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海孤魂 于 2012-8-23 15:29 编辑
七夕本是“女儿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和情人没有关系,牛郎织女只是神话。“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少女节”,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每到“七夕节”晚上,女子都要穿针引线,摆下瓜果贡品,乞求自己能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心灵手巧,做一手好的针线活儿七夕节是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中国没有情人的概念,情人是西方的概念。因此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如果非要给一个什么称呼的话,应该称它为“中国爱情节”。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反对年轻人过情人节,但反对把七夕说成是“中国的情人节”——“牛郎和织女怎么是情人呢?他们与罗密欧和朱丽叶完全是两回事。七夕这天,应该是牛郎织女和儿女见面,是全家团聚的节日。现在,我们没有挖掘出自己传统节日的魅力,难怪年轻人都去过洋节日了。 七夕节的主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今天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它有关爱情的成分,将其理解为中国的“情人节”,这是生活对民俗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变化。但与古代相比,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交往更加开放、自由,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婚姻成了“快餐”,我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可以利用七夕节这个传统节日,将它改造成婚姻伦理日、教育日,对夫妻双方进行婚姻忠诚教育、责任教育。 笔者认为,年轻女孩子过七夕无可非议,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但是无知商家偏偏误导盲目消费,加上所谓“中国情人节”称谓,反而显得乏味。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中国还不富裕,特别是年轻人正在处于奋斗阶段,必须为将来生活储备财力物力,为一个节日,疯狂消费,把七夕变七劫,那就彻底把这个传统的节日变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