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溢意

haha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4: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形势不会让这个神话破裂的,文艺有它的社会属性,陆良一年来被负面覆盖了,必须以正面来扭转的。多一些正面不是很好吗?省作协主席说得好,三十年,改变了很多人,但种树人的种树意志没有被改变,这难道不是种大德吗?
发表于 2012-5-7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现实主义是文学的根,但是我知道的云南作家协会近几年优秀文学作品寥寥无几,让大家失望的很。
发表于 2012-5-7 16: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zjw.cn/thread-140949-1-1.html自己看去,你们曲靖市委组织部的调查
发表于 2012-5-8 11: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啥子意思嘛,政治作秀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做秀也是好事哦,总比暗气沉沉有些生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当 代 愚 公——“陆良八老”三十一年植树护林记

                                               中共曲靖市委组织部

    这是一双双像松树皮那样皴裂的手,骨节变形,颜色深黑,有的连指甲都剥落了。这样的手是八双,他们举起铁镐锄头,向草木难生的石缝里刨下去。这一刨,就是3年。     
    这是一双双像松树根那样皴裂的脚,茧子开口,状若干泥,有的连疼痛都没有知觉了。这样的脚是八双,他们穿着橡皮草鞋走过寒冬酷暑,让一株株幼苗扎下8个乡镇。31年后,绿满石山,林涛激荡。
     这是一张张被雨雪风霜雕刻的脸,眼神平和,表情憨厚,有的连你说什么话都听不清了。这样的脸是八张,31年来,他们植树护林,锲而不舍,面对困难没有低过一次头,没有叫过一次苦。他们的生命是13.6万亩青山,让不同的人群在喧嚣声中肃然起敬。
      这是一组在我们时代背景下感动中国的群像——陆良“八老”。他们绿化的不仅是一座座荒山,还是我们的精神高地;他们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棵树,还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标杆。
“八老”中,有5名共产党,3名普通农民,他们都是地道的庄稼汉。巍巍龙海山作证,历史将会铭记这8位老人: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村王小苗、王家云、王云方、王开和、王德映、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
                     凡人雄心
    龙海山区海拔2200米,山高坡陡、地势险要,解放前是党的地下武装——原滇、桂、黔边区纵队的根据地。这儿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当地干部用一句话形容:“走十步,九步是石头”。“陆良八老”的带头人,现年73岁的王小苗回忆,从记事起,这儿就没几棵树,刮风时飞沙走石,薄薄的土壤都吹成了灰。每年三月至九月间,常常要遭遇冰雹的袭击,烤烟一墒墒被打得稀烂,才吐红缨的玉米包,被剔得像把梳子。冰雹多来几次,这一年的庄稼就绝收了。有一回冰雹过去,满目疮痍,王小苗看见一个老妇人坐在地头,捶胸痛哭,骂天骂地。树搭棚村民的痛,痛在王小苗的心里。
     31年前,41岁的共产党员王小苗担任民兵营长,他带领民兵到花木山打靶,转来瞄去,却连一棵可以充当靶子的树都找不到。望着这一大片荒凉的石疙瘩,想起山下的乡亲们淘生活的辛苦,“山上必须要有树”,王小苗萌生了种树的想法。1980年,国家号召植树造林,在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德昌的支持下,王小苗邀约山里邻近几个寨子的王家德、王家寿、王家云、王德映4名党员和王开和、王云方、王长取3位村民,在3月的一天上山扎营,开始种树。
     “山头要有树,农民才会富”,王小苗用这句话动员几条汉子。
