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童体育之向上: 儿童要注重体育锻炼,教育儿童不在贫富贵贱,是要父母尽其教育的责任,注意儿童的言行动作,因他尚缺乏自觉意识。如有错处要切实指教,怎样是对的,怎样是不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等等,这样自然就被你导入正轨并向上发展,使其健康的因素不断的增强,对于儿童的将来,实有莫大的影响。 儿童稍长大则每天喜欢户外活动,舞蹈、嬉笑以及高声吵闹,奔跑等事情,父母要引导以相当的游戏。设备教育玩具,引起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身体得到自然的发育,具有活泼的精神,勇敢的气概,使其健康的生长,这是儿童体育的发展。 儿童体育的锻炼,不能过激烈,不能有危险。比如游泳,必须有大人陪伴,指导,或在游泳池有教练、救生员看护。在土地上或软地面奔跑、跳跃、玩球甚至是摔碰一下也无大碍,父母不必看得太紧,。俗话说:吊大的黄瓜,摔大的娃娃。摔碰一下只要不怎么伤就随他去玩,这样,孩子能得到自由快乐的玩耍,身体得到锻炼,心情也会舒畅。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一定是阳光的。 一位传统文化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单亲妈妈,一个很有智慧的母亲,送孩子去上小学,背上背了一个挺重的大书包。路上恰巧被单位同事看到,就指责这位妈妈说:你怎么舍得让孩子背那么大的书包,看把孩子压坏了。这位妈妈没有回答,只是笑笑把书包从孩子身上接过来,待那人走远又放到孩子身上。结果在后来的日子里,孩子的体能被锻炼得非常好,小腿粗壮有力。后来这孩子高中毕业后考起了公费留学,去了美国最好的大学读书。由于在国内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国外读书期间从没生过病。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演讲、跑步、打篮球等。再后来取得了博士学位,成了那个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最好的锻炼是使孩子的体能和心智都得到锻炼。西安有一对父子15天徒步到兰州,在网上一时成为热门话题。父亲是个生意人,供孩子读书经济上没问题,但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拿钱就能解决的。这位父亲和八岁的儿子计划好,从西安徒步到兰州,行程700公里。一路上自己带着帐篷,煮饭用具,风餐露宿,每日平均消耗13元钱,徒步15天,从西安走到了兰州,完成了父亲为儿子设立的第一个人生目标。他们一路上采取搭便车和帮助别人干一些短工来换取晚饭的方式尽量减少用度。儿子经过这次长途旅行,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变得坚强刻苦,勤快努力,珍惜钱物,懂得感恩。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
四、儿童犯过之规诫: 古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被现代很多人误解。在古代,很多有名望的大家庭家规家教都十分严格,有一套完整的家教规范和惩罚器具。孩子或家人犯了家法,按所犯轻重,有训斥、罚跪祖宗牌位、悔过、罚做事、责打等。而责打又分大、中、小三种板子,并不是乱打一气。包括师塾学堂里都有戒尺,学生犯了校规,严重的责打手心,打左手不打右手。并不是像现在有些父母和老师拳打脚踢的,那不是教育,那是发泄。在气头上,手脚没有轻重,那一巴掌下去,或把孩子打成脑残、聋子、内伤等不可恢复的恶果也是可能的。特别是打孩子的耳光,把孩子的自尊都打没了,这是切不可取的。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格开始形成,在大是大非面前,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家长要严加管束,不能放任自流。比如不尊重父母,不尊重老师,唬啕长辈,浪费粮食,偷拿别人东西等行为,家长决不能姑息,一定要立刻制止,作出处罚,让他知道这种错误以后不能再犯。 