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48|回复: 5

当代愚公:“陆良八老”三十一年植树护林记(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16: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双双像松树皮那样皴裂的手,骨节变形,颜色深黑,有的连指甲都剥落了。这样的手是八双,他们举起铁镐锄头,向草木难生的石缝里刨下去。这一刨,就是31年。     这是一双双像松树根那样皴裂的脚,茧子开口,状若干泥,有的连疼痛都没有知觉了。这样的脚是八双,他们穿着橡皮草鞋走过寒冬酷暑,让一株株幼苗扎下8个乡镇。31年后,绿满石山,林涛激荡。   
这是一张张被雨雪风霜雕刻的脸,眼神平和,表情憨厚,有的连你说什么话都听不清了。这样的脸是八张,31年来,他们植树护林,锲而不舍,面对困难没有低过一次头,没有叫过一次苦。他们的生命是13.6万亩青山,让不同的人群在喧嚣声中肃然起敬。     
这是一组在我们时代背景下感动中国的群像——陆良“八老”。他们绿化的不仅是一座座荒山,还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他们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棵树,还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标杆。
“八老”中,有5名共产党,3名普通农民,他们都是地道的庄稼汉。   
巍巍龙海山作证,历史将会铭记这8位老人: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王小苗、王家云、王云方、王开和、王德映、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
凡人雄心
龙海山区海拔2200米,山高坡陡、地势险要,解放前是党的地下武装——原滇、桂、黔边区纵队的根据地。这儿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当地干部用一句话形容:“走十步,九步是石头”。“陆良八老”的带头人,现年73岁的王小苗回忆,从记事起,这儿就没几棵树,刮风时飞沙走石,薄薄的土壤都吹成了灰。每年三月至九月间,常常要遭遇冰雹的袭击,烤烟一墒墒被打得稀烂,才吐红缨的玉米包,被剔得像把梳子。冰雹多来几次,这一年的庄稼就绝收了。有一回冰雹过去,满目疮痍,王小苗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地头,捶胸痛哭,骂天骂地。树搭棚村民的痛,痛在王小苗的心里。   
31年前,41岁的共产党员王小苗担任民兵营长,他带领民兵到花木山打靶,转来瞄去,却连一棵可以充当靶子的树都找不到。望着这一大片荒凉的石疙瘩,想起山下的乡亲们淘生活的辛苦,“山上必须要有树”,王小苗萌生了种树的想法。1980年,国家号召植树造林,在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德昌的支持下,王小苗邀约山里邻近几个寨子的王家德、王家寿、王家云、王德映4名党员和王开和、王云方、王长取3位村民,在3月的一天上山扎营,开始种树。   
“山头要有树,农民才会富”,王小苗用这句话动员几条汉子。   
77岁的王德映当年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与王小苗经常因为各种公事而聚在一起。在上山种树之前,两人就已十分熟络。出于私人关系和“同为党员”的考虑,王德映答应了“来种树”的邀请。他一直记得,那年王小苗来家里找他,他未加思索便答应:“种树是好事,我就跟你一起种。”其实,当年王德映心里也有一种想法:“都说花木山是石头山,种不出树来。我不相信,我就想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把树种出来。”   
现年83岁王家云是共产党员,当年的生产队副队长,每天都要带着村民们干活,做事亲力亲为,“免得不能服众”,他知道种树是一桩苦活计,自己当然应该带头干。王家云有个亲弟弟,叫王家德,今年72岁。王家德那时在陆良的一家国有煤矿当矿工,也是党员。王家德回忆,王小苗以“现在种树,国家重视”这么个简单的理由,就说动了他。王家德自己也有想法:“种出树来,下地的肥料也就有了。”   
现年77岁的王家寿是党员,自然一说就通。王家寿和王长取也是一对亲兄弟,王长取小哥哥3岁,不爱说话,跟哥哥在一起的时候,他更愿意专心听着哥哥说,就跟着哥哥上了山。   
现年81岁的王开和那时在陆良县交通局当养路工,王小苗找他去山上种树,王开和当时只觉得王小苗“是个好人”,没多想,就跟着去了。   
现年83岁的王云方当时跟几个人都要好,看着大家都上山,也答应了。   
种一天树,大队上每天给他们记工分10分。那时候,他们是强劳力,在村里干活要轻松很多,每天也拿10分。同样是10分,王小苗等8位墩实的汉子,选择了向石山开战。   