     77岁的王德映当年曾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与王小苗经常因为各种公事而聚在一起。在上山种树之前,两人就已十分熟络。出于私人关系和“同为党员”的考虑,王德映答应了“来种树”的邀请。他一直记得,那年王小苗来家里找他,他未加思索便答应:“种树是好事,我就跟你一起种。”其实,当年王德映心里也有一种想法:“都说花木山是石头山,种不出树来。我不相信,我就想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把树种出来。”
     现年83岁王家云是共产党员,当年的生产队副队长,每天都要带着村民们干活,做事亲力亲为,“免得不能服众”,他知道种树是一桩苦活计,自己当然应该带头干。王家云有个亲弟弟,叫王家德,今年72岁。王家德那时在陆良的一家国有煤矿当矿工,也是党员。王家德回忆,王小苗以“现在种树,国家重视”这么个简单的理由,就说动了他。王家德自己也有想法:“种出树来,下地的肥料也就有了。”
     现年77岁的王家寿是党员,自然一说就通。王家寿和王长取也是一对亲兄弟,王长取小哥哥3岁,不爱说话,跟哥哥在一起的时候,他更愿意专心听着哥哥说,就跟着哥哥上了山。
     现年81岁的王开和那时在陆良县交通局当养路工,王小苗找他去山上种树,王开和当时只觉得王小苗“是个好人”,没多想,就跟着去了。
     现年83岁的王云方当时跟几个人都要好,看着大家都上山,也答应了。
     种一天树,大队上每天给他们记工分10分。那时候,他们是强劳力,在村里干活要轻松很多,每天也拿10分。同样是10分,王小苗等8位墩实的汉子,选择了向石山开战。
     那时候,在石头里淘生活是他们最寻常的日子,几个汉子对于那些犬牙交错的石头,从来就没有害怕过。从挥起锄头挖开第一个树坑起,他们或许未曾想到,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还要挖开一座又一座石山,还要种下一片又一片林子。这一群普通的农民并不以为,自己立下的是改天换地的雄心。他们的理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一句话:“应该的”。
                         三十春秋  
     冬春挖塘,雨季栽树,为抢时间,8个人常常住在山上。“杂木砍下来搭个棚子,找些枝枝叶叶垫着,管它地上湿不湿,就这么睡了。”王家寿说,实在太冷了,他们就挤在一起取暖,第二天起来时,全身都是冰碴碴。
     横在他们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是如何在漫山遍野的乱石缝中挖出塘子(树坑)来。“山上全是石头,一锄下去,火星直闪,有时三天就能挖断一把锄头。”王家寿说。双手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8条汉子硬是在乱石堆中挖出了4000多个塘子。
     为赶在下雨天移栽完所有树苗,8个人领着儿子、媳妇一起干。“晚上就住在山上。我们都自带伙食,白布口袋里装着苞谷面、老酸菜。烂席子也带着,还有棕叶子编的蓑衣,雨天拿它披,夜晚拿它盖。”
     刚上山的时候,老人们回忆,当年他们要么光着脚,要么穿着皮草鞋(用旧轮胎皮做底的草鞋)。杂木的刺、锋利的石头边常常划伤腿脚,但天长日久,脚上的皮肤磨出深褐色的老茧,硬得用针扎也难扎进去了。
     有一次,王小苗病了,三天水米未进。山上无医无药,王小苗咬牙撑着。第三天中午巡山时,一屁股坐在一棵树下就睡了过去。王德映见情况不妙,赶紧下山找来小马车,将王小苗送进县医院。王小苗的老伴查彩英当晚赶到医院时,被吓得不轻——王小苗说不出话,连眼睛也不会眨了。医药费不够,查彩英恳求医生先行救治,第二天牵了家里的一头老黄牛卖掉,才凑够了医药费。待王小苗出院时,一头老黄牛的钱刚好花完。
     4年风吹雨淋,8个人在花木山植树造林74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为了纪念大家曾经的艰辛付出,8个人一致同意,将这片林子取名为“花木山林场”。
     花木山造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有不少附近的乡镇派人找上门来,请求王小苗们前去帮助造林。从附近的乡镇开始,8个汉子率领数百名普通村民组成的造林队伍,走遍了周边乡镇,甚至还去了更远的师宗县。以前他们离家仅有数公里,后来离家越来越远,十公里、几十公里、上百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他们带领的造林队伍肩背树苗,一箩筐一箩筐地背上山去。有时是近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令人动容。
     蓝天白云下,连绵起伏的林海可以作证。从1985年至1995年,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王小苗等8人先后承包陆良县8个乡镇13.6万亩的荒山造林工程,成活率都在90%以上。