儿童顽皮,如击毁器具,玩弄火源等,要加以训斥,制止,使知警戒。更应注意的是,应禁止的事,不论何时必须禁止,又如儿童哭闹,呵斥也不听从,体罚更惹烦恼,惟有禁食以作警戒,见他真正悔改再宽恕。但正当责罚时,任何人千万不可庇护,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免增长儿童的娇惯心。 儿童稍长,举止常常有不规矩动作,或咆哮急噪,喧哗争论等等情况,若不就初犯时严加惩戒,长大更恐难管束,还有儿童习惯乱丢乱放,任意自由外出交友,接爱不良儿童为朋友,必于初犯时加以严禁。但父母训育孩子,首先,平时要做到以身作则,再指导他的将来,感化儿童,让他知道自己错了,诚心悔过,这是严慈兼施根本的规戒方法。 教育儿童不要当着众人而加以责斥,这样会损伤儿童的自尊心,丧失儿童的羞耻心,久之儿童就失去了廉耻之心,作坏事也不知可耻,受打骂也不知可耻,这不知耻的儿童,虽有良师也难教育,此失教之过不在儿童,而在父母,可见父母的责任重大。 现代家庭也应该制定家规,全家人一起制定,大家共同遵守。不管谁犯了家规,就按家规来处罚,不可例外。 一位家庭教育专家讲过他自己的故事:他和孩子共同制定了家规,按所犯家规的轻重程度:第一,罚站卫生间;第二,跪祖宗牌位;第三,搬砖头(他家院子墙角有一堆砖头,从东边搬到西边);第四,用戒尺打手心。 一次,这位老师自己犯了家规,他对儿子说,我是你父亲,我们在伦理层次上是有高低次第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犯了错,你来罚吧。儿子让他去站卫生间。大概站了三五分钟,儿子走过来对他说:爸爸,我原谅你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我的父母是一个讲信誉的人,如此,既保证了家长的信誉又能培养孩子宽恕别人的观念。
五、儿童入学之注意: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 儿童到了学龄,应速送入学校读书,切不可溺爱,误了求学的光阴。当儿童上学时期,父母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在学校很听老师的话,可谓是有命必从,对老师的吩咐注意和信仰,胜过父母的训示。所以,对于他们的应用应行付出的一切供给,父母一定要预备齐全周到,不要阻碍他们学习的兴趣。随时训示要知爱惜学习用品,精心保管要知物力维艰,来之不易,不要浪费与弃失。关于儿童书包的检点,每日应有一次,是否整齐、清洁,书籍文具等物的增多或减少,如见多物时一定问明此物来源,是同学给的,还是拾到的,或偷取的,因情形严加规戒。更是警惕示以好恶,则儿童必知自禁。 如一般家庭的父母,以为儿童入了学校,得受师长教育,对于上学放学的事情,学生成绩优劣等等,概不过问与察看,大多数的儿童入校后,所犯的毛病都因此而发生,回到家来,也要时时督促他们温习功课,最好规定时间,共同制定一个时间表,监督他遵守。学习时间以外,可以任意他们去游戏活动。但不准外出。所交同学是否良善,一定要帮助他掌握。再教他们学自制的能力。衣装要整齐清洁,教导行走的仪式,途中见人要有礼貌,道路交通的规矩要遵守等等。这时,儿童已粗知人情事物,更要教他处人处事要合群,孝敬长辈,尊敬师长,谦恭敬让懂礼貌,开言就坐,起立都要有安祥大方的气度,这些都是为人立身之理,必教儿童学习做到,人格定然完美。 儿童每因反感师长太严,有恐于功课而自弃的,或被不良儿童诱惑的,所以发现逃学情形。儿童名曰上学去了,去来准时,但实际未去学校。父母发现后,三番五次管束,亦未能改正的很多。究其原因,皆父母失教。这都是孩子初有坏习萌芽而家长未发现未管束。何不为之警醒矣。为父母者,要学孟母断机杼教子,让孟子知悔,发奋终成亚圣。 儿童因某一学科成绩不佳是不喜欢此科老师,家长要带孩子去拜访老师,带上点礼物。父母要带着孩子向老师鞠躬道歉,说:老师,不对起,由于我们不会教,拖了班级的后退,请老师原谅。这样孩子和老师心中的隔阂都会打开。若孩子不愿意鞠躬也不要强迫,家长自己做就行了,孩子看到,他心里会感受得到的。 还有,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或学校的坏话,短处,孩子失去了尊重心又怎么能从老师那里学得到东西呢?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