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9|回复: 1

[换物] 申论万能宝典:申论本质之申论考试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0 1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中国第一考。据统计,200 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近40万考生参加,申论及格者竟然不到1万人,及格率低于5%。根据人事部资料显示,2 00 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5 0多万考生参加,申论平均分为2 8分。2008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超过80万,申论平均分依然不到3 0分。这些统计数字使得许多考生“谈申论色变”,同时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和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众多考生在申论考试中遭遇滑铁卢之痛?是分析能力欠佳,或者写作能力不行,还是理论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经过对历年申论真题的仔细揣摩和在授课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我发现这些都不是造成申论低及格率的根本原因。“恐惧申论”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症候,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么它的成因也不可能是微观层面的。我个人认为其根源在于考生对申论考试的解题方法、思维方式和写作规律认知模糊或知之甚少,绝大多数考生不懂得申论之“道”。
《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武功时强调要“得意忘形”,要求张无忌忘掉剑招,掌握剑意,以意御剑,千变万化。这是大道,大道无形,功力无边。武功招数如是,申论考试亦如是。只有掌握了它的“道”,才能一招制敌。所谓“道”,指的是天地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申论》之“道”指的就是申论考试的本质理念、思维方向和写作规律。所谓掌握申论之“道”,指的是要对《申论》的考试目的、思维方式、写作规律、评卷标准有一个准确而深刻的认知。可以说,准确把握申论之“道”,是取得公务员考试成功的关键性前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尽管大“道”往往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参破,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公务员申论考试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对申论之“道”加以归纳和总结。
由于僵化的思维定势通常是影响人们作出正确判断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申论之“道”的探索首先从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建构新的思维框架开始,从突破申论考试的误区开始。第一节  关于申论考试的误区误区一:申论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日本人藤田在《犹太人生意经》的开篇就说道:犹太生意经里面,存在着一条法则,犹太人正是因遵循了这条法则,所以做起生意来,得心应手,常胜不败。这条法则就是“7 8:2 2效应”,它构成了犹太生意经的根本。研究表明,这条法则不仅在商业领域产生神奇的效应,而且存在于不为人们意志所转移的总的宇宙法则之中。众所周知,空气中的气体比例为,氮气占7 8%,而氧气等其他气体占2 2%;人体是由7 8%的水和22%的其他物质构成的。美国人理查德·考茨把这一法则概括为“80/20效应”,并称之为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他举例说明,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大约80%的财富为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 0%的人口与2 0%的疾病,会耗尽80%的医疗资源;一本书80%的价值存在于20%的页码中;人类社会生活中80%的乐趣来自2 0%的休闲活动,等等。
同样的道理还有,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技术与产品投入,也就是说80%的财富来自于20%的投资,因此选择准这2 0%的投资领域就变的及其重要。中国的海信集团在2000年推出“8:2”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在3年内按照8:2的结构比例对海信电视从技术、产品、经营三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在技术上投入新产品研发资金1 0亿元,其中8亿元投资于胶片信息彩电,2亿元投资于数字化彩电升级换代产品;在产品结构上,胶片信息彩电与数字化彩电升级换代产品的比例调整为8:2。海信的这一战略调整实际上是对“80/20”决策法则的成功运用。
因此,一个成功企业的经营决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能从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达到80%利益的那20%的关键所在。万事皆同此理。
我们当然不是在谈论经商之道,而是希望借助于“80/20”原则传达这样一个信念:申论成绩完全可以在付出20%努力的情况下,获得80%的收益。换句话说,申论成绩能否在短时间内获得显著提高,取决于考生能否掌握申论之“道”和“术”,能否掌握属于申论的那“20%”。
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遗憾:申论考试竟然有章可循!不管申论是什么,不管你是爱它还是恨它,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面对它,吃透它!在你看本书后面章(回)节前,我先告诉你:只要你把握了规律,掌握了技巧,申论成绩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对付申论考试,考生无需搞题海战术,这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一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需要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来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但对付申论,一方面要靠平时知识的积累、写作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对规律的揣摩和技巧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说,后者的重要性要大于前者。只要能够把握申论测试的目的、性质和行文规律,辅之以一定的解题技巧,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申论成绩。
误区二:申论考试就是写作考试
人们通常情况下会把申论考试理解为对人们写作能力的考查,认为申论考试就是纯粹的写作考试。然而,这却是关于申论考试最大的误区。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它无法靠简单的突击训练就能够获得迅速提高。在这样的认知逻辑下,人们便认为申论考试的准备与否无关紧要。对于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准备也是白准备;对于写作和表达能力都较强的人来说,则无需进行刻意的准备。实际上,这正是误解申论考试的两个极端。按照这种逻辑,很多人轻视申论考试的准备,只注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复习,热衷于报名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辅导班,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行测”的试题。实践证明,这种关于“申论就是纯粹写作考试”的认知致使人们偏离了正确的申论备考方向,从而距离公务员的梦想越来越远。
