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87|回复: 15

[风俗] 陆良农谚探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16: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4-10-13 18:02 编辑

      在我的印象中,陆良的先民们,既勤劳又勇敢,既聪慧又能干,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脍炙人口和富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农家谚语,无不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认知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过去常听母亲及乡亲们对我说起一些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农家谚语,使我至今想来,记忆犹新,颇受教益。
    陆良的农家谚语,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通俗易懂,比如形象生动;二是韵律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三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高于生活,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陆良的农家谚语,对形成陆良良好的乡风民俗,提升陆良地域文化的精髓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陆良农家谚语,题材丰富多彩,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思想内容积极健康。从它的归属来看,可以分为处世谚语、劝学谚语、农事谚语、人伦谚语和家训谚语五大类。
    一是处世谚语。陆良是个移民县,自秦汉以来,都有中原的汉人或屯兵,或充军发配,或屯垦开荒,流落迁徙到陆良,最典型的莫过于东汉末年到唐天宝年间的爨氏。到明朝初年,沐英征滇,带来大量中原军人,在此屯田驻守,开荒种田;同时,朱元璋移民边疆,将中原数百万移民迁往云南,陆良就有3万余人,致使坝子中的彝民,因汉族的到来而迁往他处,这就是典型的“汉到夷走”,这些先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迁徙到陆良,开发建设着陆良。千百年来,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这些人群互相联系,互相交往,互相通婚,使陆良人更加紧密地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美丽的家园,使得昔日荒凉的高原平坝日渐兴旺起来。由于陆良地处边疆,又处高原,同时又是高原中最大的平坝,特殊地形环境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他们在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移民文化,就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所共同具有的处世哲学观,并且用一些简洁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因而就归纳总结出许多深含哲理的经典谚语来,用以指导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建国以前,陆良人大都生活在这个方圆百里的大平坝里,很少出去流动,与外界交流联系较少,有的人甚至一生终老家门,从未离开过陆良坝子,因而陆良人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对经常出外的人或生活城里的人有一种敬重的感觉。“城头的浮头鱼,寨里的山牯佬”句:比喻生动,形象贴切,以“城头”和“寨里”作为对比,反衬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以“浮头鱼”来形容长期在城镇生活的人的聪慧与灵活,以“山牯佬”来形容农村人纳木和为人处事不机灵。本句表达出陆良人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
    在过去,陆良坝子中广大的水域是行船渡舟的好地方。同时,四周山峦重叠,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通向外面的通道,只有山间的几条马道;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只有山间行走的马帮。故陆良乡间流传有行船走马三分险的古训。意思是说,这两个行当职业的危险性。“小心驶得万年船”句:以“驶得万年船”为比兴物,来突出“小心”所能达到的效果,意即警醒人们,处事须小心谨慎,方能确保平安大吉。
    行善积德,多做好事,是陆良人的优良传统。“有风不可尽张帆,有钱不可尽显摆”句,以“帆”为对比物,从船“帆”的张与合,形容驶船时,风帆不要过早开得太张,而要根据水面的风力去随时调整升降,风帆才不会被风浪所折断。“显摆”,这里解释为“嚣张”,意即形容:即便家底再殷实富贵,也不能以财欺人,仗势压人,教育引导富贵之人,更加要行善积德,不可狗眼睇人低。
    陆良过去是个荒凉的平坝,坝子里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冬春干旱无雨,夏秋洪涝遍野,干旱和洪涝频繁、交替出现,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因此养成人们对灾难的忧患意识。“须知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句,表达了陆良人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通过“有日”与“无日”的对比,强调“思”的作用,须在温饱之时,想到饥荒之日,并且要做好备荒的准备,方才能避免日后的“无时想有时”。
    忍为上,和为贵。千百年来,这是陆良人对人生理解所达成的共识。陆良人大多都是移民,移民要在新的环境中立足,必须懂得尊重原先的“本地人”,赢得他们信赖和理解,才能生存得下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他们把谦逊、诚实和友爱视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如“忍得来,来日便知能忍好;和得来,到时方知和是福”句,集中体现了陆良人对“忍”与“和”的深刻理解,意即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
