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80|回复: 4

[散文] 农药守卫的田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2 15: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8-2-24 11:28 编辑

       清晨的龙海山是清新的,山野、村寨、田野是静谧的,松林里散发着青松及野菌的清香,偶尔有山雀在密叶间啼啭出动听的歌声。
    走入这山道,山凹里正浓绿着,烟苗、玉米苗、绿树及野花,正苍翠着这漫山遍野。而田间地埂,向日葵花开得繁盛,金黄色的花瓣在浓绿的底色上燃着耀眼的火焰……我痴痴地望着那松树林里那些夹杂着的黄花,那夺目的金色远远近近地灿烂着、芬芳着,一片片地将生机从沉稳的绿中流溢开来。不知不觉,满眼的烟苗,叶片正舒展开来,繁盛地浓绿着;豆苗长得茂盛了,玉米高高地摇摆着玉带般油绿的叶子,连路边的喇叭花也开出了第一层花,粉紫色,颌首,微垂着小喇叭。
    走到一处田园,见一老农,正在给烟叶喷农药。他缓缓地撕开一个小塑料袋,很多粉末便迅速溶解在喷雾器的桶里,一种刺鼻的气息如蛇般游动着。他熟练地摆动着喷杆,伞状的雾气便笼罩住烟苗。
    而地头上残存着用光了的农药瓶子,苹果园边挂着有毒的牌子。青苹果特有的甜香被呛人的怪味所取代。几只白腹白翅的喜鹊在林间跳跃,真担心它们是如何适应这些,而不被毒伤的呢?
    突然记起人有种特性叫“适应”,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适应,目见之不以为怪,鼻闻之不以为异,彼此和睦相处,倒是适应得让人恐怖与绝望。
    一道而来的人说:农药有残余,影响人的健康,不喷最好!
    能不喷洒农药行吗?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农人的艰辛,我不得不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现在年轻的农民都进城打工了,在家耕耘的都是老弱病残。夏天了,庄稼猛长,有的分蘖开花,但虫子却肆虐了!它们全部趴在花上吃,肉眼看得非常清楚。不到一天,就全部让你的庄稼报销,颗粒无收。这时候必须喷洒农药。你以为农民喜欢喷洒农药吗?一是农药要花钱,二是喷洒农药很危险,必须戴上口罩,用喷雾器打,每年乡间都有喷洒农药死人的报道,而且喷洒农药要上午喷。现实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们只有让农药守卫着田园。
    绿色的田野一时间再也离不开农药了。虫的抗药性在增加,农药的剂量与毒性也在增加。每一种田间植物从种子萌芽的那一起就被农药保护着,漫长的生长期里更是要农药来守卫,与农药长相厮守。
    常见城里的报道说喷洒农药破坏了生态环境,一些益虫药死了,一些害虫的天敌也被药死或变成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比如青蛙。益虫死了,害虫也多了,恶性循环。有时我真的想骂娘,你懂个锤子,麦苗和韭菜你都分不清,还好意思说害虫、益虫!分不清本不是你的错,你乱放屁就是你的错!青蛙是可以吃害虫,但是青蛙都能全部将害虫吃完吗?但是吃青蛙的那又是谁?是你们城里人吧?我发誓,我在农村生活16年,间接在农村又生活了10年,我父亲弄过一次青蛙吃,还是听说青蛙能治好我的疳病,我再也没见任何农民吃青蛙。镇上有人卖,当然是想赚钱的小伙子们捕的,还是卖到城里去了。别说妓女腌脏,没有嫖客,哪来的妓女?
    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农业文化和经营体制。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基本是:“你考不上大学,就像我们一样,背太阳过坡!”好一句“背太阳过坡!”真的,农村里除了冬天农闲时,因为冬天什么都不能种。平时睡懒觉真是闻所未闻的。我的父母及其他乡亲,都是早上天蒙蒙亮,太阳刚出来,就出去上山干一早上的活,再回家吃早饭。所以大家明白这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怎么来的了吧。然后劳作到太阳落山,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就着手电筒的光。因为离家远的地得早点弄完,要不然还要跑第二遍,所以那时在家里守候着锅灶,到了天黑父母仍还没有回家,我就得打着电筒,让狗儿陪着我去接他们。有时候一家人都忙到天黑,狗儿还是会去接我们的。所以我也是坚决反对吃狗肉的,真的,它太让人感动了。你想,在月黑风高的晚上,你一个人在走夜路,你家里的狗狗却来迎接你了,你会不感动吗?
    中国以前是农耕社会,政府对社会人群的重视程度由高到低是“仕农工兵商”而不是现在的“仕商兵工农”。而且以前的确除了当官的,就是只有重视农业了,很简单,工业不发达,外贸少,大家要吃饭。现在大家也要吃饭,以前民国时,中国有四万万人,就是四亿人开饭,现在呢,中国14亿人开饭。所以有些人为什么不明白以前没有农药与化肥,对照过去,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农药与化肥?目的一清二楚。那各位看官,以前人吃什么,现在人吃什么,你也回到解放前,天天吃粗粮试试看,你们凭什么无端漫骂农民?骂农民不种地,骂他们用农药与化肥……欺负农民不会写字,不会上网啊?是,他们不会,但是农N代会!