其实,2000年以后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了,而是一种材料阅读与分析基础上的集概括材料主要内容、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或对策于一体的案例分析题。申论考试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考试的内容就是命题作文,也就是单纯的写作考试。然而,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逐渐引入了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度中的案例分析的相关内容,使申论考试由开放式向封闭式转变,由自由写作向定向分析转变,考试的针对性逐渐加强,试题的指向性更加鲜明,审题难度降低,答题要求更严。现在的申论考试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考查考生的能力。考查的绝对不是单纯的写作能力,而是包括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考查的也绝对不是单纯中文写作方面的积累,而是包括中文写作、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积累。具体说,现代申论考试的题目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概括主要问题,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三是论证对策的有效性。这三部分考查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
概括材料        题 型    主要测查能力   内在各部分    表达方式      要求
概括材料(写作知识)  归纳思维能力 总括句   概述  宏观、全面
概括材料(写作知识)  归纳思维能力 分述句   说明  中观、简要
提出对策(管理学知识)  发散思维能力 职能部门  说明   明确、具体
提出对策(管理学知识)  发散思维能力 措施手段   说明  明确、具体
提出对策(管理学知识)  发散思维能力 定性定量   说明  明确、具体
分析问题 (哲学知识)  辩证思维能力 分析原因   概述、议论   全面、条理
分析问题 (哲学知识)  辩证思维能力 判断对策  议论  客观、明确
  分析问题 (哲学知识)  辩证思维能力 点评现象   议论  全面、深刻
综合论证 (哲学、政治学知识)  综合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   概述   典型、精要
  综合论证 (哲学、政治学知识)  综合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  说明  简明、全面
  综合论证 (哲学、政治学知识) 综合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议论  清晰、严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不是依靠写作表达能力,而是依靠对材料的阅读概括和分析能力。简单来说,申论考试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用材料说话“。根据阅卷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把三成熟的材料通过消化加热到八成熟或九成熟,那么即使你具有作家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是因为申论考题的答案往往都来自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而不是完全脱离材料的自由发挥。尽管,当前有很多申论文章的题目在设计时,往往给人以高考作文的错觉,但实际上,请大家注意,申论考查的决不是简单的写作。例如,200 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最后一题是以“命脉”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或“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要求以“蓝图”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些题目看起来很容易误以为是写一篇普通议论文,但是只要认真察看题目的要求,就能发现这些题目都要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综合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而不是简单的议论文写作。
正是因为申论考试不是单纯的写作考试,而是基于材料分析的案例分析,所以准备申论考试也就不是无章可循的,它有很多简单技巧和万能模式可供参考和使用。在本书后面的部分,我们会为你提供大量的“申论公式”。因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必须使用“申论公式”,用解“行测题”或者“数学题”的眼光来看待申论考试,而不是从单纯写作的角度忽视甚至是否定申论成绩提高的空间与可能。

误区三:申论考试是个性化考试
有些人认为公务员考试是选拔个性化人才的考试,需要在申论考试过程中通过独到的观点、华丽的辞藻和旁征博引来展现个性,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其实,这种理解也是对公务员考试的一种极大的误解。不可否认,公务员考试是选拔性考试,但绝对不是个性化考试。
首先,从申论考试本身的性质来看,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绝不是求新求特的个性化考试。为什么说申论考试是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考试呢?首先,申论文章本身就是四平八稳的现代八股,具有平和、中庸、凝重、沉稳的风格,绝不需要凸现个性;其次,申论试题中的概括主要内容和提出方案对策部分通常都是根据阅卷老师商讨的标准答案进行评阅,具有统一的标准。论证部分的内容也是根据参考答案进行评阅,也有相对统一的标准。根据阅卷经验,从阅卷的过程来说,每个阅卷老师每天阅卷无数,每天的工作量大概是800~2000份试卷。试想,这么大的工作量,不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是万万做不到的。
第二,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公务员考试不同于选拔副处级、副厅级领导干部的考试,它选拔的是主任科员以下的普通公务人员,可以说是一种选拔“庸才“的考试。请注意,这里的“庸”丝毫不带有任何贬义的色彩,这个“庸”字是平和中庸的意思,“庸”不代表不优秀。实际上,在我的印象里,中庸反倒是一个带有明显褒义的词汇。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平和中庸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mean”,翻译成中文就是“中庸”的意思,代表一种很大的美德。有个做公务员的朋友曾经调侃说:“在公务员的队伍里做事,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你是不能有自由个性的,要老实做人,低调做事。如果你圆融练达,谦恭谨慎,为人平和就很容易讨到多数领导的欢心。相反,如果你锋芒毕露、爱出风头,那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劫数也就是你的命运。现在社会上流传‘20条潜规则,例如‘领导的意见不能提’、‘个人风头出不得’、‘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看法’等等,所以说,个性只能属于你的领导或上级。”尽管,这个朋友的话有些偏激,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几分道理。毕竟,层级分明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后,从个性化的影响来看,个性化的答卷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辞和观点,使答卷偏离主题。或是思想偏激,或是立场错位,使答卷有发泄情绪、抵触社会之嫌疑。一旦出现这样的试卷,分数毫无疑问就会特别低。国家不会也不可能让一个对社会有抵触情绪的人来管理政府事务,这样对党、对人民都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更多详情请登录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34507c1038p4.aspx
发表于 2012-9-21 1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概括 我觉得写作套路就是
是什么(歌颂国内今年成绩先   然后指出材料问题)
为什么(分析材料)
怎么办(罗列解决办法)
最后再歌颂一下 相信 明天是美好滴 party 是万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1-15 13:30 , Processed in 0.04161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