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gx540612 于 2019-10-9 11:26 编辑
小百户原地名大河沿(鞑合彦)、打鼓(鞑咕)、罗贡(原名勾司鞑村,意为对陆良彝族三大耍山节聚会地:雨麦红,梅支壑,垸家壑及九乡等的控禁管理官名之一!)、炒铁(槽蒂)、章柏(臧布)、庐大山(露鞑赛)、硝垌(啸动)、赫斐(郝翡)等等的汉化地名和故道存在,既是当时做为这种蒙、彝、回族及信仰等混居现象;而以同样原因出现在原马街旧有故道上的村落,则有明朝对原蒙古族进行集中处置的部伍,如薛官堡(原名征彦堡,后改名“薛管堡”也既薛官堡——由薛姓官员对此地元蒙人管理的意思!),仕耳堡(蒙语原名伺额堡)、朱家堡(沮枷堡)、尹旗堡(清朝八旗制对原蒙的追认名),漾稻囤(禳达囤,既将原蒙古贵族集中处置的囤落之意!),大西营(达息营,既对旁边原蒙古族、色目安息人进行专门监管的部伍!)等等的音变、语变……就是元、明朝时六凉政治、交通等生产活动及场域战灭变幻的民族历史,也既《紫溪龙迹传》野史小说对灭龙海后将其一家徒封驻三山四水多泉眼围住改造生息的考古隐迹遗存。同时,这样的遗存,也将龙海一家当时在马街草甸养马规模之大,以及后来陆良马街马帮之多和强的渊源展现了出来;而原依河所留的彝语地名、村落民囤等的汉语地名,则更多的透视出了楚、爨、彝在唐、宋南召和大理国期间南服后又于元、明、清演绎的历史脉络,使陆良的文化传承变的多姿多彩,文学创作及旅游发展多了数不尽的可发掘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