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矖 于 2014-8-25 13:17 编辑
陆良盆地位于扬子地台滇东台褶带的曲靖台褶束,是滇东的一个第三系盆地,盆地的基底及周边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及中泥盆统至二叠系,缺失下古生界部分地层及中生界地层。陆良盆地是一个小型的第三系内陆湖相断陷盆地,地层沉积以新近系上新统地层茨营组为主,最大沉积厚度2000米左右。以浅湖—半深湖相沉积为主,局部见河流—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滨湖沼泽相沉积。 陆良盆地的形成发生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的隆升阶段,由于地壳强烈抬升,并伴随张性的断块活动,造就了陆良盆地。 陆良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盆地初始形成期(上第三系)、盆地扩张发育期(上第三系)、盆地发展稳定期(上第三系)和盆地萎缩充填期(第四系至今)。 在陆良盆地初始形成期,盆地范围较小,发育了许多的近岸塌积扇和近岸水下扇,主要为一套以缓坡冲积扇、陡坡塌积扇及滨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半深湖相。物源主要来自陡坡方向,其次为西部缓坡方向。 在陆良盆地扩张发育期,盆地从南部到北部均不断扩张,尤其是向西部扩展,使盆地的沉积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了典型的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盆地。发育于深湖相沉积,其滨湖—半深湖沉积范围逐渐扩展方向主要为西南向,使盆地呈典型帚状形态。物源除西南斜坡及陡坡外,亦有北西方向。 在陆良盆地发展稳定期的构造格局继承了盆地扩张发育期的构造格局特征。盆地南部、中部和北部均不断扩大。半深湖—深湖相沉积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向北延伸,沉积中心略有北移,盆地进入稳定下沉阶段,沉积了较厚的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同时北部物源开始形成纵向扇三角洲沉积。 在陆良盆地萎缩充填期,其沉积的地层为第四系。根据有关地质资料获知陆良盆地各部位第四系厚度变化不大,盆地构造活动较弱,处于坳陷充填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