    陆良人虽然热爱自己的家园,但是,为了寻求致富的门路,为了追求知识文化,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负,自古以来,有不少陆良人勇于走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他们或参军,或读书,或赶马经商,或开店创业,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行业,辛勤地拼搏。“家无浪荡子,英雄何处来”句,便是体现陆良人在这方面的先进理念。本句以“浪荡子”和“英雄”来作为对比,以“浪荡子”来衬托“英雄”,形象生动深刻。“浪荡子”,本为贬义词,但这里的“浪荡子”,是指敢于走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的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突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出息,才能成为真英雄。
    二是劝学谚语。陆良人素有尊书重教的良好风气,以读书为荣,以不读书为耻,即便是再穷的人家,也不穷子女读书的钱银,总是千方百计鼓励自己的子女,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这些劝学谚语,无不表达了陆良人对知识文化的执挚追求。
     如“早起三朝顶一天”句,是陆良为人父母者教育子女的口头禅。本句的中心,是激励子女勤奋读书,要懂得珍惜光阴,以勤补拙,突出“早起”,用时间分解法,体现勤奋带来的好处,“早起三朝”,即可“顶一天”,使人读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再如“养儿不读书,好似养头猪”句,此句把“养儿”和“养猪”作为对比,反衬为人父母者,若不注重对子女读书加以启发、教育和引导,则与在家中养一头大猪无疑,以此来激励子女勤奋读书,通过对“猪”的笨拙这一特性来形容不重视教育和引导读勤奋书的人,就如猪一样笨拙,而不受人敬重。在这种纯朴的乡风的熏陶之下,陆良乡间,尊师重教,年轻的子弟,读书蔚然成风,许多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在共和国近六十年的历史长河里,据不完全统计,从陆良本土竟然走出了60多名博士和硕士。在这些博士当中,他们既有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也有中国科学院博士;既有兄弟博士,也有姐妹博士,他们遍布在美国、澳洲和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三是农事谚语。陆良是个大平坝,建国后,通过治理,坝子变成一片沃土,坝子里的居民,多事农,种田收成的好与坏,决定着陆良普通人家的温饱。陆良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善于以谚语的方式来总结四时农事天气,旨在指导人们搞好农业生产种植和耕海作业。
    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句,比如形象深刻,深含哲理性,突出错过农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警醒事农者,须勤劳苦作,千万莫要错过春耕好时机,倘若错过春耕才播种插秧,则一年的收成就会化为泡影。本句通过“一时”和“一年”来进行对比,使人读后,能一目了然,感受深刻,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夏至雷鸣秋内旱,三月之雨有虫灾”句,总结出夏至时有雷鸣,则秋内必旱无疑;农历三月雨水过多,必然带来虫灾,从而危害禾苗;“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等等,体现了陆良人对农时天气了解的智慧和结晶,是对农时天气的高度总结。
    寒露时节,陆良常有寒冷的大风吹来,而此时,恰好也是禾苗抽穗时节。如“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句,通过寒露风对正在抽穗禾苗的吹打,来突出寒露风对秋稻谷子结穗的危害,从农时到人生,再引伸到人的贫穷,比如人的贫穷,尤其是人在老年时的贫穷,比寒露风更为可怕!意即谓:寒露风吹打抽穗的禾苗,虽然导致失收,但来年仍可再重新种植,但人在老来时一旦贫穷,因年老体虚,无以为继,就再难有翻身之日了。本句寓意深刻,哲理性强,令人读后过目不忘,寻味无穷。
    “五月农忙,秀女下房”,所谓“秀女”类似于“大家闺秀”。在广大的滇东地区,春夏之交是农人们最忙碌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多么娇贵的小姐都必须参与到那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事实上,在农村也没有什么娇贵的小姐公子。这一谚语,用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滇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人们的艰辛。
   “夏至茫茫点火插秧 挣断耕索 误了时光”,所谓耕索,指的是在牛和犁之间的一根绳索,其在用牛耕作过程中的作用很大。
    此句谚语,总体上与上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却比上句要多一点,除了体现农人门的艰辛外,还特别突出了水稻在滇东地区抑或是整个南方地区的重要性。
    又如“水不紧,鱼不跳;顺水摸鱼,逆水摸虾”和“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都是陆良人在长期的事农和耕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这些谚语,在我看来应该是在极度繁重的劳动中的农人们的一种发泄。这在《诗经》中也有体现,《诗经》中的一些诗句便是农人们为了发泄胸中的郁闷和排解劳动的艰辛而吼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6: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llfcw 于 2014-10-13 18:03 编辑