    有人说,可以利用生态农业模式来耕种啊?对呀,生态农业,新生事物,听起来够新潮的。但尚且在验证过程中。还是去看看这种科学的验证如何?记得在央视10套看过人大农学院女博士石嫣和她的小毛驴农场。里面讲到的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无公害的利用非化学的农家肥,不使用农药的真正生态农业。里面使用一些农家肥,绿肥堆肥等改良土壤的方法,土壤的板结程度会改良,大量的蚯蚓出现。采用非化学的土方灭杀害虫。这种模式使用两到三年就可以改良土壤,但其间虫害的蔓生确实还会造成绝收。这是自然修复的代价。里面的方法完全是我国传统农业智慧的重新发扬。坚持这种做法需要鼓励,因为人力成本很大,其效益甚微。里面讲到的成都郊区十几户农民与成都市区居民对接,定向供应这种健康的蔬菜,以其扩大推广这种模式,表面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推广起来何其艰难,到现在为止,我仍不见在全国普遍推广。50、60年代中国传统农业一下子被现代工业创造的化肥农药冲击,产量是提升了,但化学农药残留和土壤板结等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全人类面临的新课题。在1909年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出版的《四千年农夫》中,阐述的美国工业化时代的农业问题与现代中国的何其类似。
    还是来百度一下这本《四千年农夫》吧:
    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富兰克林·H·金教授,远涉重洋携妻子游历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三个东亚国家古老的农耕体系。两位年过花甲的美国老人怀着急切的心情与东亚的三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农民深度交流。这本书正是对他们游历的完整记录和反思。本书记录和研究了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东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学习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及他们的经验,人们将获益匪浅。
    几世纪之前,东亚三国的农业已经能够支持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并且可持续发展至今,并且这个势头还将保持下去。美国人十分推崇远东地区人们的原生态农耕方式,认为推广中国、朝鲜和日本可持续农业经验对全人类都是有帮助的。东亚民族主要依靠小块土地和少量产品来维生,却养活了密集的人口。在远东地区,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东西则被用来做燃料。各种有机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类的或动物的粪便都被细致地保存下来,在使用之前再将它们粉碎并烘干作为肥料。在这里,看不见一块闲置的土地,见不到一点被浪费的资源。在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纷纷显现的时刻,东亚传统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视。“回归自然”重新成为受人关注的理念。中国农耕文化的无穷魅力让富兰克林·H·金认定,东方农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东方农民是勤劳智慧的生物学家。如果向全人类推广东亚的可持续农业经验,那么各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农耕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整理出全部农耕经验。假如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和工具征服地球,就必须清楚的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在食物生产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富兰克林·H·金认为,农耕的首要条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东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类问题,而且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对此,西方或许也能直接从他们的经验中获益良多。这是西方向东方学习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课。这便是富兰克林·H·金从东方带回去的重要信息。真正的农业旅行家很少。富兰克林·H·金是这方面真正的专家。
     ……
    总是被田野的美丽所吸引,总为田野上的生灵而纠结。

                                                                        2016年7月3日
发表于 2016-7-12 16: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2: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算是看到有人在用科普的眼光看待美丽与进化的关系了。人啊,地球它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可我们很少有人会感谢地球,感谢那些为此维持了它美丽的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2 23:53:37 【手机网友】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和循环的辩证关系。政治是贪婪的,一切改变围绕这个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1-17 11:32 , Processed in 0.0430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