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恩施市新塘乡河溪小学,一直小有名气。它的名气源于它的偏僻,它是全市条件最为艰苦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它的名气源于“背篓校长”田育才,田育才带领老师们用背篓背出了一所学校;它的名气源于那里有一支团队,从他们眼里能读到一所不一样的学校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河溪小学,凝聚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背篓背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团队诠释的团结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家庭展现的爱生如子的精神。现将河溪小学的先进事迹予以编发,旨在期望广大教职员工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建设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幸福教育,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促进恩施市教育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周阳艳和孩子们在校门口合影。(资料图片) 河溪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离恩施市新塘乡集镇50多公里。这里2001年才通电,2007年才通公路,2008年才有了手机信号。到过河溪小学的人,没有一个不被感动的;每到一次河溪小学,每次的感动又各不相同。是什么打动了来往者的心?又是什么让来往者感慨万千? 背篓背出一种精神 多年来,河溪人用的物资,在双河集镇买好后,全靠背篓背进山。路是蜿蜒的山路,一尺来宽,上面铺满“豆渣崖”上滚落的碎砂石。进出河溪,要么爬山,要么下坡。2000年,为了架通电网,当地村民和学校老师没日没夜地抬水泥电线杆。从双河集镇抬一根电线杆,需10多名壮汉走3天。一次,在一段陡峭的山路上,电线杆被摔碎了。看着一堆碎块,这群精疲力尽的山里汉子,忍不住放声痛哭。 背篓和打杵是当时河溪小学老师必备的工具。他们用背篓背教学用品到学校,他们用背篓背学生读物到学校,他们用背篓背水泥、钢筋到学校…… 校长田育才和他的老师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孤独和劳苦,但也同样感受到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幸福。那些年,他和老师们都要用几天的时间,把学生的书本、教学用的粉笔等文具、教具肩扛背驮运回学校;那些年,每天清早,他和老师们都要去附近的河里挑水,保证师生每天有足够的生活用水;那些年,他和老师们放学后在校园的菜地里种菜,让师生们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那些年,他和老师们翻山越岭到一户户村民家家访,为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垫钱,把生病的学生连夜背出山送到集镇或城里治疗…… 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田育才和老师们的青春如同学校旁边的溪水,悄然流逝,转眼到了2004年,这年4月,市政府决定给学校拨款5万元维修校舍,这是学校有史以来得到的最多的一笔钱。为了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田育才召集全体教师讨论,确定方案,最后决定教师自己动手把校舍维修好。 建筑材料要从25公里外的双河街上购买,可是运费比成本还高。一包50公斤的水泥,只要15元,而运到学校的运费却要25元。为把为数不多的钱用好,田育才和老师们就利用休息日和假期自己背材料,还动员部分家长和村民义务投劳。每个老师配备一个背篓和打杵。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把600多包水泥背进了山。而那年,他们还当起了工人,修建了厕所;他们成了粉刷匠,利用暑假,粉刷了校舍内外墙裙和门窗……在这次修建中,田育才从工资里拿出850元,买回一辆翻斗推车,为挑砂节省劳力,买回一个焊机,自己动手焊接,买回一个攻丝机,自己加工水管…… 到当年秋季开学,学校完成了操场硬化、阳台翻修、教室粉刷。老式的厕所,也改建成了地面铺防滑砖、墙面贴瓷砖的冲洗式厕所。学校还建起了沼气池、浴室。其后几年,还装修了办公室,维修了师生宿舍,引来了山泉,新建了食堂,添置了远程教育设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就是这样,田育才带领老师们当搬运工、炊事员、泥瓦匠,整教室、平操场、修食堂,在深山里建起了一所设施齐全的学校,背负在他们身上的背篓,成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校长田育才也由此被称为“背篓校长”,并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团队凝聚一份情怀 河溪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就是一家人,老师与老师的团结令人羡慕,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令人敬佩,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令人嫉妒。 2007年,两名年轻的女教师走进了河溪村。那是9月11日,周阳艳、陈小华两人怀着不安的心情,携带着沉重的行李赶往河溪小学。