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2|回复: 11

[新闻转载] 一个产粮大县的忧思:陆良县如何守住“滇东粮仓”的招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17: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海孤魂 于 2013-12-23 17:56 编辑


        陆良,云南第一大平坝,是云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稻谷示范县,素有“滇东粮仓”的美誉,多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然而,受4年连旱、劳动力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产业链单一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产粮大县如何向粮食强县迈进,守住“滇东粮仓”这块招牌?
妇女成为种粮的主力军记者 李秋明 摄
良田耕种少不了劳力
秋冬马铃薯需精耕细作
农机收割受农户欢迎
       初冬,走进陆良县小百户镇老母村委会抄麦地村,柔和的阳光洒在一片葱绿的田间,当地的粮食种植大户张海生家地里的马铃薯长势喜人。随着张海生一锄头挖下去,10多个体型偏胖的“金豆豆”露出土面。“今年种了70多亩,农科站育出的种子好,亩产可到2000公斤左右,按市价每公斤3元,今年种的这些晚秋马铃薯能卖40多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还有30万元左右。”丰收之年的晚秋马铃薯成为张海生种粮收入的支柱。
      陆良县马铃薯生产一年三作,其中秋冬马铃薯作为反季蔬菜和淡季加工原料的重要补充,由于品质优良、市场需求大,目前外销比例占生产总量的85%以上,已发展成为该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据陆良县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陆良县粮食生产已经十一连增”,今年陆良全县预计实现粮食产量36289.1万公斤,比去年增加2040.3万公斤,可实现产值15.72亿元,比去年增加1.77亿元。
     “种粮大户毕竟是少数,其他大多数农民每户种植面积不超过10亩,当然不会有张海生这样的效益。”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可喜的丰收背后还有很多忧虑“。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成为种粮的主力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链单一,将来粮食怎么种,种什么,如何提高种粮积极性,一系列制约粮食生产的短板值得深思。”
      劳动力短缺推高人工成本
      每逢水稻收割的大好季节,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水稻人工收割价格不断提高,一亩地人工收割费高达360元至420元左右,收割水稻成了农民最发愁的事。
      然而,采用机械收割水稻,一亩只需要17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接受机械收割。
      “我总共承包了500亩地种粮食和经济林,如果每次耕种都雇佣劳动力,一个劳动力一天要300多元,两台小型农机省了不少成本。”种植大户张海生体会到了使用农机带来的实惠。
      据介绍,为确保丰收的水稻颗粒归仓,陆良县涉农部门积极组织人力、合理调度农机,通过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引进久保田、洋马收割机帮助农民进行机械收割。今年水稻机械收割面积不断增加,为农民大幅度节省了水稻收割开支。10月上旬,全县水稻已全部收获完毕。 “自从加入了合作社,省了不少心,统一教技术,统一供应化肥、种子,统一收购农作物,洋芋还在地里没挖出来就被订单买走了。”小百户镇老母村村民张福海享受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 数读
□ 据陆良县工商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县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43家,注册成员户数为8581户,出资总额为2615万元。
□ 2013年陆良县农机总动力达473835.34千瓦,新增农机动力2.6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9049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4811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3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7台;完成农机作业综合配套面积138万亩。
■ 应对
       发展专业合作社 大力推广使用农机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此外还应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成贵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
        面临大旱粮食产量如何保证
       2010年,云南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作为重旱区的陆良,小春粮食大幅减产,但全年粮食总产仍高达2.938亿公斤,比上年增720万公斤。粮食产粮不减反增,这应该归功于因地制宜的种植规划。
据了解,在小春作物几乎绝收的严峻形势下,陆良推行了水改旱,扩大间作套种面积。资料显示,陆良2010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25万亩,比上年增2.34万亩,其中水稻、玉米、马铃薯3大粮食作物高质量、高规格举办9个片区94360亩高产创建样板。通过省部级水稻、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规模举办样板,集成和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高产示范样板田的水稻每亩能产750公斤左右,收割完稻子就种蚕豆,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三岔河镇黄家圩村村民张宝明家里的9亩田在收割完水稻后全部种上了蚕豆。
       黄家圩村是三岔河镇水稻高产示范种植创建的核心种植区域,全村11个村民小组1365户5786人,耕地面积3290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蚕豆种植为主。以云粳29号为主的200亩核心样板田为例,通过测试,核心样板平均单产达756公斤,比大面上平均每亩增39公斤。 “对农户每亩补助化肥40元、补助良种25元、补助农药20元,在核心样板移栽之前,分不同内容组织农户培训,农科人员在田间进行实地指导。”三岔河镇农科站站长武艳飞介绍到,只有通过向农户多补助资金、多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 数读
□ 近年来,陆良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累计完成31.19万亩,建设高稳农田59.93万亩。
□ 陆良全县共有水库122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95座,总库容19742.97万立方米,设计供水1782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15960万立方米。
■ 应对
        良种良法良田同步推进
        “良种良法和良田的同步推进是粮食增产的必由之路,良种良法是增产潜力的重中之重。”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琼芬认为,从良田来看,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间套种推广面积、开发利用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推广良种,还需要良法配套,仅仅依靠单项技术突破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比较困难,要形成良种良法结合、农艺农机配套的技术体系。通过农机推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肥药使用改进等综合措施,提高粮食增产的潜力。
