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卫.沧浪 于 2015-1-12 15:42 编辑
编者按:陆良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目前农村教育面临新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欢迎大家探讨。
教育与乡村关系的三大问题
作者:程平源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716 最近这几年,尤其是撤点并校以后农村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学生上学远问题,寄宿制学校问题,大班问题,校车安全问题,辍学问题,农村师资匮乏问题,等等。
技术和行政层面是容易操作的,但是教育的进步不是简单的行政措施就可以解决的。解决今天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在哪里?根据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中国农村教育存在三大问题。
教育收费化疏远农民
2013年高考之后,据报导有100万学生弃考,这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考生。同时报导称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对今天的中国教育而言,高考已经不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大学毕业有可能就失业。同时对每个家庭来说,教育投入又极其昂贵。教育产业化使得教育变成了商品,成为资本再生产的场所。但是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来说,教育目前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与其投资失败不如不投资,这就是目前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
前些年我们在农村调研的时候,有些农村妇女会感叹为什么打工挣的钱越来越多,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紧。一个孩子的妈妈说:“我和孩子爸爸每年在外打工有几万块钱收入,一个孩子在上大学,一个孩子在读中学,一交学费钱就剩不了多少了。我们上学的时候一个学期只有几百块钱学费,现在是一年几千块、上万块地交。所以我们还是很穷。”
一方面是昂贵的教育投资,另一方面是越来越低的收益率,两方面导致现在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普遍降低。教育既然不能改变命运,还不如早早地出去打工,现在很多地区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即打工”的现象非常突出。打工挣钱直接体验城市生活对农村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
目前农村青年在外打工,挣钱回来盖房子,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崇文重教的传统正在消失。乡村教师、乡村文化人、手艺人不再被人尊崇,那些在外面做生意发了财的村民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当教育成为一种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就会考虑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计算回报。这时牺牲的是教育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表面看起来,教育市场很繁荣,但它却是以摧毁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价值为代价的。
城市化教育远离农村
看一看当下农村教育报道的标题,我们就知道今天农村教育的现状了:设施完善无师生,农村学校多空壳;城里教室挤爆棚;教育“小移民”猛增,城市学校不堪重负;大城市流动儿童上学难。
前一段时间笔者去安徽徽州地区调研,在一个人口有3000人的村子里发现村小已经关闭,撤点并校以后村中的留守儿童在邻村小学上学。就是这样一个年级也只有不到十个学生,并且只有四个年级: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一个班上课,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一个班上课。两个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轮流上课,一个年级上课时同班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作业,其他课程都是用教学点的网络来统一授课。我们参观的时候感觉校园宽敞、整洁,新建的教学楼里教室亮堂,有电脑室、绘画室、图书馆等。
我们了解到村里的孩子有的随打工父母进城读书了,有的去县城读书了。人们谈到那些留在村小读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是怀着同情和不屑的态度,在村民看来,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会留在农村。
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对农民子弟的教育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城市教育的门槛过高,大多数流动儿童难以享受城市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大多逃离乡村,进入城镇接受教育;城市化趋势逐渐掏空乡村的人才、文化自信、经济基础、一切与传统相关的社会生活和价值,村庄的组织资源、公共空间不断萎缩凋敝。
昔日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的文教中心,现在逐渐边缘化,随着大量学生逃离农村,形成进城上学热,乡村教育开始失去乡村文化高地的地位,割断了农村的文脉。
教育应试化遗忘农业
在农村调研期间,我们发现陈旧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依然沿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方式教学,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学生基本也是用“听、写、读、背、考”的五段式方式学习,授课枯燥无味,学生觉得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这样的教育磨灭了学生多样化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应试教育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让学生读无用的书考无用的试,暴露了它不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这也是学生厌学弃学的一个原因。
1926年陶行知发表了《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的演讲,尖锐地抨击了当时的乡村教育。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叫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
今天的应试教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它的意义在哪里?如果它不再能为底层民众提供社会上升渠道,同时又割裂学生与日常生活、与自然的一切联系,只是消磨一个初生牛犊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耗尽他们的青春,通过应试教育贬低和淘汰一个活生生的人,然后把一个没有创造性没有活力的人推向社会,这样的教育意义何在。
调研中村里的老人说,过去每到农忙,学校都会放一周左右的农忙假,让学生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现在农村学校跟城里学校一样,追求的是成绩,是上重点中学,至于童年的快乐,乡土记忆,都不在意了,有些农村的孩子连田里种的东西也不能完全分清楚。
现在的农村教育将学生禁锢在教室,脱离了大自然,脱离了农村生活。实际上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农村生活、参与实际劳动,在观察和动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是一种重要的体验,也是以后生活和学习的基础。
建设乡村才能发展乡村教育
如果我们知道今天中国的农村教育问题是结构性的,是城市主义发展观导致的,教育资本化在其中推波助澜,教育应试化将问题彻底暴露出来,我们就需要深思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是立国之本,本立而道生。考虑民族前途、谋一国之发展的人总是先考虑教育改革,所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是以教育为中心展开的。当时以晏阳初、陶行知为主的乡村教育家,主张办“适合乡村生活实际的活教育”来建设乡村社会。陶行知反对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提倡“活教育”:“使得个人的生活更加泽润、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疾病,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乡村建设的社会改造运动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文化来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卫生、身体素质,并推进文化教育和经济。相比于今天牺牲社会道德、文化教育、卫生环境等发展经济的思路,他们的社会改革和教育的思想比我们成功得多,因此他们的思路和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晏阳初、陶行知们深知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教育问题,所以当时的乡村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时代潮流。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和教育问题,为明天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谋求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