去学校的路是机耕路,路面坑坑洼洼,车子颠簸着走了十多公里,渐入深山中。山很大很大,大得让周阳艳、陈小华这两位生在山里长在山里的人都被折服。行至半路,因路面垮塌,车子不能继续前行。这时,学校请的4辆摩托车来了,田育才和老师们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搬过去,然后用摩托车载着她们去学校。经过一路颠簸,她们终于来到河溪小学,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五星红旗的亲切,看到那鲜艳的色彩,我心里才豁然开朗。”周阳艳说。 在周阳艳和陈小华没来之前,河溪小学原本只有4位老师,年龄均在50岁以上。因为老师少,学校虽然采取的是隔年招生的方式,但仍有4个班,每位老师每天的课都排得满满的。 学校安排周阳艳担任学前班的班主任,教二年级的音乐和思想品德、四年级的英语和音乐、六年级的音乐和美术,同时还兼管学校少先队工作及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任务分下来,我不仅感到了压力,更感到一种促使我把每一件事做好的动力。”周阳艳说。周五,同事们都各自回家了,因离家太远,交通不便,周阳艳选择留在学校。 那是周阳艳第一次单独在校,望着深邃的天空、空旷的校园,她害怕了。白天喧闹无比的学校骤然安静后,周阳艳就揣摩着如何度过这漫漫长夜。本来胆子还比较大的她,看着周围几户稀落的人家,本想找一点农户家的灯光为自己壮胆,可漆黑的夜就像一潭幽深的湖水,让人喘不过气来。 正犹豫着,校长田育才来了,叫她去吃饭。田育才家离学校不远。他的妻子说:“要是害怕,你就在我们家睡,让育才去学校守校,要么,让我的孙女(在读四年级)给你做个伴,晚上有个说话的人。”尽管害怕,但周阳艳时时都感受着团队的温暖。有一次,周阳艳一人在校,第二天清早起床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袋花生,大概有两三斤,周阳艳一猜就知道又是田校长放的;揭开炉盖一看,煤火燃得旺旺的,知道田校长又往炉里加煤了。看着这一切,她心里又感动又伤感。 2008年4月的一天,周阳艳迎来22岁生日。那天,凡是她去上课的班级,孩子们都齐唱生日快乐歌,并将亲手制作的卡片、采摘来的野花、自己缝制的布娃娃送给她;有的班级教室里还装扮得五彩缤纷;老教师则从自家带来鸡、肉、新鲜的蔬菜;连附近的村民也打电话或专程到学校为她祝贺生日。“在我人生的22个年头里,这个生日与众不同,这一天的快乐与幸福让我终身难忘。”周阳艳说,“来河溪的日子,他们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我都将珍存于心。是老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山里人的浓浓深情,让我们甘愿扎根在河溪!” 工作到深夜是他们的习惯,批改作业,看护学生,讨论学校发展,不是一个人而是5个人一起工作到深夜。在这里,他们是一个团队,凝聚的是一种团结向上的朴素情怀。 笑脸绽放一片希望 为便于管理,田育才和老师们一直坚持在校住宿,尽管他家离学校不足400米,但他还是和其他老师一样,坚持到双休日才回家一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为校长要给其他老师做个榜样,同时,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也是全天候管理的需要。 全校74名学生中,有40多名留守儿童。因此,不少孩子从学前班就在校寄宿,小的才4岁多。孩子们衣食住行的担子全落在老师身上。学生洗澡洗头,要老师帮助;学生尿床了,老师要帮忙洗被子。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常常会因为想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原因晚上哭闹,而老师们则会耐心地哄他们入睡。尤其是学生的身体健康最让人操心。有一次,四年级一名学生突发急性肠炎,田育才背着学生连夜走了25公里山路,将孩子送到双河医院。像这样的事,一学期会遇上好几次。为了救一时之急,他买回备用药品,供学生使用。 河溪小学是一个隔年招生的学校,他们做到了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还成为了村级小学管理的典范。 3名即将退休的老师,备课一丝不苟,教学有条有理,辅导记录详实,作业详批详改,他们说,教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两位年轻老师给学校增添了活力,也带来了希望。在刚刚结束的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学校参赛的两名选手分获一、二等奖,学校各门课程开设齐全,学校各项活动认真开展,学生说,他们在学校很幸福。 校园里总是干净整洁,被褥虽然简陋但干净,餐桌椅虽然陈旧但摆放整齐。家长们说,学生们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河溪山大人稀,家长接送签字制度多年如一日,不曾有一日耽误;几十个孩子的升旗仪式十分庄重,河溪村唯一的那面国旗是山里人的希望;魔法教室里的图书借阅登记,每个学生达到20余次,远程资源运用人均达到20节次。这些无不显示学校管理的细致。 课间休息时,河溪小学的教职工一起在校园的菜地里种上卷心菜、四季豆等,为孩子们提供新鲜而又安全的蔬菜。 在河溪小学经常可以见到:学生依偎在老师身边,听老师讲作业;老师给学生整理衣领或者红领巾;老师牵着学生的手,一起来到办公室;学生与老师一道打球、游戏。 2010年,周阳艳接过了“背篓校长”的担子,他们依然围着一个炉子吃饭,守着一间房子办公,遇事争着干,有难大家帮,就像一个家庭。 从老师们爱生如子的怀抱里,从孩子们甜蜜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河溪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