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7|回复: 8

[其他] 大饥荒、估产和交公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 1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海孤魂 于 2013-10-1 19:34 编辑

大饥荒、估产和交公粮
龙海孤魂
    1959——1962这三年,官方说法是“三年自然灾害”,而我们当地人称为“大饥荒”……童年时,尽管大饥荒已过去数年,但人们记忆犹新。村民言谈话语中,父母只要看见我们吃饭掉在地上的米粒,常常会用手认真的捡起来,吹去灰尘,再放入嘴里面细嚼慢咽下去,这场面很感动人,感动到深入脑海嵌入记忆的,是抹之不去的凄惨恐怖!人们言必饥荒,话必大饥荒。看到村人顿顿玉米饼子、煮洋芋,村民说:这比年馑好多了。那几年,几个菜饼子就能换来个媳妇呢!媳妇就是老婆。我所在的龙海山区。困难时期很多外地女人跑到我们这里觅食。村里娶外地女人的人家不少(元谋、大姚、禄丰等县的都有)。说起大饥荒年月,村民有许许多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一天,我们村里老张去马街卖柴,回来就发神经又叫又喊:路上饿死人!路上饿死人……原来老张卖柴时因为挑担子走的急,怕被村干部不让上街,追赶回去参加劳动,只有天黑咕隆咚的就大清早起床赶路,路上打火抽烟,亮光一闪把老张吓个半死,原来路旁的松树下横七竖八的靠了几个死人,男女老少大人娃娃。都是从什么地方来此地讨饭的叫花子,白天四散乞讨,夜晚靠在路边松树上睡觉,结果连饿带病死在路旁!
    还有一天,村头婆树下靠着个讨饭老头。村人见他饿的可怜,拿了半块菜饼子给他,老汉抓过饼子就往嘴里塞,只听喉咙里“咯”一声,再看,人已经没气了。饿死的?噎死的?总归跟饥饿有关。一个外乡人来此地拾麦,饿的站不住,只好在麦地里爬着拾,一边拾一边爬,一边还不断搓揉麦粒往嘴里塞——人都饿疯了!
    有一个禄丰女人带着两个妹妹讨饭而来,村里人也不说买媳妇,只拿了半口袋苞谷给她,这女人当下就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推给了村人说:反正这妹子留下我也养不活,你领了去养上几年就能做媳妇……
    所有这些恐怖记忆凄惨故事,说的都是外乡人外省人,我们村自己呢?村民倒也实话实说:记不得啥时吃过一顿饱饭,大饥荒年倒也没饿死人!怎么回事?这里面故事就多了。
    我生长的龙海山区,地处陆良坝子东面,海拔高,全部是旱地作物,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俗称“老少边穷”地区。历来就是出名的边远穷困贫寒之地,地广人稀土地贫瘠落后闭塞物产欠丰。我们这个小山村拢共二十多户人家八九十口人,种着二百多亩在石头缝隙里面堆积成红色酸瘦薄特点的所谓土地,夏秋二季小麦洋芋苞谷,风调雨顺好年头一亩地也不过打百十斤麦。老人们告诉我们,一年四季一日两顿,糊汤糠菜饼子辣子水,好年月如此,坏年月如故。吃顿白米或者少掺一些玉米面的二合一饭,只有过年娶亲这样的大日子。好日子坏日子无甚区别,反倒有些“歪打正着”的意味,加上山毛野菜,胡萝卜,虽然从来没吃过饱饭,但也挺过了恐怖的大饥荒。这其中文章,就不能不说到“估产”和“征粮”,不能不说到乡亲们与历朝历代官府之间,持久延续着一个斗智斗法的传统——“瞒产私分”。
   从目前披露的官方说法(包括一些政治人物回忆录等资料文字),三年大饥荒饿死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争议只在到底因饥饿或饥饿造成的疾病死了多少人。这个数据我们陆良也是没有披露,历史只随笔一代不了了之。说法不一只是由于统计方法不一。有个数据是根据那三年全国人口负增长而得来。
