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77|回复: 27

[散文] 那年,家乡根治南盘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4 1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5-8-14 15:21 编辑

    那年,是1977年的年末,我十岁多,在家乡村里那间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上小学四年级。二姐订婚了,二姐夫家在六棵树。陪母亲、姐姐去六棵树相亲。
    恰巧有几人这天到姐夫家及村里,拿着本子、粉笔,每家每户走,每间屋每间房子看,然后在每家空闲屋门框横梁上,写上某大队某队某组几人的字样。我和小伙伴们跟着这家串到那家瞧希奇,不知这是要做啥。吃晚饭时听大人说:要从这里新开挖一条河,不几天就要来民工挑河了,这是号房子给民工住。
    南盘江从陆良坝子东北端的响水坝逶迤着在大坝子漫漶流淌,在县境坝区蜿蜒40余公里后,又进入西桥以下峡谷地段奔腾20余公里出境,流入宜良县。南盘江及坝区的沼泽洼地,均是古盆湖的遗迹,清代以前部分江道与湖泽相连为一片水域,面积约10万余亩,是繁多的候鸟水禽,鱼类栖息繁、殖的场所。后来随着自然的演变和人工的作用,日益形成固定的河道。可河底增高,境内常洪涝成灾。我家乡洗马湾就是老盘江一个最大的河湾,常常出现洪灾。仅在1974年至1976年的三年间,陆良就遭受了两次大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特别是1974年的麦凹倒圩,整个旧州海子直至县城东门,都是一派汪洋泽国,田地农舍被淹,村民搬迁。为保我们兄弟年幼的生命,父母绕道河西堡送我们到大堡子的大姐家保命。看着漫漶的洪灾,心中充满无限的凄凉。本着彻底根治的原则,在深思熟虑、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县委、政府毅然做出“丢开老盘江,重开新河”的决定,新开凿一条新河,姐夫家门不远的地方就是新河道的河址。
    我家的村落,与姐夫家相距不到五里。不几天,父亲、二姐就被点名安排到了挑河的队伍中,说我们生产队的工程段在小村里(临近姐夫家的另一个村),父亲、姐姐也就被分别安置住在了农户家的楼板上。用草席一铺,垫上带去的铺盖,晚上就留置了这些劳累的挑河民工。而吃的,就在农户的院内,支两口大锅,一口蒸大甄子饭,一口煮大锅白菜。
    1977年11月29日,县委、政府在舟东村龙井寺召开了“根治南盘江万人誓师大会”,安排了部分小学生到场,我也戴着红领巾去了。一条二十余公里的新河道规划线均排线划好任务区,按公社、大队、生产队、组分解落实任务;板桥公社和芳华公社的在响水坝至旧州段;而三岔河公社的在旧州至大圩段的岳岗区和茶花海的湖沼区;其余的为环城公社、马街公社及县直机关队的;而三岔河段的最为艰辛,有最大的丘岗和最深的湖沼。且一字排开,绵延二十多公里,甚是壮观。而到龙井寺去开誓师大会的只是各公社、各大队、各生产的代表,却也称得上万人誓师大会。当我们走下会场到那工地去看时,那才知道了什么叫会战,什么叫人多。只见那巍巍松山下,老州卫公路(原旧州至卫城的官道)两侧,红旗招展,喊声震天,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里,在播放着雄壮有力的革命歌曲,和某某公社、某某大队第几生产队队长作誓辞发言,某某大队某某生产队大干苦干超额完成任务的表扬稿。那新建的工棚,一排排,一片片,更多了。推土机、拖拉机隆隆地翻推着表土,推手推车的民工,人山人海,你来我往,个个紧跟,挥汗如雨,远看全是黑压压一片。后来知道,那集中大会战时,全县集中了六万余人奋战在挑河工地上,而当时的陆良县,才仅有42万口人,出动全县七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会战。
    腊月将至,县里开挖新河土方工程量的指标定额下达至各乡,且要求在来年雨季前完成。由于工程量和工期短,得搞大会战,大队下了死命令:凡男性劳动力无特殊原因统统上工地!读书的男孩子也得利用周末和假期上工地去劳动。村子里的男人个个“摩拳擦掌”迎接“大战”!说白了,他们的劳动热情中有动员会上说的“改造家乡旧河山”(洪水淹怕了)的斗志激情,也有来自对“农业学大寨”意义上的认识,但决定的因素还是一日两餐的免费。至于吃什么,完全不在乎:只要管饭饱,剩余的,大不了吃萝卜,总比在家强!
    一家如有(指的父子间)三个劳力去挑河,三人一天可吃六市斤米饭(以当时的粮票为依据折算),又享受着与村里一样的工分收入,何乐不为呢?关键是可以放开肚皮尽管吃,只要不撑出病,没人评论你有失斯文的吃相,因为都彼此彼此。一斤米当时可卖三毛五分,六斤米要二元多,父子三人全是强劳力〔十分工的话〕一天也挣不到一元钱。六斤米变成饭要多少柴草,整个挑河工期算下来,要省去多少米、多少草?你想想,几乎百分之百的村户人家都超支,免费的奶酪是何等吸引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5-12-18 10:45 编辑

