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同劳县、西晋同乐县故址考 岳雁文 (曲靖市陆良县文化馆 云南 陆良 655600) 摘要:陆良历史上曾名同劳、同乐。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的记录及亲自走访考察,就西汉同劳县、西晋同乐县故址问题重新进行论证。按照历史记录的爨氏分布地域,从西汉置同劳县的族属、自称、发展源流、习俗及陆良坝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解读。对弄清陆良故址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关键词:云南地方史 同劳故址、 同乐故址考证 陆良县历史悠久,早在周末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8年)庄蹻主滇,县境即为“滇”领属。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南夷尽平,汉王朝在滇王统治地区设置益州郡,辖今云南境内二十四县,“同劳县”即是二十四县之一。 益州郡在曲靖区域范围内设有“味县、牧莫靡、同濑和同劳”四县,“同劳县古城”建县筑城的历史与曲靖“味县古城”同龄。味县古城地点不论曲靖城南(三堡)城西(三岔)还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同劳(乐)县却没有,从同劳到同乐、旧州、芳华、河纳、鲁昌,到陆良县城,城址一个个跟着换,谁也说不清。 据《爨宝子》和《爨龙颜碑》记载:爨氏为同乐县人,自汉代班氏辗转至蜀滇,经几代人的奋斗,成为南中大姓。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到唐天宝年间,爨氏治理南中四百余年,如果从西汉末年见于诸记录算起,到爨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大约七百年时间。 可这强大的大性爨氏家族,多么辉煌的一段历史,如今留下的这是两块爨碑,“同劳县古城”和“同乐县古城”更没有任何记载。同劳县在历史上存在300多年,到了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改同劳县为同乐县。这时的同乐县属建宁郡。据有关史料记载:南朝宋、齐、梁时期(爨氏治理南中鼎盛时期),同乐县曾为宁州治所中心,是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这一时期因爨氏的入迁,以汉儒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夷民)相融合,开创了较高的“爨文化”。聚居在陆良坝子四周的夷汉先民便逐渐向东南移到盆地半山腰居住,同乐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随之由西部逐渐向东南移到盆地(坝子)半山腰。经历:两晋、南北朝、隋、唐各代。 到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唐代南诏灭爨后,为了巩固其在原爨氏统治区的统治,将其地(西爨)迁二十万户于永昌(今保山)等地。废同乐县,同乐县治中心城池也随之废弃。又隶属拓东节度,更名为“夔鹿弄川”。故此今保山等地尚有爨氏遗裔,如“寸”姓等。 两宋时期,自唐天复二年(公元902年)郑氏灭南诏后,先后建立了“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三个短暂的政权。公元937年,段思平联络滇东三十七部推翻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段氏改拓东节度为鄯阐节度,同时改“夔鹿弄川”为“吾彦甸”。 1974年10月,陆良县河东堡当地农民防洪取土时在河东堡村委会河东村北,挖出了数百件火葬罐,这些火葬罐或陶制或瓷制,其形制独特,图案精美,经断代分析为宋元明清时期的火葬罐。可以推断在唐宋元明时期,陆良坝子周围半山区的先民在自然的演变和人的作用下,水域于下降,海拔在1839至1849上下的村子,在夏秋洪水季节也已露出水面。人们已开始向坝子岔地中的屿洲低丘部移居。故县治迁到今旧州一带。今曲靖一中的《三十七部会盟碑》记录了大理国征服今滇东地区后,与包括“落温部”(今陆良)在内的三十七部在石城会盟之事。南诏、大理国时期,今陆良曾几经战争却难,几易其名,同乐之前的邑(夷)长所居城池和县治中心城池也随之荒废。 元宪宗三年(公元1254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了大理政权,前期改“落温部”为“落温千户”治所仍在今县城东北之旧州,下设“芳华、河纳”两“百户”。后期又废“千户和百户”。改设“陆梁州”及芳华、河纳二县。旧州县治虽置为陆良州治,然规模不够广阔,居民、街道、集贸也不完备,仅州署官员,吏役所驻。州治旁另建有驻城一座(今小堡“月牙江古城”),芳华县治设于今芳华“田心古城”一带。河纳县治设于今大莫古河纳村一带。现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觉寺及巳损毁的龙凤寺、小堡月牙江古城、旧州古城、芳华田心古城、河纳废县古城等,是元代陆梁州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发展的重要佐证。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沐英率军征陆梁,号召部族归顺,时“鲁昌”有酋长刘氏兄弟结寨反叛,被沐英举兵讨平。时值六月,天气阴霾清冷,沐英以古有“变作人间六月冷”诗句改为“信是深山六月凉”命改“陆梁州”为“六凉卫”。因“六”与“陆”同音,也写作“陆凉州”。此时的陆凉州,仍辖芳华、河纳二县。当务之急在于设卫控扼边民,因此先在鲁昌筑卫城。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陆良山洪发,大水冲入城内(鲁昌卫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因水患而将卫城迁至南盘江畔北今陆良城。 陆邑古城遗址虽多处,但并非所有古城都为州治、县址。大多为邑长所筑之私家(居住)城池。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古同劳(乐)县故址,随着自然环境的演变,朝代的更迭,行政区域也随之更迭,加之今陆良县对此吏实在明代之前缺乏文字记载,明清始编写《陆凉(良)州(县)志》,因当时限于历史资料、交通信息等条件,很难对几十世纪前的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寻根究底的考证(如:西汉时期的同劳县,据民国《中国历史地图集·云南册》及民国《陆良县志》载:“治所在今县城鲁昌一带”)。所以在州县志古迹条中,便含糊其源的记述,后人也就延用此记述。因此,要弄清古同劳(乐)县故址,还需要透过两千年前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云南的开发历史和文物考古等方面来思考鉴察,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我们从陆良坝成因上来看,它是一个断层陷落的湖积盆地,或称“断拗湖盆”。它是地壳结构在发生大面积抬升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局部错断而陷落,龙海山由于断裂,上升作用而隆起,高出坝子600—800米(最高海拔2687米)。绵延在西部的牛头山(最高海拔2493米),断裂在永清河附近,出露不太明显。这两个断裂带和断层以西的局部拗陷组成了陆良良好的天然湖盆。 陆良湖盆形成的同时,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径流(大气降水除去损耗后,沿地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也汇集成了江河。古时的南盘江称“温水”,在汇集了上游沾益和曲靖2486平方公里的径流,经竹子山和龙海山之间的关咀出口(响水坝)自北向南流入陆良坝区。又汇入发育在陆良四周山地20余条大小河流以及许多泉溪(旧志称:单从龙诲山断裂带上流出的龙潭水就有18处),山洪等884平方公里的径流,这样汇集在陆良坝区的年径流总量达10亿余立方米。但由于狭谷河段(西桥上下约5公里左右的河段是石灰岩河床,河底高于上游河床1.5米,河槽狭窄,阻碍洪水畅泻,径流量远远大于泄流量,陆良坝区就成了沾、曲、陆三县滞洪、泄洪、排涝的总汇,形成了江海连片的“水域”)。陆良洪荒时代的这个面积巨大的高湖泊,史书尚无记载,明国初年的《陆良县志稿》称中源泽为“滇左巨津”,后又称“滇东大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