那时候,在石头里淘生活是他们最寻常的日子,几个汉子对于那些犬牙交错的石头,从来就没有害怕过。从挥起锄头挖开第一个树坑起,他们或许未曾想到,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还要挖开一座又一座石山,还要种下一片又一片林子。这一群普通的农民并不以为,自己立下的是改天换地的雄心。他们的理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一句话:“应该的”。                        
三十春秋
  冬春挖塘,雨季栽树,为抢时间,8个人常常住在山上。“杂木砍下来搭个棚子,找些枝枝叶叶垫着,管它地上湿不湿,就这么睡了。”王家寿说,实在太冷了,他们就挤在一起取暖,第二天起来时,全身都是冰碴碴。   
横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是如何在漫山遍野的乱石缝中挖出塘子(树坑)来。“山上全是石头,一锄下去,火星直闪,有时三天就能挖断一把锄头。”王家寿说。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8条汉子硬是在乱石堆中挖出了4000多个塘子。   
为赶在下雨天移栽完所有树苗,8个人领着儿子、媳妇一起干。“晚上就住在山上。我们都自带伙食,白布口袋里装着苞谷面、老酸菜。烂席子也带着,还有棕叶子编的蓑衣,雨天拿它披,夜晚拿它盖。”   
刚上山的时候,老人们回忆,当年他们要么光着脚,要么穿着皮草鞋(用旧轮胎皮做底的草鞋)。杂木的刺、锋利的石头边常常划伤腿脚,但天长日久,脚上的皮肤磨出深褐色的老茧,硬得用针扎也难扎进去了。
有一次,王小苗病了,三天水米未进。山上无医无药,王小苗咬牙撑着。第三天中午巡山时,一屁股坐在一棵树下就睡了过去。王德映见情况不妙,赶紧下山找来小马车,将王小苗送进县医院。王小苗的老伴查彩英当晚赶到医院时,被吓得不轻——王小苗说不出话,连眼睛也不会眨了。医药费不够,查彩英恳求医生先行救治,第二天牵了家里的一头老黄牛卖掉,才凑够了医药费。待王小苗出院时,一头老黄牛的钱刚好花完。
4年风吹雨淋,8个人在花木山植树造林74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为了纪念大家曾经的艰辛付出,8个人一致同意,将这片林子取名为“花木山林场”。   
花木山造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有不少附近的乡镇派人找上门来,请求王小苗们前去帮助造林。从附近的乡镇开始,8个汉子率领数百名普通村民组成的造林队伍,走遍了周边乡镇,甚至还去了更远的师宗县。以前他们离家仅有数公里,后来离家越来越远,十公里、几十公里、上百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他们带领的造林队伍肩背树苗,一箩筐一箩筐地背上山去。有时是近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令人动容。   
蓝天白云下,连绵起伏的林海可以作证。从1985年至1995年,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王小苗等8人先后承包陆良县8个乡镇13.6万亩的荒山造林工程,成活率都在90%以上。
“林场再好,一把火就烧了。树栽活了,管护最关键。”王小苗说,自1996年开始,年事渐高的8位老人把精力放在了花木山林场的管护上,常年与青松为伴。一座土坯房,8个护林人。“谁先巡山回来谁煮饭,最后回来的那个,最好的饭菜都留给他。”王家德说,“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但谁的林子看得不好了,我们也吵架——只是从来不记仇。”
大约7年前,距离花木山林场不远的一座山头发生森林火灾,老人们怕山火蔓延过来烧了林场,踉踉跄跄地往大火方向跑去,准备守在那里随时灭火。当时已逾古稀的王云方被石头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伤了坐骨神经。伤还没痊愈,他又拄着拐杖上了山。“别人都去(巡山)了,我不去,不好开展工作。”王云方说,林场范围内有11个山头,每人管护1个,剩下3个共同管护,如果他不去,其他7个人的管护压力就大了。   
每年春节前后,鞭炮炸得震天响,8个老人却最是紧张。“鞭炮、礼花最容易引起火灾,一点都不敢马虎。”王开和说,他们8个人的家离林场不过三四公里远,可有8个年头,他们是一起在山上过的年,20来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打着地铺挤着睡。其余的年份,也是轮流守在山上。   
王家寿的儿子王明昆跟着父亲在林场过了5个春节。“半夜两三点钟,如果外面有动静,也要爬起来去看,要阻止人去打猎,更怕有人带火种上山。”王明昆说。   
在8位老人不计个人得失的精心守护下,花木山林场建成31年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这个季节,山上开满了野花,漂亮着呢。”王德映说起林场,高兴得像个孩子,“林子里还有斑鸠、兔子、野鸡呢,不让人打。”     31个春秋,老人们无怨无悔地过来了。不知不觉间,风霜染白了他们的须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6: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愚公:“陆良八老”三十一年植树护林记(2)

