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4|回复: 4

【军情聚焦】天宫一号首次变轨成功 还将进行二次变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 17: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新浪网  1天前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电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9月30日成功完成入轨运行后的首次变轨任务。
  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大约10分钟后,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46公里的轨道。9月30日1时58分左右,在飞行至第四圈时,天宫一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成功完成首次变轨任务,将其远地点高度从约346公里提升至约355公里。
  按计划,30日下午,当飞行至第13圈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还将进行第二次变轨。据悉,进行这两次变轨的目的是将天宫一号从一个椭圆形的初始轨道,抬升到近似圆形的轨道,方便飞行器将来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有效的交会对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示意图。



  新华网甘肃酒泉9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惠子、徐壮志、赵薇)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并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我国瞄准基于空间站需要的下一代载人航天技术。

  作为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与11月中旬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进行无人交会对接,并在明年与神舟九号和十号飞船进行无人或有人的交会对接试验,这将为2020年左右建立60吨级载人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天宫一号各项性能指标瞄准空间实验室研制,对空间站关键技术提前进行了验证和积累。

  “天宫一号将试验空间站必需的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中的关键单项技术,如控制技术、电源技术、推进剂贮箱技术等,经过改进完善后,可直接用于我国未来的空间站上。”他说。

  周建平说,每个国家都是经过多次试验才能成熟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相比美、俄每次都需要发射两艘飞船进行一次对接,我国一个目标飞行器与3艘飞船先后对接的“1+N”模式,减少了2次发射,显著降低了成本。

  “这种模式缩短了空间实验室的研制进程。”他说。

  天宫一号也是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作为我国首次研制发射的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它的特点不同于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天宫一号则可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为航天员提供驻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杨宏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采用了多项空间新技术,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和试验做先期的技术验证。天宫一号中有很多人性化设计,如为航天员提供了15立方米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不再是神舟飞船的“蜗居”。这个空间还提供锻炼和娱乐设施,航天员还可收发电子邮件。

  火箭方面,我国正围绕空间站研制新一代、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由于空间站的每个舱重达20吨左右,发射升空需要新一代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我们已经在为2020年空间站的发射做准备。”

  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宋征宇说,数字化、无毒无污染的中国新一代系列运载火箭长征5号、长征7号有望在2014年左右实现首飞。预计2021年左右新型火箭的各项技术将趋于成熟,并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2号、3号、4号系列。

  飞船方面,杨宏说,未来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要靠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来完成。神舟飞船将从神八开始批量生产。

  航天员训练方面,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宪民说,航天员的训练着重人控交会对接能力方面的训练,力求“把航天员训练得像开车一样”,能够熟练地进行交会对接。

  此外,未来的我国空间站上,航天员在轨工作时间增加,这就需要更多措施抵抗失重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王宪民说,骨丢失对抗仪等实验装置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仪器会以不同强度和频率敲打航天员的腿部骨头,根据记录来分析其效用,从而进一步研制失重对抗设备。

  他说,2008年搭载神舟七号飞船上天的航天员开始使用中医对抗失重不适等症状,效果很好。

  王宪民说,我国首次选拔的女航天员也正在进行交会对接任务训练,最早可搭载神舟十号飞船上天。“女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用品与男航天员不同,目前已设计好,正在研制。”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已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能独立培养航天员的世界第三个航天员训练基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17: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中国空间站构想图


  到2020年的时候,人类探索宇宙的接力将会上演精彩一幕: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2020年的近地轨道将迎来中国空间站。
  浩瀚宇宙,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
  对接、组合、翱翔……2011年的夏天,人们在一部叫做《飞天》的影片目睹了这颗“星”的帅气身姿:核心舱、实验舱、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太阳能电池板……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细节提醒着我们,这是2020年的中国空间站。
  人类进军太空的历史注定会记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这一激动人心的战略向世人宣告了中国载人航天崭新的未来:预计在2020年前后,中国将建成自己的载人空间站。
  真正建成后的空间站到底会长成什么模样?如果说,影片《飞天》为我们提供的只是一次形象直观的猜想,那么今年4月启动的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国载人空间站征名活动,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全景:
  我国未来载人空间站大致由核心舱、实验舱Ⅰ、实验舱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又可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除了载人飞船已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其余四部分均在征集名字和标识。
  迄今为止,人类共向太空发射10个空间站。空间站建设的一般规律同样适用于中国未来空间站:首先发射核心舱,核心舱入轨后,完成平台测试及相关任务支持技术验证;之后分别发射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与核心舱对接,组合形成空间站。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
  根据既有空间站的结构和功能,我们不妨给出中国未来空间站更为细致一点的“素描像”:
  核心舱。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不同于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主要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Ⅰ、Ⅱ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神舟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相当于来往地球与空间站的“班车”。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发表于 2011-10-1 23: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啊?
发表于 2011-10-1 23: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5-1-11 05:13 , Processed in 0.04355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