    假期里邻居家贵劝我一同前往,家贵长我两岁,说只挑着一副粪箕,一路上也好作个伴,并保证来去不要我肩挑手提,农具用他哥哥的,被子嘛,也不用带,反正你父亲在,俩人挤一个被窝。
    带上鞋袜,背上书包,说走就走。到了工地,饿狼扑羊,把个肚皮撑足了十二分饱。
    一眼望不到边的新河已初见规模,河床的两边己踏出了无数被泥土抬升的小道;工地上除了弯腰挖土的便是挺胸挑担的,没有闲人,没有鼓舞斗志的高音喇叭,也不见红旗招展。除了手挖的、肩挑的,也有几人合推着一辆运土的手推车。
    来了就干,挑起粪箕,向上走去。一担,一担又一担,粪箕里不过六七块土,一二十斤左右,不停的往返,不停的上上下下,挤成十二分饱的肚皮顿觉缩减了四五分……半天下来只感到肩头隐隐作痛,两条腿也酸溜溜的。家贵告诉我:“爬上坡需很多气力,下坡时速度放慢,可省一些体力,不过这是磨洋工的法子。你真坚持不了,下趟给你少装些土。”别小看了那六七块土,那可是不知被压实了多少多少年的实实在在的斤两。
    挖土也不是轻松的活,虽说省了重担压肩来回奔走,一旦抓起了锹铲,那个腰几乎没有直的时候。尽管有免费的伙食,但不会让你没完没了的享用,况且,竣工验收的日期是定死的,是一条硬框框,谁也不能拖后腿,在政治挂帅,斗争为纲的年代也没人敢拖后腿。
    每天拂晓起床,黄昏方可收工,除了吃饭那功夫只有行“方便”时轻松一刻了。一天十小时左右的强度劳动,没有多少变化的劳动姿势使得肩膀磨肿了,担子也越来越重了;手上的茧与泡轮番“执政”,锹越来越不听使唤……
    体力透支算不了什么,难以适应的到是伙食问题,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原因。从第一顿饭起,就是吃的战备大米与大白菜,那米泛黄,嚼着枯燥乏味;而蔬菜供应则捉襟见肘。成千上万的开河工挤在那几个宿营点,哪有那么多蔬菜供应?在粮食计划无法满足的年代,种粮、种菜,孰轻孰重?不言而明。我们住的村子就是种水萝卜和蔬菜的,刚开始几天据说萝卜、白菜可以到村民地里去拔,同时,佐饭的间或有豆腐以及少量的猪肉,唉,现在连水萝卜也是紧销货。我们每天吃的大蒜,据伙头军开明大爷说,还是天不亮就上龙井寺“抢”来的呢!
    吃大蒜,三十几个大小爷们睡一个屋子,大冬天门一关共享一个尿桶,碰上下雨天不出工,更是苦不堪言。你说每个人的“化学反应”集中在一起,那强烈的刺鼻元素,好似烈酒、硫磺与浓氨水搅拌在一起,不把你熏死也会把你熏的昏昏沉沉。
    ……
    河越挖越深,河堤被土垒砌得越来越高,向着最后的目标循序渐进,没人偷懒。但体力的透支越来越大,到后来进度就越来越慢。于是会动脑筋的人就想出个办法,在高高的河堤上将手扶拖拉机的机头固定使两轮悬空,拆去两轮胶胎,以轮为轴,将钢索旋在轴上,另一端牵在手推车上,利用绞轮原理将装满了土的手推车从河心绞挣而上,这样只需一人驾驭手扶拖拉机,一人撑控手推车,且两轮就可以牵引两辆手推车,巨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节省了劳动力。这一经验得到了县委政府的认可并全力地推广,最后给整个工地每个标段上的生产队都配备了两台手扶拖拉机。河修好了,手扶拖机也变成了生队队机械化的一个标志。
    1978年5月,历时仅半年时间,新河开挖主体工程基本结束,至9月中旬,配套工程基本完工。9月22日,“新盘江通水剪彩仪式”和“根治南盘江庆功大会”同时举行。《陆良县水利志》载:“全县一万多群众参加了大会,目睹通水,人们欢呼雀跃,笑逐颜开。”
    长大后,查阅资料,也才知,用这条长25.3公里、口宽70米、底宽45米、平均深度6米的人工河道,代替原来在坝子里曲折迂回近40公里的自然河道,这其中要凿开一座长5里多的岗峦,开凿深度平均12米、最深处14米多;需要穿过十几片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的沼泽湿地。这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一个小县来说,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就是在当年经济落后、生活艰苦、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陆良人民硬是凭着艰苦朴素的顽强毅力,靠着共产党的号召,靠那四、五万民工的团结协作意志和
他们如雨的滴滴汗水,一肩一肩、一挑一挑、一小车一小车用肉体推筑起这条看似凿不成的大河。当时的业绩就令世人咋舌,被誉为陆良的人工运河
    这工程至今为止,仍是全县、全市乃至全云南省有史以来最罕见的的人力工程!也是全国少见的人力工程!
    再看资料,也才知,为建这项大工程,那些日子里,平均每天有4万5千多人奋战在50余里长的工地上,人员最多时达到6万。常在工地的4.5万民工中,有夫妻1261对,有60岁以上的老人700多人,有15岁以下少年6345人。至工程结束,共投工1165万个,相当于全县每个农村劳动力,为此苦战奋战了80天;共开挖土方(含回填)906万立方,支砌石方43.5万立方,主体工程结束后,又在河道上兴建节制闸3座、交通桥12座、农用桥11座、渡槽5座、抽水排灌站68个。新盘江的这些闸、桥、涵,造型各异,有的似巨人之口,吐纳江水,有的如卧波长虹,连接西东,有的拱吊平桥,车来人往。运河东堤顶宽10米,西堤顶宽7米,河岸面护石4米多高。余部及两背植于翠柏,林高数米,形成了25公里的绿色长廊,江水清澈,波光粼粼,如银河,似素带,翠边相夹,飘绕于陆良平原,实为境内一大壮景。昔日被称为“滇左巨津”的汪洋泽国和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描述的“陆良陆良,平坝无水最荒凉,忽然一夜盘江水,旱地成河田成江”的情景,变成旱涝保收的万亩良田,成为鱼米之乡。被誉为“滇东明珠,高原粮仓”。
    一道河流就此出现在了高原平坝,一段水道就此被嵌入了珠江5000里的壮丽行程,一个变水患为水利的美丽新陆良就此出现在世人眼前。
  为了区别于自然蜿蜒于陆良坝子腹地的南盘江故道,人们将50余里人工河道命名新盘江。这一新一旧、一东一西两段盘江河道,像是一对孪生姐弟,共同见证了陆良人民的昨天和今天,庇护着人民的安康,记载着陆良人民改造世界、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精神,成为这方民众强健躯体内永远搏动的血脉和永生遗传繁衍的精神基因。
    近年来,每当回到家乡,站立在新盘江那高高矗立的河堤上,放眼望去,微风起碧浪,那被这雄伟大河蓄起的湛蓝清澈、令人心醉的盘江水,令我心潮起伏激扬,思绪也随之飘流回荡,眼前又闪现当年那四五万多民工推着装满土的小车奋力向前的身影,和那脊背上滚落的汗珠……
    每当这时,我也会想起,这些年,随着时代、时事的变迁,我们提出、喊出过或这样或那样的“陆良精神”、奋斗口号,而我想,当年,根治南盘江这一全市最大乃至全省最大水利工程时,这里朴实勤劳的乡亲,那舍家远来的民工,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那两手老茧、一身汗水的苦干实干劲头,才是我们陆良人的真实面貌,和我们真正的陆良精神!
                                                                                                                                                                                2004年12月9日

