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8734
- 积分
- 5246
- 声望
- 点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1-10
- 听众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4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瘤牛原产于印度,瘤牛脖子上方有一个硕大的牛峰,有的甚至重达几十公斤,像一个大瘤子,喉部的松肉皮延长为肉垂,直至腹部。两耳大而悬垂,有明显的抗热和抗病能力。100多年前由印度传入巴西,100多年来,巴西科研部门经过对该牛种进行了不断的基因改良,使瘤牛的产肉、产奶量以及抗病进一步提高,一头大的瘤牛最重可达1300多公斤,而且毛短,生长期短,肉质细嫩。许多国家利用瘤 瘤牛
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成含不同程度瘤牛血液的新品种。中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入,在海南等地饲养。美国用几种印度瘤牛略加欧洲牛血液育成婆罗门牛。繁殖力强,利用年限长。出肉率高,经肥育后屠宰率可达60%~62%。
有乳用、肉用及役用等类型。因鬐甲部有肌肉组织隆起如瘤,故名。耐热、耐旱、耐粗饲。体格较高,头面狭长,额宽而突出,颈垂特别发达,蹄质坚实。汗腺多,腺体大。对焦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皮肤分泌物有异味,能防壁虱和蚊虻。
编辑本段体型特征耐热、耐旱、耐粗饲,和普通牛杂交,其后代有生育力。体格较高,骨骼纤细。头狭长,额宽而突出,耳长大而下垂,颈垂特别发达,甚至可延伸至腹下与阴鞘及阴囊皱褶
瘤牛(5张)相连结。瘤峰发达,形状不一,重5~8千克,约占体重的2~3%。蹄质坚实,皮肤松弛,被毛短粗且稀疏。毛色多种,常见的有不同深浅的灰色、褐色、红色及黑色等。汗腺多,腺体大,易排汗散热。对焦虫病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并能遗传给其与普通牛的杂交后代。皮肤分泌物有特殊气味,能防壁虱及蚊虻。许多国家利用瘤牛与欧洲肉牛杂交,培育出含不同程度瘤牛血液的优良新品种(见牛)。中国也曾引入瘤牛改良当地黄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