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95
- 积分
- 184
- 声望
- 点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08-12-15
- 听众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人奋斗的目的无非是:财富 地位 影响 名誉 四方面。现在经济是世界各国内政的首要目标,每个国家都想把经济搞好,国家富有,所以现代的社会,以美国来说,常见第一等人是做生意赚钱;第二等人则是研究科学;第三等人才才会做官,价值观已和古代大大不同了。在这多元化的社会,追求有钱的生活,常是现代人普遍的愿望.不吃牛肉,这个观念在中国民间流行了数千年,不吃牛肉的中国人,似乎个性较安分、与世无争,比较没有积极的斗志与欲望,凡事逆来顺受、随遇而安;表现在济上,中国的商业与经济几世纪以来似乎不怎么活络,很多时候闭关自守,不像爱吃牛肉的西方人,个性积极,斗志十足,每天想拓展自己的经济力量。在社重士轻商的观念下,人才都跑去当官,没有人想做商人,自然优秀的商人就很少了.在此我将进行我心中的中国历史十大富豪的评选,当然帝王不能入选,皇帝向来“家天下”,国库就是财库,千年来中国所有皇帝,都应该名列榜上。四方面每项25分(财富主要指绝对财富,相对财富能提名的都是当时第一,但一两银子在每个朝代的购买力都不一样,唐朝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宋朝数倍,简单用银子的多寡对于评比不准确.地位主要指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一般用其官位和权力反映。影响指对当时和后来历史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名誉指史书及后人对其评价。),总分高者入选。
计然: 姓辛,字文子。先是晋人,在越王勾践灭吴之前来到越国,由于长于牟利,正是越王生聚教训所需,所以范蠡尊为老师,并且为他引见越王。计然为人“有内无外”,甚为自敛,献了七策,越国只用了五策就灭了吴国。灭吴之后,范蠡之所以决定自己出外创业,固然是看破政治,也是因为感叹:“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计然自己累积了多少财富,不得而知,但他可真是陶朱公的老师,提名一下.(20+21+21+20=82)
陶朱公: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来世世代代的中国文化里,都把“陶朱公”当成富翁的代名词.后人称商圣,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22+25+23+24=94)
猗顿:鲁国人。他的致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盐起家;一说是他原本是个贫士,听说陶朱公很会赚钱,因此前去请教,听陶朱公的话大畜牛羊,十年之间,赚取了可比王公的财富。提名一下.21+20+20+20=81)
子贡:孔子四大弟子之一,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和孔子谈“温良恭俭让”,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子贡,他也是经商致富的能人。长期担任鲁、卫二国宰相之职,成为儒家第一代弟子中至富与贵者。 〈〈史记-货殖列传》将他列为富翁排行榜第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儒学出身经商致富的商界奇才。曾自费乘高车大马奔走于列国,说齐、存鲁、霸越、亡吴。儒家学说后来得以发扬光大、流传百世,其功甚伟。如颜回、原宪辈连自己都养不活,徒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限于名额,暂不入选。(20+25+20+21=86)
白圭:战国初期周人,最早的经商理论大师 ,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是他首创的经商名言。《史记》推其为“天下言治生祖”,曾有经商哲学理论著作问世,可惜失传。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景德四年,真宗封其为“商圣”。传统商人形象虽差,但真正被贬到一文不值,则是封建时代政治力量的介入,因为部分商人太有钱了,有钱到富可敌国,这下子连皇帝都害怕了。有钱到「富可敌国」,哪天自行组织民兵造反,或是资助政敌,那就不得了!于是倡导「士农工商」的社会排名,把商人排在社会阶级最后一名,让每个人瞧不起他们.最大的目的在于,希望当时社会中的精英,在从小选择职业时,尽量走向科举考试之路,习读重视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四书五经等孔孟思想的书籍,中了科举之后求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考不上科举,连秀才都沾不上边的人,则继续当农夫,起码农民的社会地位阶级排第二名,也比商人高多了,这就是占据中国古代人才最大通路的"耕读生活".五千年下来,中国人思想观念深深受了它的影响,所有杰出的人才都不作商人,大家可以在二十五史中找到一大堆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但却找不出几位杰出的大企业家,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国社会重士抑商所产生的独特现象。他把经商的理论,概括为四个字:智、勇、仁、强。“人弃我取”和“知进知守”的理财思想对现代人理财也有指导意义。限于名额,暂不选。(20+20+21+22=83)