愚公不愚
  王小苗们轰轰烈烈种树的时候,村里有好些人出去做建筑工,当个泥瓦匠,一天少说也能挣2块5角钱。8个人中,好几个都会点石工、泥工。有人劝过他们,转行干点别样,比种树轻松、来钱。
劝他们的人,都是些会打算的人,就像《愚公移山》里面的河曲智叟,自以为高明,总喜欢为别人拿“主意”。但“智叟”却不知道,种树这件事,种着种着,已在王小苗们心中扎下了根。在王长取印象中,那时候,他一般都是带着百把人一起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毫不顾及什么刮风下雨。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他回忆说:“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带着一帮人一起植树造林,很光荣,人也很有斗志。”“种下一批树,就像生下了一群儿女,每天看着他们的成长,心里踏实、高兴。”   
一个朴素的愿望,造就了一份热爱的事业,老人们这时候已经和种树这件事难舍难分了。   
现年50岁的村民满石柱,当时算得上村里有文化的能人,他坦言,对种树“没得心思”。他说:“挖塘最苦,塘子的标准是长宽高各三十公分,一亩有445个塘,我们这儿石头多,一天最多能挖一百多个。苦死累死七角三分钱,不划算”,正因为如此,他佩服8位老人,“太不简单了,真的认不得他们咋个能坚持下去。”这个当年的高中生解释道,“这或许就是一种精神吧。”
如果说,那些会打算的人当时被看作“智者”,那么,老人们理所当然被看作“愚者”。老人们的“愚”,甚至受到了家人的抱怨。令老伴查彩英生气的是,别家的男人外出干活,都能带回家一笔钱,可王小苗不带钱回来不说,还老从家里拿东西上山。老两口常为这些事吵嘴,吵得最凶的时候,查彩英到街上花12块钱买了一口锅,准备离家自己过日子去了。“别人来劝我们,说老都老了还闹离婚,传出去会被笑话。”最终,咽下一肚子辛酸泪,查彩英忍了下来。王小苗也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种树这件事,总得有人干嘛。我们能种,会种,种得好,就应该种。”
其实,真正支撑王小苗们“种”下去的还是王小苗常挂在嘴边那句话:“共产党员就是要多做好事,做一辈子好事”。这是一种信念。   
老人们的“愚”,也受了到很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回顾那段历史,原龙海乡林业站站长张石林这样评价:“个个都出去赚钱,没有人种树,我们的生态环境将不可想象。没有这些老人的执着,也就没有龙海林业的今天。8个老人的带头,以及他们的组织管理、技术推广,为陆良县植树造林立下了汗马功劳。”   
事业上愚得执着,愚得可爱,愚得可钦可佩,正所谓愚者不愚,智者未必有智。在种树的方法上,王小苗们还很有办法,陆良县植树造林的经验,有好几条就是他们创造的。   
刚开始,种子直播下去,第二年却不见树苗长出来。“老鼠、鸟雀把松子吃掉了。第一年亏得很惨,借钱重来吧。”王云方老人回忆说。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漫山遍野找有水的地方,在水源附近安营扎寨,除草挖坑。冬天种下的华山松沉睡到春天,就会探头探脑长出来。初夏的雨季来临时,华山松的树苗长到有豆芽菜那么高的时候,就要移种了。按新技术进行育苗后,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后来我们摸索出经验,50天的树苗移栽后,成活率达到100%,80天的树苗,成活率只有60%,100天后移栽的,成活率不到10%。所以我们不管刮风下雨,育苗50天就连天连夜的加班移栽”,王小苗说。   
小松树成活了,上级领导闻讯来到花木山看了,连声说好,决定推广这种方法。这一推广,就推广到了全县、全市。王小苗们带头完成了植树造林从直播到移栽的技术革命。   
与其他几位老人不同,王家德印象最深的不是种树的辛苦,而是当年计算工钱和管理人员的那些事,当年的“八老”经验,也被很多植树队伍纷纷效仿。每逢雨季来临要种树了,他们就分头各自招人,上山种树。每位老人带百八十号人,种树期有时长达一个多月,每天都可能有新来者加入,也可能有人在种树季节还没完就离去。“八老”中只有一个人识字,还是小学三年级水平,认不出多少,算工钱就成了个大问题。他们琢磨出了一个办法:把招来的人分成8组,再由“八老”各自在组内挑选人品好、有文化的人,担任计工员。每天干完活,计工员都会大声读出每个人当天所干的工时,参加种树的每个人还要在本子上签字确认。到工期结束,每个人照着本子核对,按照每天0.73元的工资来结算。账算得清清楚楚,从未产生过纠纷。工期结束时,“八老”会下山去买热水壶、脸盆等物品,奖励工作成效突出的人。
村委会没有收入,守林没有报酬,“八老”尝试了“林下经济”,通过养鸡、养猪、养长毛兔、种洋芋、种蔬菜等方式,解决了日常所需。1997年,王小苗贷款4万元,在林场里栽上了桑,养起了蚕。由于林场的生态环境好,蚕茧质量高,4年后,不仅连本带利全部还清了贷款,还使林场有了收入。近几年,在林场仅有440平方米场房情况下,8位老人起早贪黑,曾创下养蚕30多张、养羊130多只、养鸡300只,养兔子150只,种杜仲近两亩的种植养殖规模。王小苗的二儿子王红兵说,养长毛兔那几年,他和王明昆背兔毛下山去卖,好的时候能卖到90块钱一公斤。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愚公:“陆良八老”三十一年植树护林记(3)