   造成大饥荒的原因,有的说自然灾害加苏联逼债。但至今取得基本共识的说法,是“人祸大于天灾”,中国幅员辽阔,生产力低下,天灾几乎年年有,但这样大面积饥荒集中死人的情况,却不是年年发生。而那三年,大概除了极少极少的人,全国人民都在挨饿。连回忆毛泽东的文章里都无法掩盖这个事实:毛的警卫员探家归来,流泪给毛讲述家乡发生的饥荒……
   导致大饥荒原因说来也挺简单,就是由于冒进(大跃进)而造成大面积的浮夸风。浮夸风导致统计数据极其严重的失真。进而又根据完全失真的数据,制定出各项农业政策。用一句通俗话说:如果人人都浮夸虚报说亩产能过万斤粮,那国家据此征收你一千斤公粮不算多。如果事实是你一亩地只能打八百,这一千斤公粮从何而来呢?自然而然,就要从农民嘴里“掏出来”(用口粮顶)。就这么简单!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办食堂惹的祸,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化,生产队办起来食堂,农民只要负责劳动,放工回家到食堂打饭吃,开始各家各户把自己家储备粮交给食堂,还红红火火几天,等把那些物资吃光以后,食堂下放,饥荒就来了。我们村人说起大饥荒,说起死人,更多是说外乡外省人。说到自己村,更多是估产和征粮。说到估产征粮,用八个字形容一点不为过:村民会立时“满头虚汗,浑身发抖”!
    记得我童年时代曾经问过曾经担任人民公社(后来改为生产大队)书记父亲,他严肃的告诉我,陆良大饥荒不是1958年,而是1959年春天以后,当时我们这个贫困山区,想搞浮夸“放卫星”也难。你说亩产四百都没人信,更别说成千上万。但别处浮夸风又时时影响着这里,尤其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政策的执行落实。官府官员们要政绩,而他们的政绩,又自然而然势必与民众的利益相矛盾!这种状况几乎无法避免。道理很简单,如同你要学当雷锋,你就要比别人少休息。一个基层官员想要政绩,在当时就只有盘剥农民!那几年县上、区里官员嘴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看人家谁谁谁咋给国家做贡献哩,咱也是贫下中农,咱不能落后,咱不吃“救济粮”!
    所谓吃“救济粮”,就是吃国家靠国家养。比如:一个农民操劳半生,后因病不能干活没有工分,规定的口粮又不能不分。村里就屡屡做他工作,希望他自己提出少分一点口粮,余一点可以分给大家。开春如果那个农民家没有口粮怎么办呢?申请救济粮,到当地国家粮管所领取。
“官员一句话,农民半年粮”!此话真是一点不假。老人们说到此,满目苍凉的脸会显出说不出的黯淡凄凉。甚至满含老泪。
   由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种地,少不了给国家交租,我们陆良称之“公余粮”。生产力低下的国家经济,实际大多靠农业支撑,也就是说,农民的肩膀扛着这个国家。修路架桥开矿办厂,所有财政支出,大多来自土地。由于山区落后,副业没有出路,除了贫瘠土地上一点粮食,几乎再无其它产出,但财政支出各项又不能少,于是除了公余粮,时不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缴纳,就相当于今天的各种税赋。不过那年月不这说缴税纳赋,而是根据需要巧立名目。如文革期间村里除缴纳公余粮之外,还有什么“贡献粮”、“忠字粮”、“爱国粮”,一亩地这一升那半斗,实际都是从农民嘴里“掏”!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遇到运动,都要学生写标语到处张贴,当老人们听到我们刷标语的浆糊都是小麦面熬的,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现出万般惊奇,说:种庄稼的活人东西,你们拿来耍哩!活人,活命也!
