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5|回复: 8

善待自己手中的相机【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8 23: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转:
善待自己手中的相机
     很多朋友思想上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相机档次越高就越能拍出好照片.好的相机固然是拍摄好照片的物质前提.但倘若你手中的相机并非最高档的,难道就拍不出好照片了么?,数码技术的产生,使摄影器材的发展越发迅速.现在市面上各类数码相机五花八门,总有高中低档之分.你犯不上为自己手中的相机不太入流而烦恼.其实,有的影友为自己拥有一台数码单反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孰不知很多高端数码相机的性能已经超过了它.再说,决定照片质量和水准的还是你本人.你需要的是你的摄影技巧.
     当你有了一台数码相机以后,千万别因为她的某些地方性能不如别人而烦恼.要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她最终会给你带来快乐.没有任何一款相机是完美的.相机的发展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而我们的摄影乐趣也恰恰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得到的
.
      相信和善待你手中的相机吧!不要为她的不高档而发愁.我们挣点钱不容易.你不能总是来回更换相机吧?除非你是对花钱无所谓的大款.我看到过有人用很高档的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作品.那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我同样也 看到过有人用很普通的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却令人得到美的享受
.
   如果你坚持认为没有好相机一定拍不出好照片的话,那我只能反问:如果把达.芬奇的画笔和颜料给你,你肯定能画出"蒙娜丽莎"吗?
相机买回家 使用方法也要学到家和手机相比,数码相机的操作和使用要相对复杂一点。对于普通用户,除非你早已对所购的相机了如指掌,不然买回来后,还是不要急着开机试用。先了解清楚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几大主要功能的使用方法,再开机慢慢试用不迟。使用过程中如果觉得拍摄效果不理想,先别怪罪相机,要先查阅产品说明书,看看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先看说明书   避免误操作
      虽然产品说明书枯燥乏味,往往被我们丢在一旁。但对于普通家庭用户以及一些摄影初学者来说,产品说明书可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仔细翻阅说明书,或者快速上手指南,看似“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了相机各部分的功能设置,以及常用的操控方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造成相机不必要的损坏。比如装电池的时候,电池盖拆不下来,有的人不看说明书,就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蛮力掰开,这样造成的损坏真是很不应该。

     “傻瓜模式”非万能

      影响数码相机拍摄效果的因素,一般离不开感光度、曝光和白平衡这三项基本设置。而初学者通常使用最多的就是“全自动模式”(AUTO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傻瓜模式”。在该模式下,上述这三项参数都是由相机自动调节和控制的,无需人为干预。但在一些光线条件不佳的场景或是夜晚,傻瓜模式并不能帮我们拍摄出满意的照片。通常相机都会内置几种常见的场景拍摄模式,如夜景、远景、人物等。拍摄时,尽可能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这样有助于拍出更理想的照片。

    善用三脚架
很多人认为三脚架是专业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的专属器材。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需要使用三脚架。因为不少刚开始接触相机的人,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保持拿相机的手稳定不晃动。虽然很多相机都有防抖功能,但也应付不了较大的晃动。尤其是在夜间拍摄时,晃动更容易造成对焦不准和照片模糊。除了多拍多练习外,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拍摄是最可靠的。
构图十忌
    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给人以美感。“画有法,画无定法”,此合乎辩证法之说也同样适合于摄影构图。但只有先掌握其基本规律才能获得优异的影像。

  一忌画面撑得太满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地充满画面,缺少空间,不仅给人以压抑之感,且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画面容易出现削头砍足、景物残缺的弊病。

二忌地平线倾斜
      
   有的拍摄者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如宝塔、高楼大厦) 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框倾斜的方法,这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令人很不舒服。

三忌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态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或将大量空间留在了其后面),给人一种头撞南墙之感,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四忌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了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五忌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景是拍全了,人物在画面上却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六忌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割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像附图,作者适当地处理好了地平线的位置,使画面显得很美好。

七忌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八忌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割爱的精神,“鱼”取,“熊掌”也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少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九忌各顾东西
      
     神情不一致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有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所表现的主题不相符合。

十忌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响照片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2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六防”美化构图

    在摄影中,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反之,一幅画面,若不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引人入胜,更不能明确的表达主题。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摄影创作前,先掌握一些构图的基本规律,防止在构图中出现弊病,下面就来谈一下构图的“六防”:
     
