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285
- 积分
- 1745
- 声望
- 点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2-8
- 听众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春风化雨 于 2020-2-25 21:09 编辑
神奇、美丽、富饶的陆良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云南置益州郡时,县名“同劳”,县城在鲁昌,是云南最早建置的24个县之一,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说“(建兴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建宁郡属县十九,其中的同乐县,即两汉之同劳县。
“紫溪龙迹”的故事,陆良“八景”的传说,在这里渊源流长。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正月十六闹元宵,是爨乡陆良特有的重大节日和民俗盛会。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各种古老的传说让这个节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春节。据民间传说,逛南大桥可以去百病,丢石子可以消灾,摘取别人家的青菜能够清吉平安,不吃汤圆吃卷粉…这些习俗,已经在爨文化的发祥地—陆良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随同南盘江的江水一直流淌了数百年。
每年正月十六的晚上,明月当空,县城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走南大桥的、丢石子的、赶庙会的、赏灯看戏的、听爨地古乐的、逛公园的,游广场的、走亲串友的、吃凉粉卷粉米线的、偷青的、卖糕点的、卖灯饰的、卖水果的、卖瓜子豆子炒货的、舞狮耍龙的、跳秧歌的、打腰鼓的、踩高跷的、骑倒驴的…好不热闹。
晚饭刚过,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男女老少便纷纷走出家门,涌向街头、广场、公园、学而书苑、四方古街、大觉禅寺。小孩牵的牵,背的背,扛的扛。姑娘小伙头上戴着各种各样的灯饰,在夜幕中闪闪发光,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大街小巷,人潮涌动,络绎不绝。四方人群最后逐渐汇聚到南门外的南大桥。
“ 四方古街”,曾经是陆良历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关圣宫”、“凤山书院”、“大觉禅寺”在它的怀抱里已有几百年…古街的两旁早已摆放着精美的特色食品,有麻依散子、寸金糖、欢喜团子、什锦、米花糖、发竹糖、小米糖、丝窝糖、洋芋丝、陆良浸梨…让人目不暇接,数不胜数。各种灯饰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玩具用品应有尽有。小贩的吆喝声和现场的糕点制作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
修建于元代的大觉寺,记忆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古老的千佛塔在这里镇守着鳌鱼,保护着爨乡陆良的平安,已经屹立了数百年。钟楼里的钟声与月牙江底的钟声摇相呼应,是陆良“八景”之一,香火旺盛连绵至今。此时早已挤满了熙熙嚷嚷的人群,赶庙会的、烧香许愿的、看陆良老照片的,四处香烟燎绕,热闹非凡。
李香亭宅,一个 古色古香的老四合院,记忆着曾经的往事。早己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真是高朋满座。看书的、赏灯的、听曲的、品美食的、聊天的…人间万象,应有尽有。
凤马书院,一座由古老建筑改造而成的书院,具有浓厚香土气息。在这里读书仿佛时空在穿越,时光在倒流,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阅读空间让人留连忘返…。
华灯初上,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陆良非物质文化遗产—“洞经音乐”在这里复活。琵琶琴瑟,丝竹管弦…各种乐器琳琅满目,吹拉弹唱,钟鼓齐鸣。爨氏遗风的展现,吸引了许许多多前来观看的人们。爨地古乐团的乐手们身着节日的盛装,以饱满的精神和精彩的演出,为人们献上了一份份精美的文化大餐。也为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一份新的光彩。优美的乐曲声夹带着人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人终生难忘,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夜。
南大桥,古代曾称为会冿桥,陆良八景之“一览春晓”的观景胜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承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熙熙攘攘的人群,丢石子的,燃烟花的、放爆竹的、烧香的…南来北往,穿流不息、人声鼎沸、不绝于耳。
游玩过后意尤未尽的人们,都会带上一些糖果糕点回家,预示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此时此刻, 整个爨乡大地都变成了一个火花银树不夜城,到处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和一片欢乐的海洋里。从城市到乡村,处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喜庆,祥和的繁荣景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