卓氏:战国时期赵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钢铁大王”。秦国破赵之后,迁移很多赵人。一般人都百般祈求不要迁移太远,只有卓氏听说蜀地有沃野,又有很兴盛的商业,要求远迁。后来放他到临邛(今天成都附近),就在那里落地生根,以铸铁致富,僮仆达千人之多,“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真是有见地的人物。西汉时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岳父卓王孙即其后人。作一提名,不选。(18+21+20+22=81)
弦高:春秋时候,最初的强国郑国,是和商人一起立国的。郑国富商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代表性的是弦高。弦高的故事,一般都只讲了一半。秦穆公的时候,秦国觊觎郑国已久,看郑襄公新立,派兵奇袭。弦高在商途上遇到秦军,看破他们的意图,就假装自己是郑国派出的使者,以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浇熄他们奇袭的信心,同时一面派人急忙回国通报,一面邀晋国在秦军归途上夹击,大破秦师。事后,郑襄公要厚赏弦高救国之功,弦高却推辞了。他的理由是,这次他靠的是诈术,因此:“诈而得赏,则郑国之政废矣。为国而无信,是败俗也。赏一人而败俗,智者不为也。”带着他的部属他迁,再也没有回郑国。很有性格的一个富翁。提名一下.21+22+21+22 =86)
刁间:齐人刁间致富之道很特别。齐国人一向瞧不起奴虏,但刁间特别会善待他们,用他们去做鱼盐买卖,成为巨富。提名一下.21+20+20+22=83)
吕不韦:战国时期阳翟大商人,后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据说连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从各方面而言,做候补。(23+25+22+19=89)
寡妇清:秦朝初期巴蜀人,其祖辈凭开“丹穴”致巨富,守成有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秦良皇眼中的“一姐”,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推荐评语:巴寡妇清实为巴国、巴郡时期今重庆地区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作为难得的女富豪代表,作一提名,不选。(20+22+23+22=87)
任氏:秦汉之际的任氏,也是很有远见的人物。秦朝灭亡的时候,攻破咸阳的豪杰都争着抢金银财宝。但是任氏因为先人就是督道仓吏,所以懂得粮食的重要,专门搜购了仓粟。等到楚汉相争,人民不得耕种,粮食的价格飞涨,任氏就以他的粮食起富,其它豪杰抢到的金银财宝也都尽归任氏。富人都奢侈,任氏节俭持家,非自己田畜所出不衣不食,公事不毕则不饮酒食肉。以此为邻里表率,因而富而又为人敬重。提名一下.20+20+20+22=82)
邓通:西汉文帝宠臣,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垄断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宠,被收。限于名气之大,做候补。(23+25+21+20=89)
董贤:西汉哀帝宠臣,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成帝时即为太子舍人,真正的靠“陪太子读书”一举挤进“富人圈”的典范,贵至“与帝同车”、权倾天下,后遭王莽诛杀。不能不作提名。(20+25+22+15=82)
梁冀:东汉外戚,两个妹妹皆为皇后,广敛财富,鸩杀皇帝,时称“跋扈将军”。其人相貌丑陋,说话结巴,性格卑劣,淫乱放荡,是个十足的市井无赖.桓帝时被收,缴得家财30亿多。曾挤身于《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的中国巨富行列,理当入选。(25+25+21+19=90)
石崇:西晋著名富翁,其财富来源系任荆州刺史时拦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经典的故事是与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大获全胜,可谓“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盖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训,终为一才妓绿珠破财,最后连命也搭上.既然他在荆州能打劫别人,当别人有了条件时何以就不能打劫他.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总量不变。石崇先前是风光无限了,轰动效应了,满城风雨了,后来却家破人亡,一败涂地在中国历史上,石崇是一个知名度不低的人物,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哪个朝代有哪位皇帝,但知道有石崇这个人。石崇富,石崇斗富,石崇斗富斗得很另类,用今天的话说,是酷毙了,帅呆了,所以他很吸引古今中国人的眼球。在以富为荣的今天,特别是贫富差距见大的时候?想想石崇是怎样富起来的及靠此方式富起来后的结果,绝不是件没意义的事。如果他不是富得太显眼太张扬太狂妄,低调过日子,平淡度时光,他是不会没有善终的。创造财富是一种美德,炫耀资产则是一种败笔。对金钱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人生的态度。面对石崇,我们应有所沉思有所感悟,读懂人生,善待人生。限于名气之大,做候补。(22+21+22+22=87)
张世乎和苏双: 三国时期,中山大商张世乎、苏双等赚了很多钱,在涿郡贩马,见到刘备,看他是个人物,提供了他很多资金,对于蜀汉之站稳脚步贡献很大。提名一下.20=21+22+21=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