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 2009年3月,陆良县文普查工作队在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东北端发现文献记载的资氏土司衙府旧址。 资氏土司衙府旧址位于东经103°5′25″,北纬24°52′13.2″。现存旧址为一抬梁式土木结构三合院建筑,分别由正厅、两厢等建筑构成,占地434.95平方米。南厢房采用“减柱法”构造,西面山墙外观似一大型照壁。正厅、厢房屋檐挂枋雕刻精细,饰雷纹雀替。院落为青石板铺地,面积为120平方米。北面厢房正门为月宫门,保存完好,很有气势。旧址整体建筑布局严谨,古朴大方,规模庞大,现存木结构用才粗大,保存基本完好。从残存建筑特别是月宫门造型可窥视出昔日资氏土司衙府的气派和森严威仪。从建筑结构、装饰可初步推断该建筑始建年代当为清初。 据调查,资氏土司衙府旧址当地村民称“资官家,原陆凉州的县长们新上任和离任时都要到此处交换官印和文牒,原建筑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象此旧址规模的建筑共6个,为‘横三、竖三’布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至70年代初逐步拆毁至现今模样”。据《陆良州志·土司》、道光《陆良州志·土司》、民国《陆良县志稿、诸夷、土司传》、《新纂云南通志·土司志》等文献史料记载,陆良资氏土司管辖范围曾达今路南县西街口镇一带。 新村土司衙府旧址的发现对进一步研究明清时期陆凉州资氏土司的源流和土司制度的统治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是陆良县“三普”查重要发现之一。 砚山 明至清初,广西直隶州的壮族受师宗州土知州彝族珑氏和维摩州资氏统治,开化府内的纯粹笔受壮族土司控制。清代改土归流后,均受汉族流官统治。同府内之彝族,明清两朝均受广南土同知侬氏 富州土知州沈氏统治。纯粹笔与壮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一般而言,东部广南富宁一带彝族受壮族之影响较大,在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接受壮放的东西。如今天广南、麻栗坡等地的白倮使用铜鼓,每年最大的节日为农历四月初的跳弓节,传统的火把节已消失。在西部的文山县等地彝族较多的地方,壮族受彝族的影响稍大,据笔者调查文山县德厚乡一带的壮放支系土僚每年过火把节。在民间会说壮语的彝族和会说彝话的壮人也不少。
在一些壮族聚居区,壮族文化对彝族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如麻栗坡县的部分彝族村寨,受壮族文化的影响,也在寨中选一棵大树,在树下修建老人房,举行祭祀。从古至今,壮族均有开秧门的习俗。即在栽秧的第一天,家家做五彩米饭,杀鸡做菜祭祖。一户栽秧,亲友及邻居前来帮忙,团结互助不计报酬,主人以一日三餐酒肉盛情款待。麻栗坡的部分彝族除有习俗外,还规定,将最早到本村寨定居的人家奉为"老人房"。老人房这家开了秧门,别人家才能栽秧,至今如此。彝族和壮族均有祭安树的习俗。届时,彝族、壮族均不许外村寨人进,们要忌工3天,要杀鸡宰牛、蒸花米饭献神。受壮族的影响,1949年以前,少部分彝族也有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习俗。
回族 最早进入壮族地区的回族当在元代。明清时期回族因从军、贸易、为官等到壮族地区。回族主要从事远途运输、商业贸易、蔬菜种植等行业,为壮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做出极大贡献。
在历史上,到壮族地区营生的回族有少量融合于壮族之中。如文山县平坝乡上条路村之马姓,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的碑文说:"吾始祖来自南京应天府人,官住滇南留籍不县以甸村,后移阿迷(今开远市)之乌甸村以庄住。""吾始祖贸易开化,娶柏氏祖母,遂落籍条路,祖之俊存曰回教,道理不敢废驰,清真禁止不敢违犯。祖殁之后,又无教师讲指教经,无故后辈子孙改教,马祖传至今八世矣。而今忙忙稠密,孙子繁衍,不能回籍归宗,返本还原。"上条路村之马姓今为壮族布侬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