昆明去。
当档案和见证人口述不一的时候,我就需要找第二个见证人,甚至第三个,每天就奔波在找人,查资料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陆良朱家璧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