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为滇中以南北盘江流域为界的古“劳浸靡謨族”之一域,古称泸水,九洲治野图界归南樑洲,荒凉的山林水泽为之地表象状;故汉史续西楚将军“庄蹻开滇”分置时就按其泽及史来源命之名为同涝,后东汉时意改为同劳县,后因其意仍暗含古“百越涝浸蛮夷之地”的岐薄之义,晋取续汉高祖同词同义近音而意涵更阔之名而改称为同乐县,为云南最早归化中原建制的县置之一。其址在原明朝曲靖越州卫至陆良卫之间——其两卫之分野,以古称泸水的南盘江为界:东片以现曲靖潦浒、彝语“猫猫石”至陆良板桥河南所形成泻湖“中延泽”境叫六凉卫;西片以曲靖越州至现陆良响水坝板桥河北至陆良芳华竹子山接现马龙一部为境,称越州卫。其据为:现陆良板桥河以北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属陆良管辖而属越州卫,原因是这几处的军囤建制单位跟陆良卫的所、哨不同,而地理上现响水坝现石嘴段是为古板桥河湖的一自然取直溢洪泻口,长期于雨季泻洪纳水之地而为越州郡府驻军建制。后清朝时候曲靖人为了排涸泄洪,将响水坝址石嘴由于长期自然河道引流取直改道处的土堆彻底扒开至石质坝基成新河,而使下片的板桥一部成为泄、纳洪区,强行使原经黄泥堡处流经的旧板桥河改道断流成为事实!关于这部份的记载,除了有陆良旧本《紫溪龙迹传》有所描写,还有徐霞客当年探珠源往曲靖至陆良两泽之间跋涉旱步四、五华里渡船的记载,以及清乾隆《六凉州志》和民国《陆良县志稿》均没有响水坝、竹子山地域风景录入为准做证,同时也述遗了陆良风情传说不以它域样采“五岳述山”定点为标(如依此则:北面应以竹子山为尊;中心应以“青山”为址!),但老百姓日常中却始终将此二山纳入陆良生活哭诉等等祭祀的无明缘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