点评

最后的这几句太真实,太有力了!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这种精神。楼主可能比我大不了几岁吧!我们是同龄人,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我家摆羊村,与洗马湾隔老盘江相望,我家的后墙就要接到新盘江。想当年, 太平大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6 21:3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所有参与新盘江建设的长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5: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河 确实是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不过 这个 以前的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7: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精神可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这个多雨的年头更显它的价值与作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4 2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长的文章,我没有看完,每当说起当年的故事,我只觉得当时的政府像个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动员能力都很足,现在的政府是一点权威都没有,开个群众会都有点难。当年的群众也有奉献精神,我小时候,村长还能喊村民修路,修沟,现在的村民只有权力没有义务,不侵占公共资源算好人了。

点评

确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6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5 0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伯虎点蚊香 于 2015-8-15 14:12 编辑

那是的团结精神值得佩服,也非常感谢当时领导的决策和魄力,如果南盘江没有修直,陆良后期还不知有多少次被淹。
借用问鼎的一张图,应该是当时的修南盘江的场景

点评

这是清理中涎泽的图,不是开挖南盘江的图片。就在王老村的东边位置。这段工程好像是史家坟那片的人的工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7 20:27
这应该是中涎泽清淤的图,不是开挖南盘江的图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8-15 19: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9: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伯虎点蚊香 发表于 2015-8-15 08:19
那是的团结精神值得佩服,也非常感谢当时领导的决策和魄力,如果南盘江没有修直,陆良后期还不知有多少次被 ...

这应该是中涎泽清淤的图,不是开挖南盘江的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2-23 03:24 , Processed in 0.08110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