铁石心肠    
  对于家庭,老人们似乎都是“铁石心肠”。   
种树的那些年里,王长取说自己“基本不怎么回家”,白天山上种树,晚上睡在山里。为了赶时间挖树坑,保证下一年雨季来时能及时把树苗种上,王长取曾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而曾经的辛苦,老人已经不愿再提。他只记得,当初自己连山洞里都住过。碰上冬天山上下雪,他只能裹着一床单薄的被子,在寒冷中度过漫漫长夜。第二天一早,爬起来,他又开始种树了。“当时倒没觉得有多苦,就想着等我们把树种好了,通过验收了,跟着我们干的人就能拿到工钱了。”   
“几乎没怎么管过家里,连老伴患肺气肿去世前,也没时间照料。”王云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合格的父亲。   
说起这些年种树护林、常年不在家,8个老人都坦言,对妻儿怀有深深的愧疚。老人们的心,其实像满山的杜鹃花那样柔软,只是深藏在树林一样的胸怀里。
王小苗有两个儿子,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有两个儿子,不算多,很金贵。1983年暑假,17岁的大儿子突然发烧。那时他在板桥乡造林,家里人捎来口信叫他赶快回去。可他脱不开身,没顾上。老伴查彩英一个人把孩子送到曲靖的医院,终因延误了抢救时间,孩子撒手离去。查彩英哭成泪人,在医院附近挖了个坑,把孩子埋了。王小苗直到10天后,才知道大儿子的死讯。心里的伤痛无处排遣,就自编山歌,在僻静无人的地方哼唱。“怎么顾也顾不上,后悔啊!我这个心就像刀割一样,但除了哭啊哭的,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心里的疼痛,让我一个月瘦了15斤。”王小苗记得,大儿子那时刚初中毕业,成绩不错,喜欢打篮球,正准备到县城上高中。
王德映老伴也没少和他怄气。他常年守在山上,家里没有干活的劳力,孩子们早早地辍学回家盘田,“子女们没读成书,一个都没走出农村……”王德映边说边叹气。   
农村过年,家家讲究个团圆喜庆,王小苗们却难享天伦之乐。龙海山的气候,十个春节六个旱。为防止鞭炮引发火灾,王小苗已8年没有回家过节。终于有一年,王小苗的老伴查彩英买了大米和鲜肉,背着东西到山上,巴望能说服王小苗回家过个年。查彩英说:“叫花子也过三天年,我们几年没吃过团圆饭,你也该回家了。”王小苗很固执:“家,我是回不去了,我要守林啊!”查彩英一听火了:“你过年都不回家,难道要死在山上才算!”王小苗狠狠心,答道:“我死在山上可以,只要树活着就行。”查彩英又憋气又心疼,放下年货,抹着眼泪,背上空背箩回去了。
按理说,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年老了,也该享享来自儿女的那份孝敬了。可是,王云方却说:“我不好意思,我对不起我的儿女。”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肌梗塞差点要了王云方的命。住院花掉的1万多元让王云方时刻如芒在背,他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一家。   
现在,左邻右舍都开始过上了好日子,可8位老人的家依然没有多大变化。王小苗家是一片细长的小院子,进门左侧是一间破旧的土房,右侧是一间一层楼的浇灌房。形成对比的是,王小苗的几户邻居家都盖起了崭新的小洋楼。可问起家境,几位老人几乎异口同声:“可以,可以,中等,中等!”就像没有叫过苦一样,他们也没有叫过穷。   
老人们魂牵梦萦的,始终是那些山林。2010年,当地政府考虑到8位老人年事已高,为确保他们的安全,在建好瞭望塔、挑选出护林管理员后,才成功地说服老人家安享晚年。下山之前,王小苗、王家寿把他们的2个儿子叫到跟前交代:“我们几十年种下这片林子,别人守着不放心,只有你们守着,我们才放心”。
感动中国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有灾情”,这是流传在龙海乡的顺口溜。说的是没有树的年代,龙海乡雹灾不断、旱情不断。今天的龙海乡,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3%,居全县各乡镇之首。“八老”带头种下的树,留住了鸟儿和泉水,生出了菌子和鲜花。31年的时光,已化作一排排绿色的屏障,阻断了冰雹的袭击。因为减少了天灾,这里的农民放手发展烤烟、蔬菜,在林子里养鸡喂兔,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800元。就是在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的今年,龙海山核桃村响水箐的泉水仍然没有断流,供应着4000多人的饮水。