    农村各种粮赋征收,倒也不完全靠一拍脑门就定下来。也是依据收成的估算,这也要靠农事经验,但更多的,是官府官员根据政治需要。而农民则靠斗智斗法获取一点微薄之利。“瞒产私分”是我们这里一个传统,据说久远年代就搞这一套,而今更是离不开。不这样,我们村不会没有人饿死!据说解放以前地租粮赋,根据地亩情况,定个基本数字,好年景缴纳之后农人可多得。遇天灾人祸,官府可据情况作适当裁处,或减免地赋,或开仓赈济。历朝历代大都是这一套,但施行起来又有不同。而今从老人们嘴里,官府历来只有多征没有少收的情况。
   解放以后,这套办法照样存在,想多征就要靠估产来制定征收计划。我们这里,每年夏秋两次,大约上半年的四五月下半年的七八月,县区两级各机关各单位的干部基本就走空了,组成浩浩荡荡的“估产工作队”,下乡进驻各村各队。根据估产,制定征收计划。估产实际只是走程序,本地能产多少缴多少粮,实际早有传统数据,除特殊年景,八九不离十。
    前面说了,官府官员最需要的是政绩。而当时的政绩,当然也只有“多打粮多贡献”。贫瘠土地,不是你想打多少就能打多少,而官府为了政绩,唯一办法就只能是多估。多估才能多征多收。于此年年估产,对农民而言,就好像打仗,好像一场灾难。你要多估多收,他要少估少纳,官府和农民的心眼就不能不大动起来。的确,这是斗智斗法,拼智慧玩心眼的最集中体现。估产队驻村,各队无不好饭好茶好烟好酒相敬,这是传统,为的是让对方“嘴短”。于今所不同,是干部驻队一天交纳伙食费一角五分钱一斤粮票。不过,谁家一角五分钱能杀猪宰羊杀鸡呢? 好吃好喝之后,就开始估产。
   第一步:丈量地亩。一块地,官员和生产队干部并排走过,以步数丈量地亩大小。双方都需要一定的农事经验。但若论玩心眼,官员一般玩不过村干部。丈量完毕,明明是双方都一步一趋,口中念念一步不差,但量到地头,必定有数字差距。一般是官员多量村干部少报。这就给农民提供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双方争来斗去,最后确定一个都能接受的数字。
   第二步:估苗(观察庄稼长势)。长势好坏明摆,基本都不会走眼。这一关的关键,其实就是斗嘴皮。官员一般爱说:长势好,亩产至少两百八九。农民就叫苦,一般回应是:打不下打不下那么多,你看这玉米颗粒,不压秤!意思就是雨水不好,籽粒灌浆不满,空瘪多……这又是一番讨价还价。
    第三步:宣布估产结果,一旦定下估产数,村民就知道征收公余粮数。
    整个工作队驻队估产,大致三四天完成。政府领导心里,实际早有计划,也就是底线。农民再有心计,说破天这个底线不能逾越。按照毛泽东老人家一贯教导: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实际每年的征收计划都只会高不会低,这本身就是给农民留有余地,而不是给农人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留有余地。每年的估产,底线不能突破,那么争来争去,其实就是争个每亩地能少征收三五十公斤而已。为了这三五十公斤,也许早远远超出农民已经的付出。其实,当年陆良县公余粮总数目的二分之一是由三岔河(三区)、板桥(二区)和马街(五区)三个区承担 。
发表于 2013-10-1 1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 2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
发表于 2013-10-1 22: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报,浮夸的回报
发表于 2013-10-1 23: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这个情况 实在是。。。。。
发表于 2013-10-2 01: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追忆的往事{: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0-2 05: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代!国家当地主!斗农民   呵呵
发表于 2013-10-2 07: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是国人的辛酸血泪史,我们家外公在那个年月活活饿死。。。。。。
发表于 2013-10-2 11: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记得懵懵懂懂的时候交过一年的公余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7-6 02:34 , Processed in 0.0608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