“林场再好,一把火就烧了。树栽活了,管护最关键。”王小苗说,自1996年开始,年事渐高的8位老人把精力放在了花木山林场的管护上,常年与青松为伴。一座土坯房,8个护林人。“谁先巡山回来谁煮饭,最后回来的那个,最好的饭菜都留给他。”王家德说,“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但谁的林子看得不好了,我们也吵架——只是从来不记仇。”
     大约7年前,距离花木山林场不远的一座山头发生森林火灾,老人们怕山火蔓延过来烧了林场,踉踉跄跄地往大火方向跑去,准备守在那里随时灭火。当时已逾古稀的王云方被石头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伤了坐骨神经。伤还没痊愈,他又拄着拐杖上了山。“别人都去(巡山)了,我不去,不好开展工作。”王云方说,林场范围内有11个山头,每人管护1个,剩下3个共同管护,如果他不去,其他7个人的管护压力就大了。
     每年春节前后,鞭炮炸得震天响,8个老人却最是紧张。“鞭炮、礼花最容易引起火灾,一点都不敢马虎。”王开和说,他们8个人的家离林场不过三四公里远,可有8个年头,他们是一起在山上过的年,20来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打着地铺挤着睡。其余的年份,也是轮流守在山上。
     王家寿的儿子王明昆跟着父亲在林场过了5个春节。“半夜两三点钟,如果外面有动静,也要爬起来去看,要阻止人去打猎,更怕有人带火种上山。”王明昆说。
     在8位老人不计个人得失的精心守护下,花木山林场建成31年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这个季节,山上开满了野花,漂亮着呢。”王德映说起林场,高兴得像个孩子,“林子里还有斑鸠、兔子、野鸡呢,不让人打。”
     31个春秋,老人们无怨无悔地过来了。不知不觉间,风霜染白了他们的须发。
                         愚公不愚
     王小苗们轰轰烈烈种树的时候,村里有好些人出去做建筑工,当个泥瓦匠,一天少说也能挣2块5角钱。8个人中,好几个都会点石工、泥工。有人劝过他们,转行干点别样,比种树轻松、来钱。
     劝他们的人,都是些会打算的人,就像《愚公移山》里面的河曲智叟,自以为高明,总喜欢为别人拿“主意”。但“智叟”却不知道,种树这件事,种着种着,已在王小苗们心中扎下了根。在王长取印象中,那时候,他一般都是带着百把人一起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毫不顾及什么刮风下雨。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他回忆说:“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带着一帮人一起植树造林,很光荣,人也很有斗志。”“种下一批树,就像生下了一群儿女,每天看着他们的成长,心里踏实、高兴。”
     一个朴素的愿望,造就了一份热爱的事业,老人们这时候已经和种树这件事难舍难分了。     现年50岁的村民满石柱,当时算得上村里有文化的能人,他坦言,对种树“没得心思”。他说:“挖塘最苦,塘子的标准是长宽高各三十公分,一亩有445个塘,我们这儿石头多,一天最多能挖一百多个。苦死累死七角三分钱,不划算”,正因为如此,他佩服8位老人,“太不简单了,真的认不得他们咋个能坚持下去。”这个当年的高中生解释道,“这或许就是一种精神吧。”
     如果说,那些会打算的人当时被看作“智者”,那么,老人们理所当然被看作“愚者”。老人们的“愚”,甚至受到了家人的抱怨。令老伴查彩英生气的是,别家的男人外出干活,都能带回家一笔钱,可王小苗不带钱回来不说,还老从家里拿东西上山。老两口常为这些事吵嘴,吵得最凶的时候,查彩英到街上花12块钱买了一口锅,准备离家自己过日子去了。“别人来劝我们,说老都老了还闹离婚,传出去会被笑话。”最终,咽下一肚子辛酸泪,查彩英忍了下来。王小苗也无可奈何地宽慰自己:“种树这件事,总得有人干嘛。我们能种,会种,种得好,就应该种。”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孤独者看到报道陆良八老最客观的文章,我来补充几点:1、当地有句顺口溜:羊钻箐,狗钻洞,毛驴摔倒在树搭棚。说明当年这些地方已经古木参天了,经过大跃进炼钢铁、农业学大寨把树木毁坏的面目全非,寥寥无几。2、花木山不是他们命名的,是原来地名,按照考证,那个地方来就是一个天然果树原地,因为在旁边的村子名字梨园山可以证明。3、那个林场是原来树搭棚大队集体规划的,王小苗和王家寿曾分别担任原来树搭棚大队的民兵营长和贫管,因为龙海公社分为区的机构改革以后,生产大队没有这两个职务,他们两才去承包搞林场建设。4、花木山林场所有权不属于他们任何人,那片土地至今还是树搭棚村委会没有分配给任何自然村管辖的土地。树木所有权应该是树搭棚村委会集体所有。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奉献荒山三十年