“陆良八老”植树护林,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原中共曲靖地委书记朱发虞长期关心“八老”的造林事业,即使到了离休晚年,朱发虞同志也和王小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关心、过问、支持“八老”的种树事业,并与王小苗结下了深情厚谊。朱发虞同志去世时,家人在朱发虞同志的通讯录中发现,这些年,老书记联系最多的人就是王小苗。此后,历届曲靖市、县、乡各级领导经常到花木山林场看望、慰问“八老”,给予“八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陆良八老”的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连续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2010年,8位老人集体入围“首届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环境保护奖——环保杰出人物奖”。2012年3月27日,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为王小苗等“陆良八老”颁发“绿化造林特别贡献奖”,并授予王小苗“当代愚公”称号。4月,曲靖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号召全市深入学习“陆良八老”的事迹。
而老人们淡定如初。让他们倍感欣慰的是:“社会上关心种树的人越来越多了。”     昆明市民宋文德专门登门造访,承诺每个月给8个老人每人100元。王小苗当场表示,不能接受这笔钱,其余老人也表达了同样意见。也是老人的宋文德大声说: “21岁的时候我也在宜良种过一年的树,太苦了。你们一干就是31年,我敬重你们。这只是想表达我的一点小小心意,希望不要嫌弃,我会把这件事做到我做不成的时候!”

  2012年3月29日,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到花木山林场看望“八老”,并代表市委、市政府给每人颁发了6万元的“绿化造林特别贡献奖”。
2012年4月6日,又是“八老”高兴的一天,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专程来到花木山林场看望慰问“八老”,盛赞陆良八老是“当代愚公”,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典型代表,并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八老”学习。秦光荣代表省委、省政府决定对“陆良八老”每人奖励8万元,并当场给“八老”每人送上了6000元的慰问金。有记者问老人:“你们这个钱想怎么花?”老人回答:“要记着帮更穷的,村里还有几个孤寡老人,也要帮。”   
陆良县人民医院决定,为“陆良八老”开通绿色通道,今后在陆良县人民医院就医,将免去所有医疗费用;陆良县安排了8名县乡干部直接联系“陆良八老”,结对帮扶。
陆良“八老”的事迹,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很多人流着眼泪看完“陆良八老”的报道,在新浪微博,一条关于“八老”的报道,短短几天就被全国网民转发了十多万次,有外地的网友发起志愿者行动,都想为老人们做点什么••••••
“八老”是事迹,让我们看到老一辈人对于事业坚定执着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更让我们领略到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与广阔胸怀。
这是源自高原的震撼!
  这是源自大山的感动!
“没有树,人也活不了”,这是王小苗们对种树的理解,这种对于种树再简单不过的理解,难道不包含着关乎生态、水土、环境、发展等这些重大命题深远的启示吗?
远古的高原孕育了人们容纳百川的胸怀,封闭的大山锻造了人们坚于岩石的信念。就是这种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就是这种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让王小苗们31年来,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我死了,但树还活着”,这就是老人们用生命抒写的最为宝贵的云南精神!
发表于 2012-4-11 17: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住,从此不再提这个命题
发表于 2012-4-23 16: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支持哦,陆良论坛兴旺
发表于 2012-4-24 15: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时学校组织活动,到林区看过王小苗并听他讲过,也不知现在怎么样,有空一定在去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9-22 10:05 , Processed in 0.0442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