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9|回复: 11

[历史] 洋发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2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5-3-4 09:54 编辑

    洋发烛,是陆良方言中“火柴”的俗称。“火柴”,在云南的其他地方均叫“洋火”。
    在早期的中国,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下,经济萧条,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买来,在此条件下,只要是外国货,就标 以“洋”字,如:“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铁骡子)”,看“投影”叫看“西洋镜”等等。火柴是最早从外国输入中国的。英帝国主义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广州设立了怡和洋行
,在大量向我国倾销鸦片的同时,火柴及其他商品也就成为经济掠夺的另一种手段。
    清人孙玉璋《异闻琐录》载:“道光间,英所贡杂物,多瑶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今各大商埠均有市者,唯索值奇昂,非豪商显宦无力求之耳。”这里的“自来火”者就是指火柴。
    而“洋火”真正进入陆良“寻常百姓家”则是在上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陆良人赶马到昆明、宜良、开远及蒙自驮运货物再转运至贵阳、重庆、广西、百色时随之而入的。
    “滇越”铁路,其北段亦称“昆河”铁路,是自云南省昆明至中越边境河口的铁路,全长469公里,是中国连接越南的铁路干线,现仍为米轨轨距。铁路由法国政府在1903年10月始建,1910年1月正式通车。线路自昆明北站向东引出,过水晶波站折向正南,经宜良、开远、蚂蝗堡到中越边界重镇河口镇。滇越铁路的通车不仅沟通了滇中各地的交流,而且使云南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云南人在惊恐不安中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也使外地人逐渐认识了云南。那时,滇越铁路蒙自转运站负责人为陆良人,陆良马帮通过其获得更多便利。
    滇越铁路通达昆明后,似乎一夜之间,许多蓝眼睛、高鼻子的法兰西人,蜂拥而至,外国机构也林立于蒙自、昆明街头。
    法国人首先在金碧路旁的祥云街设立了东方汇理银行办事处,随后又在金碧路上开设了沙发里、徐壁雅、沙里耶宝多、普里安兴、莫仁的、帮沙为利等多家洋行,开办了商务酒店,甘美医院和法国大药房;希腊人开了哥胪士、芬利玛、玛地亚多等多家洋行,在昆明做起了生意;日本人也不甘落后,硬挤进来,开了个保田洋行;英国人则开办了颐中烟草公司和惠滇医院,他们的基督教也不失时机地建起锡安圣堂,不时传出“赞美诗”的音乐,金碧路上常常走来服装怪异的“洋娘娘”,这是当年昆明人对基督教堂修女们的称呼。
    它带来的交通之便,促进了中外人才在云南来来往往的大交流。
    当年,作为云南人的大科学家熊庆来,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董泽,中国机制卷烟创始人的庾恩锡,先后担任过云南航空学校校长、抗战中抢修滇缅公路总指挥的段纬,著名的企业家、金融家缪云台,人民音乐家聂耳等人,就是通过滇越铁路从海防转往上海等地后出国留学的。
    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马来西亚归国青年叶剑英,韩国开国总理兼国防部部长李范奭等著名的中外军事家和国家领导人,也是从海防沿滇越铁路来到昆明,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的。
    滇越铁路确实给云南带来了很多空前的新变化和大发展:电厂发电了,水厂送水了,美国的“大木厢福特汽车”、法国的“雷诺”
轿车等,也随着滇越铁路运进了云南,陆良也随之得到开发和发展,1945年前修通了公路和机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声望 +10 米线 +10 收起 理由
阳光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2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5-3-4 15:00 编辑

     这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显得很自然。在当时金碧路两旁的商店里,在当时的昆明、陆良街头,充斥的是洋纱、洋布、洋火(火柴)、洋毛毡、洋油(煤油,俗称“水和油”)、洋碱(肥皂)、洋纸、洋酒、洋烟、洋皮鞋、洋袜子、洋药(西药)、洋桶(铁皮桶)、洋挖挖(十字镐),就连小女孩抱的玩具也是洋娃娃…… 应有尽有,无一不备。
    在“洋火”进入陆良以前,人们是用 “火镰”或“火草”、“火绒”来引火的。“发烛”就是因之而来的。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草”或“火绒”,当火星落在草或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
    其实“发烛”并不是火柴,即使是原始形态的。
    文说“发烛”的出处之一是元代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书中提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碎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细思可知,这里的“发烛”,其实就是北方那种“黄霉纸卷儿”。只不过前者功能单纯,只有引火的一种用途,后者有引火与存火两种功能。
    明代杭州削松木为片,尖端涂上硫磺,名曰“发烛”,无论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今天的火柴。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业,岂即杭人所制欤?”。《资治通鉴》中查得“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者,至以卖烛为业。”陶学士清异录云:“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劈杉染硫黄,遇火即焰,呼为引光奴,今遂有货者,其名颇新。”
    这些话,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一是引火物的材料用松木或杉木片,其薄如纸,再劈成签条;同时将硫磺熔化后,蘸一点在签条的尖端。二是用它在炭火上一接触,立即发出带光的明火,可以点燃灯烛照明。三是这种引火物的发现时间,有文字记载的是北周武帝建德六年,也就是公元577年,而且由宫廷中的贫穷后妃带头制作,成了一种“产业”。至于发明的时间恐怕还要早一些吧。
    北周建德六年即公元五七七年,可知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发烛。明冯梦龙所编《古今小说》里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有“忘带个取灯儿去了”一语,此书校注者说取灯就是发烛,可知至今民间犹称火柴为取灯的由来。清初高士奇在《天禄识余》一书中说:“余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鎔硫黄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淬儿,用于发火。”据高氏的说法,这种发烛和现代火柴的功能相近,只是发烛形作小木片,后者为小木条,其涂硫黄“分许”,也和火柴头上点醮的易燃物体差不多,很近乎现代火柴。
    陆良人多为明初随沐英征滇而屯居陆良的江淮之地的移民,其中安徽、浙江居多,其方言中保留了苏杭之地吴方言中“发烛”的遗音,引进“洋火”后,就结合地域特点,取了一个土洋结合的名字——“洋发烛”。
    当外国火柴进入中国市场后,文献上称其为自来火或洋火,后来通称为火柴,然则陆良俗谓仍呼“发烛”。通过对以上“发烛”之名的考辩,可知其文化
内涵和生活底蕴之丰厚。如果“发烛”和现代火柴是不相类之物,民间也不会沿用旧称,而其性能也与火柴相近,把它视为现代火柴的前身并非牵强附会之见,只是没有把磷这种元素引用到“发烛”上,否则,我国早就有了火柴这类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0: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方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为是 洋划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21: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认得点来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5 15: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陆良论坛散逛了,今天一来,就读到该文,地方土语都能挖掘出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是耳目一新!也被楼主的功底所震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0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13: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绝迹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1-22 08:50 , Processed in 0.08390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