        四是人伦谚语。陆良人民风古朴,家训严谨,尊老爱幼,孝顺爹娘。为人父母者,多从小就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要懂得尊敬老人家,可爱小孩童。
    如“不养爹娘不剩米,不买香烧不剩钱”句,极为鲜明地突出陆良人的慈孝和仁爱,本句以“养爹娘”和“买香烧”作为对比,把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与鬼神文化揉合起来,警醒后生晚辈,为人处世,千万要孝顺爹娘,要懂得敬宗怀祖,逢年过节,先祖的生辰忌日,要多烧几炷香,这是做人的根本,以“不养爹娘”和“不买香烧”来反衬那些无孝顺心的人,也未见“剩米”和“剩钱”,引导启发人们,如何懂得立善孝之心,行仁爱之举,从而规范好自己的道德行为。
    陆良过去艰苦贫穷,物质生活水平低下,又加上缺医少药,贫穷和疾病不知夺去了多少年青母亲的生命,一些从小就失却母爱的孩子,是多么的盼望有一个健全温暖的家。“稀饭再薄强于水,后妈再丑好过婶”句,逼真地反映了旧时陆良人没妈的孩童的凄凉心态,以“稀饭薄”和“后妈丑”来作对比,突出即便是再稀的粥也比“水”强,即便是再丑的后妈都要比没妈要得多,表达出陆良人对家的热爱和对“妈”的依恋。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陆良人有自己生存的信念和理想,那就是“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或“养儿能耕田,半日辛苦半日闲”。本句表达出“养儿”的根本是为了“防老”,是晚年的依靠,屯积谷物可以抵御饥荒这种朴素的愿望。
    五是家训谚语。旧时的陆良,农业生产十分低下,多数普通老百姓人家,常常是有今餐无下餐,大多是以玉米疙瘩或豆叶来充饥,由此,陆良人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惜衣得衣新,节俭米粮得过春”句,以“惜衣”和“节俭米粮”作为喻体,引导人们要懂得珍惜衣裳和米粮,才能持家过日子,表现了陆良人勤俭持家的思想。和“家有千金,不如一日攒一文”句,强调家庭财富“千金”的积累,必须要从“一日攒一文”开始,本句较好地表达出陆良人勤劳致富的朴素愿望。
    六是婚姻爱情。爱情,是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东西。是千百年来“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社会生活主题。在广大的农村,年轻人的爱情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爱情就有失恋,有失恋便有安慰或自我安慰,于是,关于这方面的谚语也便应运而生了。
    “有哭有笑有盐,同咸;无苦无恼无甜,同淡。”这句谚语,道出了人间爱情的真谛——即:爱情本来就是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耐得住平淡,爱情才会天长地久。
    “宁可给好汉子拉马垫镫,也不给怂汉子撑腰长志。”这标明了陆良女人择偶的标准,即是有担当、有能力的好汉,不是那些无能无志的怂汉。
    “东崖无花西崖采,西崖无花街上买”,这句农谚,与我们常说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所表达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作为农谚,它自有它的特征,即淳朴、直露、具体。
    “三脚青蛙何处找,两脚女孩要多少?”,这句农谚自我安慰(阿Q式的)色彩较浓,听起来有些粗俗,并且有一点大男子味。这跟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不无关系(此种观点在农村尤甚近来有所好转),这跟我们常说的“大丈夫何患无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偏安云南一隅的陆良,为什么会形成、产生、流传那么丰富而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家谚语呢?这主要取决于陆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具有地缘特色的文化。
    从陆良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陆良过去是一个镶嵌在滇东高原上的明珠。远古时代,陆良这块高原上的绿州,方圆百数平方公里,坝子内曾经是河叉纵横,水草肥美,林木栖栖,鹭鸟成群,鸟声嘤嘤。那时的陆良坝子,鹭鸟众多,特别是在盛夏季节,这些鹭鸟便成群结队地栖身在坝子里湿润的水草和林木里,每天都发出一阵阵呱呱呱的鸣叫声,听起来很是惹人喜欢,陆良简直成了鹭鸟的天然栖息之地。千百年来,陆良的先们就在这个风光如画的高原大平坝中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开垦着自己的绿色家园。催生了陆良的移民文化和稻作文化。农耕文明一直支撑着陆良两千余年的社会文明进步,稻作文化就变成了陆良文化的根本。直到现在,陆良仍是一个农业大县。于是,以稻作文化为根本的地域文化也就相应而生。实际上,陆良的文化,是来自各自不同地域的移民文化在稻作文化背景下复合的结晶,它的思想内核就是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以一种智慧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天下,这种良好的乡风民俗,是促使陆良人进行广泛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陆良农家谚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来作为垫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7: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酒不带汗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7: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老师的文章,总让我们忆起童年,感谢方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的乌拉 长的粗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18: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整理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2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我听过的是: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3 2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陆良网 ( 豫ICP备08002571号 )

法律顾问

GMT+8, 2024-12-30 02:47 , Processed in 0.0596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中国 © 陆良网 2008-2023|关于陆论

运营机构:陆论工作室|站务QQ:450043295

Powered by Discuz!|滇网安备530322035020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