一防“满
”     
  
有些初学者在构图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的剪裁。而且由于画面太满:照片通过扩印机印放出来后,容易产生景物残缺的现象。
     
     
二防“顶
”     
  
摄影者在拍摄侧面人像或带有前进趋势的运动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下一定的空间(或将大量空间留在了主体后面),会使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三防“不当
”     
  
拍人物照时背景选择不当,以致出现烟囱长在肩膀上,头上冒出树权等情况,破坏了人物形象。还有,当人物与高大的背景合影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背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只剩下人物的头部,导致视觉不舒服。

     
四防“乱
”     
  
取景时没有突出主体,造成了画面无主次、结构松散、杂乱无章。有时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反而使主体处于次要的地位。

     
五防“平
”     
  
在构图上,不同明暗的色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有了明和暗,画面中的影像才会有立体感。应通过明暗色块的巧妙配置,在最大程度上使被摄主体显得鲜明突出。

     
六防“斜
”     
  
有些摄影者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如高塔、大厦)拍全,便在取景时将画框倾斜,如此构图,会造成地平线倾斜,使画面失去平衡,视觉不舒服。其实,对此我们可在摄影时采用一些措施来解决弊病。如与被摄体拉开距离、采用长焦距镜头、选择高角度拍摄等。
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人都可以把照片拍好的!~!

好照片=对相机的熟练调节+拍摄的角度+拍摄的时机+良好的构图+内在的思想+拍摄的经验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把照片拍好的,现介绍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1.收集别人成功的摄影经验,认真揣摩,牢记在心。
  
2.出门实践,在各种不同的光线背景中,摸索应该设置的光圈、速度、ISO、白平衡的参数,如果一张不能够让你满意,那么就多拍摄几张,进行比较。选取最好的一张,回忆一下,这样拍摄的理由。
  
3.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然后进行比较,或许你会发现,要拍摄出好照片,角度的选择,也很重要。
  
4.清晨、黄昏,一般情况下是摄影者出门拍摄好片片的最佳时机。那么你可以尝试利用这些时间拍片片来看看。当然,你要牺牲“骑马坐轿,不如黎明睡觉”的令人陶醉的晨光了。
  
5.跟同伴一起去拍摄,边拍摄边交流,除了可以增进友谊之外,最大的乐趣是摄影技巧同步而进。
如何让曝光更准确


拍摄时,准确的曝光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层次损失严重;曝光过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没有层次。虽然现在已进入数码摄影时代,可以通过后期软件来弥补曝光不正确的失误,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许多人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自动曝光模式,但自动曝光要以准确测光为前提。要精通测光模式、曝光补偿、包围曝光和场景模式的运用等。数码相机测光模式一般包括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多区测光等,但在以下场景拍摄时,相机还是会出现测光不准的情况,需要特殊处理。

         
一、逆光拍摄,但不追求剪影效果

     
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如与被摄体距离太远而导致无法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时,可以使用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进行精确测光,也可以使用测光表走近主体进行入射光测量。

         
二、被摄主体处于大面积白色背景前

     
由于大面积白色或浅色背景会严重影响测光表的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同方向、同等光线亮度的其它中灰色为主的物体来进行测光,如实在找不到参照物,则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至于增加多

少曝光量,要看现场拍摄时白色背景所占比例的大小和光线反差的强弱来确定,一般会在1-2 级之间。

         
三、拍摄黑色背景前的小物体

     
当被摄体处于黑色或深色背景时,由于黑色或深色的背景会吸收大量的光线,如果使用平均测光模式或多区测光模式都会导致曝光严重过度,应使用点测光模式对主体进行测光,如相机没有点测光功能,则可以使用曝光负补偿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随光线照射到主体上的强弱来决定曝光补偿值。
如何拍出色彩艳丽的照片

  
  
    要使彩色照片显得色彩艳丽,除了在放制照片时要尽量把照片的颜色调准确外,摄影者在拍摄时的注意事项往往是最为关键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遮光罩 可以防止天空、地面或水面上反射的杂散光进入镜头,从而保证画面色彩鲜艳、饱和。所以在水边拍照或是在雪地里拍摄时,切勿忘记给镜头前加遮光罩。

