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古训,更是现代企业人管理之道。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这一点,企业人交往和友情的表达是人在生存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需要,人们都可乐于工作在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高效率的集体中。 一项调查表明,有超过七成人把和谐、尊重、信任和理解作为迫切的需要,有近五成的人把这些作为能够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有这样一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大股东直接任命的,其内部管理一直都不顺畅,虽然薪酬和福利比较高,企业厂房、设备等都是同行领先的,但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离职率却高居不下,许多员工认为要不是看在工资份上,是不会到这家企业的工作的。企业高层也似乎意识到这点,在几年时间里,分别聘请了三家顾问培训机构进行内部培训,花费了三十多万元,但效果却不明显,是怎样一回事呢? 原来这家企业大股东是外资的,直接委任的中高层人员都是外籍人士,虽然语言上沟通没有问题,但其身份显示出来的优越感,在许多人与事及工作问题上,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势,甚至是居高自傲的方式,而且在沟通上动不动就是一句:你们怎样搞的……。 可想而知,什么的良方、好的课程都不大可能从到根本上有改变现况,没有了聆听,沟通从何谈起呢,起码的尊重都不具备时,工资高、福利好又能留住多少员工呢?让自尊廉价了,或失去了尊严;绝不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 笔者(佟天佑)认为:管理从实战角度是方法的问题,但运用上是艺术的问题。俗话讲得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若是工作干得不开心,不爽快(特别是80和90后的员工),员工自然会以辞职来抗议,要知道熟练的员工比三个新上岗的员工要强,人力成本得不偿失。 道理很简单,他们对产品结构、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和上机操作及工序流程都了如指掌,若然他们有抱怨,干得不舒畅,如何也带动不了新员工,恰恰相反的是还会产生许多不利于团结的言论。不知不觉,新人过不了试用期,熟练的员工也会得过且过地做事或寻找机会离开,其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损耗便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