       “粮袋子”怎样变为“钱袋子”
      “粮袋子”如何转化为财富,陆良县从粮食加工后身价剧增的“蜕变”中找到答案:立足农业做强工业,让农民在粮食产品增值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显得很关键。
       陆良县粮油购销总公司,拥有国有粮食直属储备库、军粮供应站、粮贸中心、陆良县爨乡油脂公司、云南陆良爨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县41个收储购销网点遍布全县10个乡镇和华侨农场,有在职职工223人,固定资产370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744万元,粮食总仓容量8570万公斤,主要粮食经营品种包括稻谷、玉米、蚕豆、小麦、油菜籽、豌豆等。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2011年粮食总经营量达8241吨,粮食销售总量7911吨,实现销售额9314万元,2012年粮食总经营量5083吨,完成粮食销售总量4828吨,完成销售收入6700万元。
       旗下爨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从过去仅有的小型“三O型、五O型”碾米机发展到现有日产5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所生产的“绿源”牌优质大米,2005年荣获《中国国家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并获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是陆良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米龙头企业。
尽管龙头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企业负担过重,不能轻装上阵; 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企业和经营组织贷款难,资金筹措难等。
■ 数读
□ 陆良县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63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资产总额19.67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县级龙头企业44家。经营范围涵盖粮油种子、畜牧业、茧丝绸、蔬菜、水果、林纸加工、特色养殖等农业产业。
□ 重点龙头企业预计全年可实现总产值14.2亿元,同比增76.6%;实现销售收入13.6 亿元,同比增158%;实现利税总额5500万元,同比增222%;实现上缴税金2200万元,同比增112.9%。
■ 应对
       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推动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陆良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来发展农业,着力扶持、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技术新、产业链长、深加工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下一步,陆良将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努力构建一个促粮食发展,保农民增收的大服务体系。
        陆良县农业局副局长李瑞兰表示,“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开展工作,发展更多粮食经纪人,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各抒己见
      “在家种粮食的收入比起打工是少了一点,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孩子能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城里的医疗条件也要好一些,所以带着老婆孩子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
       ——陆良县马街镇大西营村民委员会村民王应强已在昆明打工多年。他认为,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仅仅体现在收入方面,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卫生、医疗、教育条件的好坏影响了青壮年一代是否愿意留在家乡发展。
      “种粮补贴、农机推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诸多困难,但核心还在于要加大农民利。”
      ——曲靖市农业局一农科专家认为,单纯把眼光放在农村未必能解决粮食生产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保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才能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政府应当制定农业布局规划,同时要将农业布局规划与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将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向农业保护区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建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发展区、农业保护区‘四位一体’,既分又合的城乡一体规划格局。”
        ——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成贵认为搞好农业长远规划应该和城镇建设统筹考虑。
                                                                                                                            云南网经济民生栏目报道:  记者 张明磊 摄
发表于 2013-12-23 18: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乱占耕地十分疯狂,土地部门在做什么?
发表于 2013-12-23 19: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4 00: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篇么就合了嘛,看着多清爽,你对久么倒是勤快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桑田 发表于 2013-12-24 00:48
对篇么就合了嘛,看着多清爽,你对久么倒是勤快呢。

我就这个性,想混就来混,不想就不来。
发表于 2013-12-24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用心了吗?
发表于 2013-12-25 21: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劳动力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发表于 2013-12-26 0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良好点的土地都被外地人圈完了,何谈滇东粮仓、产粮大县,自欺欺人而已
发表于 2013-12-28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一公务员  可惜不是一把手 鉴定完毕
发表于 2014-1-2 1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的工作多了    主要是不要腐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5-1-10 16:58 , Processed in 0.04750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