    旭日初升的早晨和暮日西坠的傍晚,光线照射角度低,光质柔和,色温偏低,景色在这时会带有一种淡淡的橙红色,显得格外瑰丽动人。这段时间恰好是拍摄彩色照片的大好时机,自然景色的色彩在此时会有丰富的表现。而在中午时分,顺光会使画面的色彩减弱,故要想让画面色彩艳丽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拍照。
   
    曝光不足,会使照片色彩显得灰暗;曝光过度,则会使强光区域的色彩消退。若采用轻微的曝光过度(比正常曝光开大半档光圈),则可以使照片获得艳丽的色彩效果。

    当不同的色彩相遇时,纯度高的色彩会更艳丽,纯度低的色彩则会更加显得灰暗。有意让低纯度的衬景色来衬托高纯度的主体色,可求得丰体色的艳丽;用高纯度的衬景色来衬托低纯度的主体色,则可使画面色彩艳而不俗。

    主体表现的色亮度与其背景有密切联系,通常是呈反比关系:背景亮度越高,主体表面越显暗淡;背景亮度越低,主体表面的色彩则越鲜亮。因此,当主体的背景呈深黑色时,主体总会比在白背景或灰背景前显得亮。在这种情况F,.如果我们在拍摄时曝光略微不足,可以使丰体与背景之间的明暗反差相。对缩小,使照片层次更丰富一些;但如果曝光过度,对主体来讲就会增加亮度,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反差比就会更大,画面上的主体就会丧失应有的层次和质感。深色背景具有一定的吸光作用,特别在画面中占据了较大的面积时,它会使画面变得很暗。这时,可以提高主体的色彩饱和度。若只给主体加白光,会使主体的色彩变得浅淡,理想的做法是给主体加色光,像附图,作者在摄影时给金条布上黄色光,结果使主体色泽很艳丽
手持拍摄清晰照片11 条军规

  
  
多数影友都是手持相机拍摄.而绝大部分图像糊掉的原因都是因为相机不稳定、产生抖动造成的.为了拍出清晰的照片.实践中有一些基本规则一定要掌握。

         
一、正确地握持相机

     
在手持相机拍摄时。用正确的姿势握持相机.能有效的避免相机地抖动。一般情况下要避免单手握持.单手握持看起来是很酷.但拍出的照片就很难预料了。双手握持时.如果是单反相机.应一手握持相机手柄.一手用虎口握持镜头的变焦或对焦环.两手不要在一条直线上.而应形成一个夹角,这样相对更稳定..如果是便携相机,则应一手握持相机的手柄或右侧.另一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相机的左侧.并尽量使用其他的手指捏牢相机。

     
在握持相机时应大臂使劲夹紧身体.而小臂放松,否则容易产生抖动。两臂应一前一后交错放置.以形成稳定夹角。初学者握持单反相机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左手不是握紧镜头。而是握着机身的左侧.这样镜头容易上下晃动。

         
二、多使用光学取景器或EVF 取景器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支撑是最稳定的.要在手持拍摄时保持相机稳定不动.除了保持正确的握持姿势外.还应多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而尽量避免使用LCD 取景。这是因为。使用光学或EVF 取景器取景时。人的眉骨可以很紧密地贴在取景窗上.配合双手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其稳定性自然要比双手握持相机的线性支撑稳定得多。

         
三、正确的站立姿势

     
拍摄时,应一脚前。一脚
发表于 2011-8-18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照高手
发表于 2011-8-19 07: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其实在摄人物照的时候也有技巧,胖子个子高不要拉近,把人物拉的近,显示更加胖,体质差哈个子矮的不拉远,给宝宝照片要等和抢,给少年照片要提示,集体照要喊123,老人照要慢慢等他心平气和。这是找生活照片的一些注意问题。
下面谈新闻照片,拍摄新闻照片,首先抢位置,准备好相机,等你要的人物或者场景入境就抓拍下来,连续拍摄几张,等回家整理再选择满意的发布,其次要会抢人物或者场景镜头,用自己的思维和审美角度拍摄一些场景,不要习惯正面报道,其实一个侧面的场景会比正面的更加说明报道的真实性。
发表于 2011-8-19 0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坐,授教.
发表于 2011-9-3 13: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9-3 13: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8-20 04: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到了。。
发表于 2012-8-20 11: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我来研究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6-29 16:50 , Processed in 0.05821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