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D-斯温(Michael D. Swaine)和阿什利-J-特利斯(Ashley J. Tellis)的研究证实,中国一直使用高压或和平非高压措施来确保核心地带不受外部入侵;在现代,则完全是通过其的优势来计算。对漫长的边境、周边地区控制和影响的扩展和收缩,常常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或下降的标志。历史上,它曾使用武力以强硬立场建立附属关系,吞并邻近地区,对边远地区进行震慑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跟踪中国战略部署的变化,在涉及到和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时,进攻与防御军事选择的决策矩阵对中国决策者来说并不直接和简单。政治军事进攻与防御理论的支持者斯蒂芬-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vera)、乔治-H-奎斯特(Geroge H. Quester)、柯庆生(Thomas J. Christensen)、凯尔-A-莱伯(Keir A. Lieber)和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他们提供了无价的深入体察。尽管,具有众多技术和战略各自独立的推动力和变量,他们将进攻与防御平衡作为决策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现代军事作家中,徐金和唐诗平在进攻性或防御性战场决策中倾向于支持进攻与防御平衡。理论的预测力量不是绝对的,中国的进攻与防御平衡同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相比,可以作为很好的对中国防御或进攻战略的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