“陆良八老”列传·反响

连日来有关“陆良八老30年清苦造林”的系列报道带来了的暖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热议。

的确,在许多“学雷锋”的心思和行动流于形式、止于皮表的今天,能够实实在在地奉献自己造福他人的人,显得特别的难能可贵。或者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其实很多,但并不是这个物欲时代的宠儿。他们能够在公共媒体上发声的机会很少,能够在镁光灯下接受注目礼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

很幸运,我们找到了以“陆良八老”为代表的楷模。他们以自己卑微的双手从事着伟大的事业,在寂寞林间守望和坚持,在喧嚣世间无私奉献。相比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寂寞;相比光怪陆离的各类明星,他们无名。但正是这种寂寞和无名,铸就了社会的基石,涤荡着世人的灵魂。

他们已经寂寞,我们不能再让他们孤独,希望千千万万双手和他们一起,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他们不惧无名,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寒心,希望万万千千颗心和他们一起,传承美德造福社会。

“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他们的行为也值得我们媒体广泛宣传。”昨日,曲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全恩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本报如此大篇幅、持续性报道有关“陆良八老”的事迹,是做了一件社会影响力非常大的事。

在全恩德看来,“陆良八老”其实就是云南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去学习、去弘扬。

“用当今时代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种‘雷锋精神’,可谓是新时代的‘活雷锋’。” 全恩德说,曾经在很多场合,各级政府部门也曾邀请“陆良八老”,让他们自己言说曾经的造林事迹,“老人们的说法极其朴素,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执著的精神。而改造家乡面貌的事情,就是他们一直打定主意要干的事情,所以他们的意志很坚定,而这也是他们最终成功的原因。”

用全恩德的话来说,其实对于“陆良八老”的事迹,只要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去了解“陆良八老”的故事,了解“陆良八老”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就足够了。

“当更多的人读到报纸上的故事后,相信人们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种看法。”全恩德说道。


市民: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家住机电裕海小区58岁的陈美霞女士是名退休工人,昨天,在连续第二天读到本报关于“陆良八老”的连续报道后,她向记者表示,“从报纸上看到了8位老人的种树故事,也知道了他们现在过得都很不好,我就希望当地政府能适当考虑老人们的实际情况,在各方面帮扶一下。”

“每天7毛钱的工资又算得了什么,相比老人们的辛苦,相比他们所做出的大贡献,这点钱实在不值得一提。”陈美霞说她很佩服这些老人不图任何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而相比8位老人,现在的她已经足够幸福了。

已经退休了的陈美霞,现在每月的退休金有上千元,在日常生活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想到这些,我就替他们(八老)不值,辛苦了一辈子,结局却挺可怜的。”陈美霞这样说道。

在云大住宅区,32岁的李强目前从事着家电经营行业。虽然也是农村出身,但在商场辛苦打拼数年后,如今的他也早已有车、有房、有存款。

因为一直都忙于自己的生意,李强说他鲜有读书看报的时间。昨天上午,在听完记者的来意后,这位32岁的男人,花了大半个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本报有关“陆良八老”的连续两篇报道。

“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知道不少村里人直到现在都过得不怎么好,但我一直以为,那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不知道去靠努力拼搏才能达到成功。”李强说,曾经的他一度瞧不起一些农村人,觉得他们毫无追求。“我没法说清我现在的心理感受,我只想说,在读完老人们的故事后,我觉得我才是目光短浅,一直以来就只知道让自己生活的好一点,根本就没想过给自己的家乡做任何一点事情。”

说完这些话后,李强不好意思地笑了:“平时像这么酸的话我肯定说不出口,但今天不知怎么了,一下子就蹦出来了。”李强说,他从心底里敬佩8位老人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陆良八老,正是从内突破,突破流行的价值取向,坚守荒山,年复一年,用三十年重生了!
发表于 2012-5-9 14: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啊,政治,真会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1-25 20:49 , Processed in 0.05048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